肠营养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2364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7: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肠营养管,包括管身,所述管身的一端为排泄口,管身的另一端沿着远离所述排泄口的方向依次设置有后水囊、排液孔、前水囊和重力链,所述管身和排泄口之间分别设有与所述后水囊连通的后水囊注射口、与所述排液孔连通的气口、以及与所述前水囊连通的前水囊注射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肠营养管能快速置入患者体内。置入患者体内。置入患者体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肠营养管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一种肠营养管。

技术介绍

[0002]肠营养管是胃肠手术时头端放置于空肠的一种用于术后注射营养液的一种管子。术后因为胃功能没有恢复,病人要么全静脉注射营养液,要么经空肠管注射肠内营养混悬液,可以很好地吸收营养,有利于术后早期营养供应。
[0003]目前临床上所使用的肠营养管,多为经鼻插入患者胃部,再经胃部的幽门进入十二指肠以及下消化道,根据幽门所处人体的特殊位置,最大的难点就是导管如何快速的通过胃部的幽门到达肠梗阻部位。目前市场上的导管多配有导丝,但是即使有导丝的导引也很难通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肠营养管,本技术的肠营养管能快速置入患者体内。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肠营养管,包括管身,所述管身的一端为排泄口,管身的另一端沿着远离所述排泄口的方向依次设置有后水囊、排液孔、前水囊和重力链,所述管身和排泄口之间分别设有与所述后水囊连通的后水囊注射口、与所述排液孔连通的气口、以及与所述前水囊连通的前水囊注射口。
[000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管身内设有导丝。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泄口的一端设置有导丝夹持器和堵头。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重力链包括设于所述管身内的多个通孔钢珠,且相邻所述通孔钢珠之间通过弹簧进行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重力链包括设于所述管身内的多个通孔钢珠,且多个所述通孔钢珠的外圈通过弹簧进行包裹。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管身上设有刻度标识。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管身上间隔设有多个亲水涂层。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重力链外层设有亲水涂层。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后水囊注射口、气口、以及前水囊注射口上设置有用于进行区分的颜色标识。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泄口的一端还设置有冲洗口。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重力链的结构,因为导管本身较软,没有重量,所以加入重力链结构,可以帮助导管更易置入,更易达到肠道深处;
[0017]2、管身增加刻度标识,根据标识,在置管过程中可间断性开启X光,减少医护人员和患者受到的辐射;
[0018]3、尾端增加导丝夹持器及堵头,当置入过程中,需要医护人员做其他工作时,可用导丝夹持器来辅助固定导丝,当置入完毕后,可用堵头封堵排泄口,以防止灰尘、细菌从排泄口进入患者体内;
[0019]4、管身增加间隔布置的亲水涂层,重力链增加亲水涂层,可方便置管;
[0020]5、注射端增加颜色标识,可一定程度上减少错误的操作;
[0021]6、增加较硬材质的导丝来对导管进行支撑和引导,由于导丝的作用,可让导管能更深的置入患者体内。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重力链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重力链的另外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
[0026]1、管身,2、排泄口,3、后水囊,4、排液孔,5、前水囊,6、重力链,7、后水囊注射口,8、气口,9、前水囊注射口,10、导丝,11、导丝夹持器,12、堵头,13、冲洗口,14、通孔钢珠,15、弹簧,16、刻度标识,17、亲水涂层,18、颜色标识。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028]实施例
[0029]如图1所示,一种肠营养管,包括管身1,所述管身1的一端为排泄口2,管身1的另一端沿着远离所述排泄口2的方向依次设置有后水囊3、排液孔4、前水囊5和重力链6,所述管身1和排泄口2之间分别设有与所述后水囊3连通的后水囊注射口7、与所述排液孔4连通的气口8、以及与所述前水囊5连通的前水囊注射口9。
[003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管身1内设有导丝10。
[003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排泄口2的一端设置有导丝夹持器11和堵头12。
[0032]如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重力链6包括设于所述管身1内的多个通孔钢珠14,通孔钢珠14间隔一定距离,且相邻所述通孔钢珠14之间通过弹簧15进行连接。
[0033]如图3所示,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重力链6包括设于所述管身1内的多个通孔钢珠14,通孔钢珠14首尾相连,且多个所述通孔钢珠14的外圈通过弹簧15进行包裹。
[003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管身1上设有刻度标识16。
[003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管身1上间隔设有多个亲水涂层17。
[003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重力链外层设有亲水涂层。
[003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后水囊注射口7、气口8、以及前水囊注射口9上设置有用于进行区分的颜色标识18。
[003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排泄口2的一端还设置有冲洗口13。
[0039]下面对本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0040]重力链6的弹簧15可有效保护导丝10的通道不会因为重力链6弯曲时而压扁,且在增加了亲水涂层17之后,能够使其在患者肠道里更容易的前进。
[0041]管身1增加标刻度识16,减少X光的照射时间。这是因为根据临床经验来看,该长度对应的是肠胃转弯的地方,就比如幽门那个位置,那里是一个转弯幅度较大的地方,这个时候就需要借助X光来继续下管,而在之前是比较通顺的,可以不用开X光,所以在特定长度位置增加标刻度识16,来提示医生可以在该标识附近开X光了。
[0042]尾端增加冲洗口13,更方便操作;尾端增加导丝夹持器11,可以临时性的夹持住导丝10,因为医护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并不是时时刻刻都拿着导丝10的,所以增加一个导丝夹持器11来辅助医护人员,当置管完成后,需要对排泄口2进行封堵,否则会有进入灰尘的风险。
[0043]在管身1每间隔一定的距离添加亲水涂层17,可以有效的降低导管与肠道的摩擦力,使导管更易置入患者体内。
[0044]由于有多个注射口,所以在注射口做一个颜色标识18区分其功能。
[0045]导管本身是比较柔软的,当导管置入患者体内到一定长度之后,就会置入困难及出现扭转的缺陷,加入一根材质较硬的导丝10(一般为金属)之后,这根导丝10就可以给导管提供支撑以及引导,其引导功能就是,导丝10通过排泄口2进入导丝通道,并贯穿导管,导丝10相对导管更细,更容易在肠道内前进,当导丝10前进一定距离后,导管即可跟进。
[0046]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肠营养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身,所述管身的一端为排泄口,管身的另一端沿着远离所述排泄口的方向依次设置有后水囊、排液孔、前水囊和重力链,所述管身和排泄口之间分别设有与所述后水囊连通的后水囊注射口、与所述排液孔连通的气口、以及与所述前水囊连通的前水囊注射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肠营养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身内设有导丝。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肠营养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泄口的一端设置有导丝夹持器和堵头。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肠营养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链包括设于所述管身内的多个通孔钢珠,且相邻所述通孔钢珠之间通过弹簧进行连接。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晖朱东升周蓉胡琦欣朱杨松黎超凡李强徐定家张永莉董娇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清慎勤和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