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取样便捷的湿地土壤取样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8610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32
本申请涉及一种取样便捷的湿地土壤取样器,涉及土壤取样技术领域;其包括上端开口的筒状本体,筒状本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取样口,筒状本体外还套设有上端开口的入土筒套,入土筒套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取样口相通的土壤入口,筒状本体上还设置有土壤挡块与驱动组件,土壤挡块位于筒状本体内并与筒状本体滑动连接,驱动组件通过驱动土壤挡块的滑移实现对取样口的开闭。对筒状本体的底端予以封闭,能够减少湿地土壤从筒状本体的底端脱离滑出的几率,同时,驱动组件能够控制土壤挡块的滑移来对取样口进行封闭,从而降低了湿地土壤从取样口与筒状本体底端脱离流出的几率,进而提高了取样湿地土壤时的成功率。地土壤时的成功率。地土壤时的成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取样便捷的湿地土壤取样器


[0001]本申请涉及土壤取样
,尤其是涉及一种取样便捷的湿地土壤取样器。

技术介绍

[0002]土壤取样器,是指用于获取土壤样品的工具,一般作为测土配方施肥、土壤监测和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项目中用于土壤采样的专用设备,对土壤和生态研究科技工作有着重要作用。
[0003]现有技术中存在了一种土壤取样器,其包括取样管和手柄,取样管的一端开有取样口,取样管的另一端与手柄固定连接。取样管的侧壁上还开设有出土口,出土口沿取样管的长度方向延伸。取样管的外侧壁上还设置有表示取样深度的刻度。使用时,使用者握住手柄,并将取样管上的取样口竖直插入地下,并顺时针转动手柄,当取样管插入地下的深度达到预期值后,再逆时针转动手柄,并将取样管拔出,最后再将土壤通过取样口倒出,完成取样。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发现当取样人员在对湿地土壤进行取样时,由于湿地土壤的含水量较大,导致湿地土壤与一般土壤相比流动性更强,从而导致取样人员在将该取样器从土地内抽出时,湿地土壤与取样管内壁之间的摩擦力过小,进而导致取样管内的湿地土壤样品易从取样口内脱离滑出,最终导致取样失败,致使取样人员需要重新取样,给取样人员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降低在取样过程中湿地土壤从取样管内滑出的几率,本申请提供一种取样便捷的湿地土壤取样器。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取样便捷的湿地土壤取样器,包括上端开口的筒状本体,所述筒状本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取样口,所述筒状本体外还套设有上端开口的入土筒套,所述入土筒套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取样口相通的土壤入口,所述筒状本体上还设置有土壤挡块与驱动组件,所述土壤挡块位于所述筒状本体内并与所述筒状本体滑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通过驱动所述土壤挡块的滑移实现对所述取样口的开闭。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者需要对湿地土壤进行取样时,先将入土筒套的底端竖直插入湿地内,当入土筒套与筒状本体插入湿地的深度达到既定的标准时,湿地土壤通过土壤入口并经由取样口进入筒状本体内,由于筒状本体的下端封闭,所以筒状本体内的湿地土壤难以从下方流出;等待一段时间后,再通过驱动组件带动筒状本体内的土壤挡块沿筒状本体的轴线方向滑移,对取样口进行闭合,再旋转筒状本体,筒状本体相对于入土筒套转动,使得取样口与土壤入口不对应,从而减少筒状本体内的湿地土壤从取样口内脱离出的几率;对筒状本体与入土筒套的设置,对筒状本体的底端予以封闭,从而将少了湿地土壤从筒状本体的底端脱离滑出的几率,从而提高了取样湿地土壤时的成功率。
[0009]作为优选,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与传动件,所述驱动件位于所述筒状本体的顶部并与所述筒状本体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驱动件的底端与所述传动件连接,所述传动件位于所述筒状本体内并与所述筒状本体滑动连接,所述传动件与所述土壤挡块连接,所述驱动件通过自身旋转带动所述传动件沿所述筒状本体的轴线方向滑移,进而带动所述土壤挡块对所述取样口进行开闭。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入土筒体伸入湿地土壤内,且湿地土壤通过取样口进入筒状本体内时,旋转驱动件,此时驱动件相对于筒状本体转动并向下发生位移,驱动件的向下移动带动传动件向下滑动,从而使得土壤挡块沿筒状本体的轴线方向向下滑移,进而对筒状本体上的取样口进行封闭,阻止湿地土壤通过取样口脱离流出;对土壤挡块与驱动组件的具体设置,使得驱动组件能够控制土壤挡块的滑移来对取样口进行封闭,从而降低了湿地土壤经由取样口脱离流出的几率,进而保证了取样湿地土壤时的成功率,同时还通过旋转的方式来实现对土壤挡块的驱动,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增加了取样的便捷性。
[0011]作为优选,所述筒状本体内还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位于所述土壤挡块沿自身滑移方向并靠近所述取样口的一侧,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筒状本体与所述土壤挡块连接。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湿地土壤取样器在完场依次土壤取样后,使用者通过旋转驱动件来调整传动件在筒状本体内的位置,此时复位弹簧从被压缩的状态恢复至初始状态,进而使得土壤挡块恢复至初始状态,使得本申请的湿地土壤取样器能够重复使用。
[0013]作为优选,所述传动件的顶端上还设置有旋转把手,所述旋转把手的两端均与所述驱动件连接。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旋转把手的设置,使得使用者能够通过旋转旋转把手来驱动驱动件的转动,同时,使用者还能够通过旋转把手来将入土筒套插入湿地土壤,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
[0015]作为优选,所述入土筒套与所述筒状本体螺纹连接,所述入土筒套与所述筒状本体螺纹连接的螺纹,与所述驱动件与所述筒状本体螺纹连接的螺纹旋向相同。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入土筒套与筒状本体连接的螺纹,与驱动件与筒状本体连接的螺纹旋向相同的设置,降低了在旋转驱动件时,由于入土筒套与筒状本体之间发生相对转动,从而导致入土筒套与筒状本体发生松动甚至是脱离的可能性。
[0017]作为优选,所述筒状本体腔室内的底部还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侧壁与所述筒状本体的内壁连接,所述筒状本体的侧壁上还开设有第一排水通孔,所述第一排水通孔位于所述过滤网的下侧。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湿地土壤通过取样口进入筒状本体时,由于湿地土壤的含水量较大,在重力的影响下不同深度的污水会在土壤内混合,从而影响到取样后的检测结果;对过滤网与排水通孔的设置,使得湿地土壤中的污水能够经由过滤网后流入过滤网与筒状本体的底端之间的位置,再由第一排水通孔排出,从而提高了取样后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0019]作为优选,所述入土筒套的底端上开设有第二排水通孔,所述第二排水通孔与所述入土筒套的内部腔室相通。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筒状本体内的污水经由第一排水通孔排出后,流入至
入土筒套内的腔室内,并位于筒状本体与入土套筒之间,再经由第二排水通孔排出入土筒套。
[0021]作为优选,所述入土筒套的底端为尖端。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入土筒套底端为尖端的设置,增加了使用者将入土筒套插设于湿地土壤内的便捷性,节省了使用者将入土筒套插设于湿地土壤内的体力。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1.对筒状本体与入土筒套的设置,对筒状本体的底端予以封闭,从而减少了湿地土壤从筒状本体的底端脱离滑出的几率,从而提高了取样湿地土壤时的成功率;
[0025]2.对土壤挡块与驱动组件的具体设置,使得驱动组件能够控制土壤挡块的滑移来对取样口进行封闭,从而降低了湿地土壤经由取样口脱离流出的几率,进而保证了取样湿地土壤时的成功率,同时还通过旋转的方式来实现对土壤挡块的驱动,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增加了取样的便捷性;
[0026]3.对过滤网与排水通孔的设置,使得湿地土壤中的污水能够经由过滤网后流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取样便捷的湿地土壤取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端开口的筒状本体(1),所述筒状本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取样口(111),所述筒状本体(1)外还套设有上端开口的入土筒套(9),所述入土筒套(9)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取样口(111)相通的土壤入口(92),所述筒状本体(1)上还设置有土壤挡块(6)与驱动组件(2),所述土壤挡块(6)位于所述筒状本体(1)内并与所述筒状本体(1)滑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2)通过驱动所述土壤挡块(6)的滑移实现对所述取样口(111)的开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取样便捷的湿地土壤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2)包括驱动件(21)与传动件(22),所述驱动件(21)位于所述筒状本体(1)的顶部并与所述筒状本体(1)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驱动件(21)的底端与所述传动件(22)连接,所述传动件(22)位于所述筒状本体(1)内并与所述筒状本体(1)滑动连接,所述传动件(22)与所述土壤挡块(6)连接,所述驱动件(21)通过自身旋转带动所述传动件(22)沿所述筒状本体(1)的轴线方向滑移,进而带动所述土壤挡块(6)对所述取样口(111)进行开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取样便捷的湿地土壤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本体(1)内还设置有复位弹簧(7),所述复位弹簧(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妮刘一民范琳丽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普瑞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