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多联机热流量控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多联机热流量控制装置相关领域,具体是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多联机热流量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多联式空调机组是一台室外机能连接多台室内机,室内机的数量1~32个,其制冷系统是一台室外机通过管路能够向若干个室内机输送制冷剂液体,通过控制压缩机的制冷剂循环量和进入室内各个换热器的制冷剂流量,可以适时地满足室内冷热负荷要求,多联式空调机组使用时需要用到热流量控制装置对热流量进行检测控制。
[0003]现有技术的多联机热流量控制装置使用时对于热流量控制装置的安装和拆卸上较为繁琐,安装拆卸效率较低,降低了工人的工作效率,对于控制部件的防护上较为忽略,较为容易导致控制部件的损坏,减少使用寿命,提高使用成本,同时进出连接管连接时对于进出连接管的防护上较为麻烦,较为容易导致进出连接管塌陷下垂,极易对连接管造成损坏,气体液体冲上去的时候实际的压力会增大,对于能量的损耗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技术在此提供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多联机热流量控制装置,包括本体(1),设置于所述本体(1)顶部的电源连接处(2),安装于所述本体(1)左端底部的进气接口(3),安装于所述本体(1)右端底部的出气接口(4),安装于所述本体(1)前端顶部的控制器(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护组件(6),所述防护组件(6)安装于于本体(1)前端顶部;辅助组件(7),所述辅助组件(7)设置于本体(1)底部;其中,所述防护组件(6)安装于控制器(5)外部,所述防护组件(6)可对控制器(5)进行防护,所述辅助组件(7)放置于本体(1)底部,便于本体(1)的安装和对连接管的防护;所述防护组件(6)包括:固定条(61),所述固定条(61)便于防护罩(64)的活动;活动槽(62),所述固定条(61)内侧开设有活动槽(62);限位块(63),所述活动槽(62)内壁与限位块(63)滑动连接;防护罩(64),所述限位块(63)内端与防护罩(64)固定连接,且防护罩(64)左右两端均与活动槽(62)滑动连接;卡接结构(65),所述防护罩(64)左右两端底部设有卡接结构(65);其中,所述控制器(5)左右两端均设有固定条(61),且固定条(61)后端与本体(1)相固定,所述防护罩(64)位于控制器(5)前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多联机热流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结构(65)包括:腔体(651),所述腔体(651)便于弹性件(652)和卡件(653)的活动;弹性件(652),所述腔体(651)与弹性件(652)内端相固定;卡件(653),所述弹性件(652)外端与卡件(653)固定连接,所述卡件(653)外围与腔体(651)滑动连接;其中,所述防护罩(64)左右两端底部与限位块(63)中部共同贯通开设有腔体(65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多联机热流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组件(7)包括:底框(71),所述底框(71)便于对控制机构(74)进行防护;底板(72),所述底框(71)顶部固定有底板(72);限位板(73),所述底板(72)前后端均设有限位板(73),且限位板(73)底部与底板(72)固定连接;控制机构(74),所述底框(71)内部设有控制机构(74);夹固结构(75),所述底框(71)左右两端均设有夹固结构(75);固定支撑机构(76),所述夹固结构(75)外侧安装有固定支撑机构(76);其中,所述底板(72)与本体(1)底部相接触,所述限位板(73)内侧与本体(1)相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多联机热流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74)包括:第一旋钮(741),所述第一旋钮(741)便于控制蜗杆(742)转动;蜗杆(742),所述第一旋钮(741)与蜗杆(742)前端相固定;蜗轮(743),所述蜗杆(742)与蜗轮(743)外围相啮合;
转轴(744),所述蜗轮(743)中部与转轴(744)固定连接;其中,所述底框(71)前端左侧设有第一旋钮(741),所述蜗杆(742)前后端与底框(71)转动连接,转轴(744)底部与底框(71)转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恒,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深旭机电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