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防水可视留置针保护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8033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儿童防水可视留置针保护套,包括:下保护套具有开口以及与开口连通的空腔,下保护套的表面设有呈手掌型的第一连接部,下保护套的两侧且位于第一连接部的内侧均设有多条固定带;上保护盖呈手掌型,包括掌部和腕部,上保护盖的一面且位于掌部上开设有通孔,上保护盖的一面且位于通孔上设有可开关的透明罩,上保护盖的另一面上且沿上保护盖的边缘设有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可拆卸地与第一连接部连接。因为下保护套两侧相对应的固定带之间为可拆卸地连接,所以能够根据患儿的手部情况,调整固定带对患儿手部的固定程度,从而防止出现因长时间使用而对患儿手部的皮肤造成压力,进而防止给患儿带来疼痛感甚至造成破损。造成破损。造成破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儿童防水可视留置针保护套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儿童防水可视留置针保护套。

技术介绍

[0002]静脉留置针目前已在临床广泛的应用,所以儿童患病进行静脉输液时,多采用静脉留置针进行静脉输液。静脉留置针的使用不仅减少了患儿反复穿刺的痛苦,还减轻了临床护士的工作量。不过为了防止静脉留置针发生移动,一般都会通过输液固定板对患儿的手部给予有效的固定。
[0003]现有技术中临床上使用的输液固定板多为简单的长方形硬塑料结构,因此现有输液固定板需要配合医用胶带后才能对患儿的手部进行固定,使得长时间使用时会对患儿手部的皮肤造成压力,导致会给患儿带来疼痛感甚至造成破损。另外,由于儿童好动出汗且经常不配合输液工作而撕扯静脉留置针,因此患儿的家长经常会自行反复缠绕医用胶带,导致手背可视的留置部位观察不便,且会造成局部回流受阻,影响输液效果。其中,又因为医用胶带长时间使用后会失去粘性,使得因患儿手部出汗使医用胶带沾水或患儿不舒适而撕扯医用胶带,均会导致医用胶带的粘附不牢靠,从而因为没有有效的固定方式,导致静脉留置针容易发生移动或脱落,使得静脉留置针不能继续正常使用。
[0004]由此可得,输液固定板实际只能对手腕关节活动进行限制而不能完全保护静脉留置针,使得儿童在进行日常各种活动时,没有保护的静脉留置针无法保持干净卫生甚至会造成感染,因此大大降低了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天数,增加了患儿的穿刺频率,并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和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儿童防水可视留置针保护套。
[000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儿童防水可视留置针保护套,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下保护套,具有开口以及与开口连通的空腔,空腔用于放置输液固定板,下保护套的表面设有呈手掌型的第一连接部,下保护套的两侧且位于第一连接部的内侧均设有多条固定带,下保护套一侧的每一固定带均有另一侧的一固定带与之对应设置,相对应的两条固定带可拆卸地连接;上保护盖,呈手掌型,包括掌部和腕部,上保护盖的一面且位于掌部上开设有通孔,上保护盖的一面且位于通孔上设有可开关的透明罩,上保护盖的另一面上且沿上保护盖的边缘设有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可拆卸地与第一连接部连接。
[0007]在本技术提供的儿童防水可视留置针保护套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透明罩与上保护盖铰接,并罩于通孔上。
[0008]在本技术提供的儿童防水可视留置针保护套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上分别设有魔术贴或柔性磁条。
[0009]在本技术提供的儿童防水可视留置针保护套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开
口相对的两个内壁上分别设有两个连接带,两个连接带相对的一面上分别设有公扣和母扣。
[0010]在本技术提供的儿童防水可视留置针保护套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下保护套一侧的固定带的一面上设有刺毛或公扣,另一侧的固定带的另一面上设有与刺毛配合的圆毛或与公扣配合的母扣。
[0011]进一步地,固定带均为柔性的弹力固定带。
[0012]在本技术提供的儿童防水可视留置针保护套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上保护盖上且对应腕部的位置设有束腕带。
[0013]进一步地,束腕带的一面设有刺毛或公扣,另一面设有与刺毛配合的圆毛或与公扣配合的母扣。
[0014]在本技术提供的儿童防水可视留置针保护套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下保护套为涤纶、涤棉、棉涤或涤亚麻材质的下保护套,上保护盖为涤纶、涤棉、棉涤或涤亚麻材质的上保护盖。
[0015]在本技术提供的儿童防水可视留置针保护套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上保护盖为防水涤纶材质的上保护盖。
[0016]技术的作用与效果
[0017]根据本技术所涉及的儿童防水可视留置针保护套,因为下保护套具有能够放置输液固定板的空腔,且下保护套的两侧均设有固定带,所以通过固定带便能将患儿的手部固定在下保护套内的输液固定板上,从而能够有效的固定输液固定板,进而降低静脉留置针出现移动或脱落的情况,保证了静脉留置针的实用效果。且因为下保护套两侧相对应的固定带之间为可拆卸地连接,所以能够根据患儿的手部情况,即患儿手部的舒适度,调整固定带对患儿手部的固定程度,从而防止出现因长时间使用而对患儿手部的皮肤造成压力,进而防止给患儿带来疼痛感甚至造成破损。
[0018]又因为上保护盖与下保护套能通过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进行可拆卸地连接,且上保护盖的通孔上设有可开关的透明罩,所以能够防止患儿抓扯静脉留置针,或在患儿进行各种日常活动时,上保护盖能够保护静脉留置针,并保持输液部位的干净和卫生,从而降低感染的发生。并且医护人员和患儿家长能够通过透明罩观察输液部位的情况,或通过打开透明罩对静脉留置针进行调整,从而保证了本儿童防水可视留置针保护套的实用效果。
[0019]综上,本儿童防水可视留置针保护套能够大大提高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天数,减少患儿的穿刺频率,并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和难度。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下保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上保护盖的结构示意图。
[0022]10、下保护套;11、开口;12、第一连接部;13、固定带;14、连接带;20、上保护盖;21、通孔;22、透明罩;23、第二连接部;24、束腕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具体阐述。
[0024]实施例
[0025]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下保护套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上保护盖的结构示意图。
[0026]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儿童防水可视留置针保护套,可用于保护患儿手上或脚上的输液部位,包括:下保护套10和上保护盖20。在本实施例中,下保护套10和上保护盖20设置为手掌型,体现对患儿手上的输液部位进行保护的作用。其中,下保护套10可单独使用,也可配合上保护盖一起使用。
[0027]如图1所示,下保护套10具有开口11以及与开口11连通的空腔,空腔用于放置输液固定板,下保护套10的表面设有呈手掌型的第一连接部12,下保护套10的两侧且位于第一连接部12的内侧均设有多条固定带13,下保护套10一侧的每一固定带13均有另一侧的一固定带13与之对应设置,相对应的两条固定带13可拆卸地连接。其中,下保护套10为具有吸水性、舒适性以及柔软性的材料制成。在本实施例中,下保护套10优选为涤纶、涤棉、棉涤或涤亚麻材质的下保护套10。在使用本儿童防水可视留置针保护套时,因为下保护套10为涤纶、涤棉、棉涤或涤亚麻材质的下保护套10,所以患儿的手部固定在下保护套10上时,不仅能够吸收患儿手部的出汗,还能够提高患儿的舒适度,从而提高了本儿童防水可视留置针保护套的实用性。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童防水可视留置针保护套,其特征在于,包括:下保护套,具有开口以及与所述开口连通的空腔,所述空腔用于放置输液固定板,所述下保护套的表面设有呈手掌型的第一连接部,所述下保护套的两侧且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内侧均设有多条固定带,所述下保护套一侧的每一所述固定带均有另一侧的一所述固定带与之对应设置,相对应的两条所述固定带可拆卸地连接;上保护盖,呈手掌型,包括掌部和腕部,所述上保护盖的一面且位于所述掌部上开设有通孔,所述上保护盖的一面且位于所述通孔上设有可开关的透明罩,所述上保护盖的另一面上且沿所述上保护盖的边缘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可拆卸地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防水可视留置针保护套,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透明罩与所述上保护盖铰接,并罩于所述通孔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防水可视留置针保护套,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上分别设有魔术贴或柔性磁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防水可视留置针保护套,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一雯余碧艳方琳婕李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