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碳钢大方坯连铸坯均质化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27626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碳钢大方坯连铸坯均质化控制方法,属于连铸坯生产技术领域。为解决高碳钢大方坯连铸坯易出现中心偏析和缩孔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碳钢大方坯连铸坯均质化控制方法,采用非对称连铸中间包、电磁弱搅拌配合轻重混合压下协同控制方法,所得高碳钢连铸坯中心偏析比不超过1.05、碳极差不大于0.08%的比例达到98.4%,中心缩孔不超过0.5级的比例达到99.5%,棒材低倍中心无“白圈”和“黑心”缺陷比例高于99.5%。通过优化挡渣墙形状和导流孔结构实现了多流过热度窄温差控制,通过提高边缘流拉速实现了低倍中心缩孔和偏析评级差异不超过0.5级的多流同质化生产技术。术。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碳钢大方坯连铸坯均质化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连铸坯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高碳钢大方坯连铸坯均质化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高碳钢大方坯连铸坯偏析和缩孔遗传到产品中会出现组织异常和结构不连续,降低疲劳性能和磨损性能,是基体剥落、掉块、降低疲劳寿命的主要原因。因此,高均质化是高碳钢系列产品质量稳定性的前提。大方坯连铸过程涉及复杂的多元、多相、多场、多尺度非线性传输行为,高碳钢连铸过程中液芯长度大,枝晶搭桥或/和负压抽吸会引起中心偏析和缩孔缺陷。通常,降低拉速有助于减小液芯长度,强化补缩,改善中心偏析和缩孔,是不少企业首选力推的策略;然而,通过末端压下+电磁搅拌控制连铸坯中心质量对凝固进程匹配度有严格要求,拉速过低反而起不到良好效果。因此,如何控制高碳钢大方坯连铸中心质量至今仍有疑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高碳钢大方坯连铸坯易出现中心偏析和缩孔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碳钢大方坯连铸坯均质化控制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
[0005]一种高碳钢大方坯连铸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碳钢大方坯连铸坯均质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非对称连铸中间包、电磁弱搅拌配合轻重混合压下协同控制方法,控制过程中连铸工艺具体参数为:浇注过热度为20~30℃,拉速为0.65m/min,结晶器水量为2450L/min、二冷比水量为0.2L/kg,分配比38/38/24%;浇注过程中保证恒温恒速,从而保证末端凝固系数f=0.3~0.5之间使用轻压功能、f=0.5~1之间使用重压下功能,轻重混合压下参数为2/3/5/5/5,总压下量为20mm;电磁搅拌参数为:M

EMS首搅参数150A/2Hz,搅拌强度为200GS,采用连续搅拌;F

EMS末搅参数200A/6Hz,搅拌强度为200Gs,采用正反交替搅拌方式,周期为10s

3s

10s。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碳钢大方坯连铸坯均质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碳合金钢的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含量包括:C:0.58~1.05%、Si:0.15~1.90%、Mn:0.65~1.05%、P≤0.030%、S≤0.035%、Cr:0.30~1.05%、Mo≤0.10%,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杂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高碳钢大方坯连铸坯均质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连铸采用五机五流250*280连铸机,弧形半径为10m,非对称连铸中间包左右两侧边流均采用提拉速的方式来稳定过程中浇注温度,所述左右两侧边流拉速均为0.67m/min。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高碳钢大方坯连铸坯均质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对称连铸中间包(1)内设有U型挡渣墙,所述U型挡渣墙将中间包分为冲击区(2)和低流速区(3);所述低流速区(3)等距离设有五个出钢口(7),其中U型挡渣墙左侧设有三个出钢口,U型挡渣墙右侧设有两个出钢口,形成非对称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高碳钢大方坯连铸坯均质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挡渣墙包括中间挡渣墙(5)和位于中间挡渣墙两侧的左挡渣墙(4)及右挡渣墙(6),所述左挡渣墙(4)及右挡渣墙(6)与中间挡渣墙(5)所形成的夹角均为钝角。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高碳钢大方坯连铸坯均质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挡渣墙(4)上设有上导流孔(8)和下导流孔(9),所述上导流孔(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达兰鹏胡金海王刘艳杨平李亮陈列董贵文张亚楠
申请(专利权)人:建龙北满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