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式泵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7584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泵站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集成式泵站,包括:泵体,升降机构设置在泵体内,升降机构包括:设备箱固定连接在泵体内腔的底部,电机通过机箱固定连接在设备箱内腔的底部,螺纹杆一端通过联轴器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设备箱内腔的顶部且贯穿设备箱的顶部,第一锥齿轮固定连接在螺纹杆上,第二锥齿轮啮合在第一锥齿轮上,转杆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设备箱内腔的一侧且和第二锥齿轮固定连接。该一种集成式泵站,通过设置升降机构,当维修人员在支撑板上表面对装置进行维修时,能够有效提升在对装置进行维修时的便捷程度通过设置安装机构,能够有效提升在更换滤料时的便捷程度。有效提升在更换滤料时的便捷程度。有效提升在更换滤料时的便捷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式泵站


[0001]本技术涉及泵站设备
,具体为一种集成式泵站。

技术介绍

[0002]泵站是能提供有一定压力和流量的液压动力和气压动力的装置和工程称泵和泵站工程,排灌泵站的进水、出水、泵房等建筑物的总称,供水泵站远程监控系统适用于城市供水系统中加压泵站的远程监控及管理,泵站管理人员在监控中心即可远程监测泵站水池水位或进站压力、加压泵组工作状态、出站流量、出站压力等,可远程控制、自动控制加压泵组的启停,光纤通信时,可图像监视站内全景及重要工位,实现泵站无人值守。
[0003]在中国技术专利公开号:CN211200560U中公开有一种一体式的智慧集成泵站,该智慧集成泵站,结构包括顶部配置有筒盖的筒体,筒体固定在基座上,出水孔通过内置的管道连接有置于筒体底部与电源相连接的耦合器,耦合器用于实现微波功率的比例分配,进水孔的内端安装有内置过滤网的过滤装置,过滤装置顶端通过活动杆连接在筒体上的吊钩,吊钩和活动杆之间通过不锈钢链固定连接,过滤装置靠近筒体内壁一侧至少安装有一个液位变送器。该智慧集成泵站,在对泵站内部进行维修时,由于泵站内部的维修平台不具备升降的功能,导致维修工人在操作时较麻烦,影响维修效率,装置进水口处的滤料不便于进行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集成式泵站。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集成式泵站,包括:
[0008]泵体;
[0009]升降机构,设置在泵体内;
[0010]升降机构,包括:
[0011]设备箱,固定连接在泵体内腔的底部;
[0012]电机,通过机箱固定连接在设备箱内腔的底部;
[0013]螺纹杆,一端通过联轴器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设备箱内腔的顶部,且贯穿设备箱的顶部;
[0014]第一锥齿轮,固定连接在螺纹杆上;
[0015]第二锥齿轮,啮合在第一锥齿轮上;
[0016]转杆,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设备箱内腔的一侧,且和第二锥齿轮固定连接;
[0017]第一连接柱,固定连接在设备箱的顶部,且被螺纹杆贯穿;
[0018]第二连接柱,螺纹连接在螺纹杆上;
[0019]支撑板,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柱的顶部。
[0020]优选的,还包括:
[0021]安装机构,设置在泵体内;
[0022]安装机构,包括:
[0023]安装块,固定连接在泵体内腔的一侧;
[0024]第一连接块,固定连接在安装块内腔的底部;
[0025]通槽,开设在安装块的底部;
[0026]第二连接块,滑动连接在通槽内;
[0027]伸缩杆,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块内腔的一侧,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块相互远离的一侧;
[0028]弹簧,固定套设在伸缩杆上,且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块内腔的一侧,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块相互远离的一侧;
[0029]卡接杆,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块相互远离的一侧;
[0030]安装杆,卡接在第一连接块上,且和卡接杆卡接;
[0031]滤料,固定连接在安装杆的顶部。
[0032]优选的,还包括:
[0033]潜水泵,固定连接在设备箱的顶部;
[0034]进水管,固定连接在泵体的一侧;
[0035]输水管,连通设置在潜水泵的出水口;
[0036]出水管,固定连接在泵体远离进水管的一侧,且和输水管连通设置;
[0037]盖板,通过合页铰接在泵体的顶部;
[0038]照明灯,固定连接在泵体内腔的一侧。
[0039]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泵体外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外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穿孔。
[004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这样设置,使得当需要对泵体进行安装时,先将钢索穿过连接环上固定块内的穿孔,然后将吊装钢索的吊钩勾在底座四周的吊环的内部固定好,最后用吊机吊装,目前大多数泵站都比较重,安装的时候要用到各种绳子进行捆绑,不够牢固,还费时费力,该装置的应用有效的避免了上述问题并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
[0041]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柱内腔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滑动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和第二连接柱固定连接。
[004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这样设置通过限位块对第二连接柱进行限位,防止第二连接柱自转。
[0043]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弹簧为松弛状态时,卡接杆和安装杆卡接。
[004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这样设置,保证卡接杆对安装杆的固定效果,提升滤料的稳定性。
[0045](三)有益效果
[004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集成式泵站,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47]1、该一种集成式泵站,通过设置升降机构,启动电机,使得和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的螺纹杆转动,使得和螺纹杆固定连接的第一锥齿轮转动,使得和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
锥齿轮转动,使得和第二锥齿轮固定连接的转杆转动,使得另一根螺纹杆同时转动,使得和螺纹杆螺纹连接的第二连接柱升降,使得和第二连接柱固定连接的支撑板升降,当维修人员在支撑板上表面对装置进行维修时,能够有效提升在对装置进行维修时的便捷程度。
[0048]2、该一种集成式泵站,通过设置安装机构,拉动第二连接块,使得第二连接块相互靠近,使得和第二连接块固定连接的卡接杆相互靠近,使得卡接杆脱离安装杆,此时弹簧为压缩状态,此时就可以将滤料更换,安装新滤料时,只需要松开第二连接块,弹簧会驱动卡接杆卡接进安装杆,完成滤料的安装,能够有效提升在更换滤料时的便捷程度。
[0049]3、该一种集成式泵站、通过设置泵体外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外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穿孔,该方案这样设置,使得当需要对泵体进行安装时,先将钢索穿过连接环上固定块内的穿孔,然后将吊装钢索的吊钩勾在底座四周的吊环的内部固定好,最后用吊机吊装,目前大多数泵站都比较重,安装的时候要用到各种绳子进行捆绑,不够牢固,还费时费力,该装置的应用有效的避免了上述问题并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50]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51]图1为本技术一种集成式泵站结构正视图;
[0052]图2为本技术一种集成式泵站结构示意图;
[0053]图3为本技术一种集成式泵站侧面剖视图;
[0054]图4为本技术一种集成式泵站A的放大图;
[0055]图5为本技术一种集成式泵站B的放大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式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泵体(1);升降机构(2),设置在泵体(1)内;升降机构(2),包括:设备箱(201),固定连接在泵体(1)内腔的底部;电机(202),通过机箱固定连接在设备箱(201)内腔的底部;螺纹杆(203),一端通过联轴器和电机(20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设备箱(201)内腔的顶部,且贯穿设备箱(201)的顶部;第一锥齿轮(204),固定连接在螺纹杆(203)上;第二锥齿轮(205),啮合在第一锥齿轮(204)上;转杆(206),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设备箱(201)内腔的一侧,且和第二锥齿轮(205)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柱(207),固定连接在设备箱(201)的顶部,且被螺纹杆(203)贯穿;第二连接柱(208),螺纹连接在螺纹杆(203)上;支撑板(209),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柱(208)的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式泵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机构(3),设置在泵体(1)内;安装机构(3),包括:安装块(301),固定连接在泵体(1)内腔的一侧;第一连接块(302),固定连接在安装块(301)内腔的底部;通槽(303),开设在安装块(301)的底部;第二连接块(304),滑动连接在通槽(303)内;伸缩杆(305),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块(302)内腔的一侧,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块(304)相互远离的一侧;弹簧(30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凌英
申请(专利权)人:艾蒙斯特朗流体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