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泵站拦污格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6012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4: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拦污格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泵站拦污格栅,包括两个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框架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格栅本体,两个所述安装框架彼此靠近的一侧设有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包括两个衔接框架,所述衔接框架的一侧与安装框架固定连接,所述衔接框架的一侧滑动穿设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圆弧面套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滑杆和衔接框架的内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安装框架彼此靠近的一侧设置有衔接板,所述衔接板的两侧均开设有衔接槽,所述衔接槽内壁的一侧开设有圆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由于拦污格栅大多是采用焊接的方式拼接固定,容易人员导致不便拆卸格栅对其进行更换或检修的问题。或检修的问题。或检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泵站拦污格栅


[0001]本技术涉及拦污格栅
,尤其涉及一种泵站拦污格栅。

技术介绍

[0002]泵站拦污格栅主要由格栅主体和框架构成,主要用于对拦截河流垃圾的隔离设备。
[0003]公告号为CN218667397U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泵站拦污格栅,为了解决当拦污格栅主体上黏附有纸巾或绳子时,毛刷转动过程中很容易将纸巾或绳子卷入主框架内部并缠绕在毛刷上,会严重影响毛刷对拦污格栅主体的清洁效果,导致拦污格栅主体的网孔堵塞不能得到清理,拦污效果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框架,相邻设置于所述框架上的刷板和格栅主体,沿所述刷板和格栅主体正面刷动的毛刷,用于驱动所述毛刷旋转所采用的驱动组件,以及用于驱动所述驱动组件左右移动所采用的滑动组件,所述刷板正面设置有清理爪;实际应用中,当泵站污水从框架正面流向框架背面时,通过格栅主体对污水中的杂质进行拦污,同时滑动组件驱动驱动组件带动毛刷沿格栅主体正面左右刷动,当毛刷上缠上杂质时,通过刷板上的清理爪将毛刷上的杂质清理掉;本技术能将毛刷上的残留清除干净,保证了毛刷对网孔的清洁效果,使拦污格栅主体的拦污效果好。
[0004]针对上述及现有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往往存在以下缺陷:现有技术中在河流中,是使用拦污格栅对河流垃圾进行隔离,为了保证格栅能够正常使用,人员需要定期将其拆卸进行更换或检修,由于拦污格栅大多是采用焊接的方式拼接固定,容易人员导致不便拆卸格栅对其进行更换或检修的问题出现。
[0005]因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泵站拦污格栅。
专利技术内容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由于拦污格栅大多是采用焊接的方式拼接固定,容易人员导致不便拆卸格栅对其进行更换或检修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泵站拦污格栅。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泵站拦污格栅,包括两个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框架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格栅本体,两个所述安装框架彼此靠近的一侧设有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包括两个衔接框架,所述衔接框架的一侧与安装框架固定连接,所述衔接框架的一侧滑动穿设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圆弧面套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滑杆和衔接框架的内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安装框架彼此靠近的一侧设置有衔接板,所述衔接板的两侧均开设有衔接槽,所述衔接槽内壁的一侧开设有圆孔,所述衔接槽与衔接框架的尺寸相适配,所述圆孔与滑杆的尺寸相适配。
[0008]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调节结构,人员可以方便地对格栅本体进行拼接或分离,进而方便人员对拦污格栅定期的更换和检修,使拦污格栅能够正常进行拦污作业。
[0009]优选的,所述衔接板的两侧均开设有若干个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内壁贴合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一端与安装框架固定连接。
[0010]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移动安装框架带动格栅本体,将安装框架上的导向杆插入衔接板上的衔接槽内,从而使格栅本体能够快速安装至指定位置。
[0011]优选的,所述衔接板靠近圆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截面呈“T”形,所述隔板的侧面滑动穿设有顶杆,所述顶杆的截面呈“U”形。
[0012]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人员可以借助顶杆,使顶杆与滑杆上的圆弧块抵接,使滑杆从圆孔内移出,移动顶杆可以同时推动两个滑杆,从而加快了拆卸格栅本体的速度。
[0013]优选的,所述滑杆靠近圆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弧块,所述圆弧块与滑杆的尺寸相适配。
[0014]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圆弧块可以将滑杆与衔接槽内壁之间的摩擦力减小,从而使滑杆移动得更加顺畅。
[0015]优选的,所述安装框架的一侧设有若干个辅助结构,所述辅助结构包括转动座,所述转动座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转动座的一侧螺纹穿设有螺杆,所述螺杆与连接板相抵接,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远离连接板的一端设置有挂钩。
[0016]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辅助结构,人员可以方便地调节挂钩,使挂钩对河流中的纸张、绳子等废物垃圾进行限位,避免河流中的纸张、绳子等体积较大的垃圾将拦污格栅堵塞,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该拦污格栅的实用性。
[0017]优选的,所述转动座远离螺杆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连接盘,所述连接盘的一端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盘的圆弧面套有卷簧,所述卷簧的两端分别与衔接盘和转动座固定连接。
[0018]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卷簧会驱动挂钩快速向靠近格栅本体的方向转动,从而使挂钩能够快速到达指定位置。
[0019]优选的,所述挂钩的圆弧面滑动连接有卡环,所述卡环与连接柱固定连接,所述卡环的圆弧面滑动穿设有插杆,所述插杆与挂钩滑动连接。
[0020]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当挂钩上的垃圾积攒至一定程度时,先移动插杆与挂钩分离,随之即可以将挂钩拆卸进行转移,从而方便对挂钩上的垃圾进行进一步处理。
[0021]综上所述:
[0022]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调节结构,人员可以方便地对格栅本体进行拼接或分离,进而方便人员对拦污格栅定期的更换和检修,使拦污格栅能够正常进行拦污作业。
[0023]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辅助结构,人员可以方便地调节挂钩,使挂钩对河流中的纸张、绳子等废物垃圾进行限位,避免河流中的纸张、绳子等体积较大的垃圾将拦污格栅堵塞,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该拦污格栅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图1左侧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调节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技术调节结构的拆解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本技术辅助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例说明:1、安装框架;2、格栅本体;3、调节结构;301、衔接框架;302、滑杆;303、弹簧;304、衔接板;305、衔接槽;306、圆孔;307、导向槽;308、导向杆;309、圆弧块;310、隔板;311、顶杆;4、辅助结构;41、转动座;42、连接板;43、螺杆;44、连接柱;45、挂钩;46、卡环;47、插杆;48、连接盘;49、卷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30]参照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泵站拦污格栅,包括两个安装框架1,安装框架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格栅本体2,其中,两个安装框架1彼此靠近的一侧设有调节结构3,安装框架1的一侧设有若干个辅助结构4。
[0031]下面具体说一下其调节结构3和辅助结构4的具体设置和作用。
[0032]参照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方案中:调节结构3包括两个衔接框架301,衔接框架301的一侧与安装框架1固定连接,衔接框架301的一侧滑动穿设有滑杆302,滑杆302的圆弧面套有弹簧303,弹簧303的两端分别与滑杆302和衔接框架301的内壁固定连接,两个安装框架1彼此靠近的一侧设置有衔接板304,衔接板304的两侧均开设有衔接槽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泵站拦污格栅,包括两个安装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架(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格栅本体(2),两个所述安装框架(1)彼此靠近的一侧设有调节结构(3),所述调节结构(3)包括两个衔接框架(301),所述衔接框架(301)的一侧与安装框架(1)固定连接,所述衔接框架(301)的一侧滑动穿设有滑杆(302),所述滑杆(302)的圆弧面套有弹簧(303),所述弹簧(303)的两端分别与滑杆(302)和衔接框架(301)的内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安装框架(1)彼此靠近的一侧设置有衔接板(304),所述衔接板(304)的两侧均开设有衔接槽(305),所述衔接槽(305)内壁的一侧开设有圆孔(306),所述衔接槽(305)与衔接框架(301)的尺寸相适配,所述圆孔(306)与滑杆(302)的尺寸相适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泵站拦污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板(304)的两侧均开设有若干个导向槽(307),所述导向槽(307)的内壁贴合有导向杆(308),所述导向杆(308)的一端与安装框架(1)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泵站拦污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板(304)靠近圆孔(30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隔板(310),所述隔板(310)的截面呈“T”形,所述隔板(310)的侧面滑动穿设有顶杆(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凌英张博耐尔慕菲
申请(专利权)人:艾蒙斯特朗流体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