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从铜废料中提取制备3D打印球型铜粉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27558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从铜废料中提取制备3D打印球型铜粉的方法,涉及3D打印制粉领域,工艺步骤如下:A将含铜废料进行氧化酸溶,得到含铜和杂质的酸溶液;B将该含铜液中加入碱溶液,达到除去浸出液中杂质的目的;C除杂后对铜进行选择性萃取;D使用还原剂将该硫酸铜溶液进行还原;E洗涤,得到不规则高纯铜粉;F得到铜合金浆料;G用砂磨机进行充分研磨,得到纳米级铜合金粉;H将该铜合金粉料浆再加入粘结剂等添加剂;I造粒,得到球形铜合金粉;J球形铜合金粉进行脱脂烧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通过本申请得到的铜粉可作为增材材料适用于3D打印,本工艺技术是铜废料回收利用的一种新方法,极大的增加了铜废料的可回收价值。大的增加了铜废料的可回收价值。大的增加了铜废料的可回收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从铜废料中提取制备3D打印球型铜粉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3D打印制粉领域,特别涉及从废料中提取有价金属并高附加值利用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铜及铜合金有广泛的应用,是与人类关系非常密切的有色金属,被广泛地应用于电气、轻工、机械制造、建筑工业、国防工业等领域,在中国有色金属材料的消费中仅次于铝。因此,铜及铜废料遍布各行各业,具有巨大的市场和回收价值,传统铜合金粉制备工艺主要有气雾化法、水雾化法、电解法、水热还原法等,气雾化水雾化能耗高,而且原料要求高,只能是高纯铜或铜合金;电解法能耗高,铜合金粉形貌粒度控制难,水热法产能小,技术条件严苛,设备要求高,不适合于大规模生产。
[0003]近年来,3D打印技术突飞猛进,3D打印(3DP)即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又称增材制造,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铜的3D打印发展越来越成熟,而铜的3D打印原材料为铜或铜合金球形粉,因此,从废料中提取铜并制备成高附加值3D打印球形铜合金粉是非常有前景的一个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从铜废料中提取制备3D打印球型铜粉的方法,通过本申请得到的铜粉可作为增材材料适用于3D打印,是铜废料回收利用的一种新方法,极大的增加了铜废料的可回收价值。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从铜废料中提取制备3D打印球型铜粉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A:将含铜废料用硫酸与氧化剂进行氧化酸溶,得到含铜和杂质的酸溶液;步骤B:将酸溶液中加入碱溶液进行除杂;步骤C:使用萃取剂对除杂后溶液进行铜萃取,并使用高纯硫酸溶液反萃,最后得到硫酸铜溶液;步骤D:加入还原剂对硫酸铜溶液进行还原,得到具有铜粉的混合液;步骤E:对混合液进行过滤,随后进行洗涤,得到铜粉;步骤F:配置调浆保护液,调浆保护液与铜粉充分搅拌调浆,得到铜浆料;步骤G:将铜浆料在氮气或惰性气体保护下,用砂磨机进行充分研磨,得到铜粉浆料;步骤H:将铜粉浆料加入粘结剂,充分搅拌混合均匀;步骤I:铜粉浆料经喷雾干燥或流化床造粒干燥,得到粒径小于100微米的球形铜粉;步骤J:球形铜粉再经真空脱脂烧结炉进行脱脂烧结,得到密实化的可作为3D打印原料的球形铜粉。
[0006]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步骤G中,在研磨前还可加入其他金属粉末材料然后进行研磨,得到铜合金粉,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步骤A中,氧化剂为双氧水。
[0007]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步骤B中,添加碱溶液后将ph值调节到5及5以下。
[0008]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步骤C中,所述铜萃取剂为N902或Lix系列铜专用萃取
剂。
[0009]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步骤F中,调浆保护液为高纯水或乙醇溶液或两者的混合物,以浓度计,乙醇溶液浓度10%

100%之间。
[0010]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步骤G中,砂磨机为密闭式砂磨机,研磨介质为硬质合金或锆球,其粒径0.1毫米

10毫米,研磨后铜粉或铜合金粉粒径小于1微米。
[0011]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步骤H中,粘结剂为可溶性聚合物,如石蜡或麦芽糊精。
[0012]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步骤I中,干燥造粒设备为喷雾干燥机或流化床干燥机,造粒粒径小于100微米。
[0013]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步骤J中,在真空脱脂烧结过程缓慢通入适量氢气,保证铜粉或合金粉氧含量低于500ppm。
[0014]本申请的核心技术方案是将铜废料变成适合3D打印的铜粉。现有的铜废料回收主要分为破碎分选工艺、火法工艺和酸浸工艺,本申请则是在酸浸工艺上的改进,将除杂后的不规则铜粉通过造粒、烧结到的具有一定大小,物理性能优越的铜粉。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本申请得到的铜粉可作为增材材料适用于3D打印,是铜废料回收利用的一种新方法,极大的增加了铜废料的可回收价值。氧含量<0.05%,粒度可控范围15μm~100μm,且收粉率>75%,松装密度≥4.20g/cm3,振实密度≥4.50g/cm3,流动性≤ 25.0s/50g,与传统方法相比,杂质含量降低15%~20%,粒度可控范围广,收粉率提高了25%~30%,密度提高3%~5%,流动性能提高10%~15%,可以制备性能优越的复合3D打印使用铜或铜合金粉。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如图1所示。
[0018]实施例1:称取铜废料5公斤,用20升浓度20%的硫酸加10升浓度50%双氧水混合,在温度80℃条件下进行氧化酸溶,溶解完成后用纯水过滤洗涤,将含铜滤液中加入氢氧化钠,调节ph4.5除杂,除杂后液使用N902铜萃取剂对铜进行选择性萃取,并使用400g/L高纯硫酸溶液反萃,得到纯净的硫酸铜溶液,然后加入水合肼或锌粉作为还原剂,将该硫酸铜溶液进行还原,得到不规则铜粉和还原后混合液,将该不规则铜粉和还原后液进行过滤,并对滤饼加低酸溶液清洗杂质,再加高纯水洗涤,得到不规则高纯铜粉,然后配置浓度30%的乙醇溶液,按体积质量比1:1与铜粉充分搅拌调浆,得到铜浆料,将该铜浆料在氮气或氩气等惰性气体保护下,用加有0.2mm锆球的砂磨机中进行充分研磨4h,得到粒径小于100纳米的铜粉;将该铜合金粉料浆再加入10克可溶性石蜡作为粘结剂,充分搅拌3小时混合均匀后,将该铜料浆经喷雾干燥造粒干燥,得到粒径小于50微米的球形铜粉,最后,将球形铜粉经真空脱脂烧结炉进行脱脂烧结,得到密实化的球形铜粉,烧结过程通入氢分压为0.01Mpa的氢气保持烧结炉还原气氛,最终制得铜粉氧含量0.03%,粒度35μm,收粉率79%,松装密度4.28g/cm3,振实密度4.59g/cm3,流动性 22s/50g,可满足3D打印的球形铜粉。
[0019]实施例2:称取铜废料10公斤,用50升浓度20%的硫酸加30升浓度50%双氧水,在温度85℃条件下进行氧化酸溶,溶解完成后用纯水过滤洗涤,将含铜滤液中加入氢氧化钠,调节ph4.4除杂,除杂后液使用N902铜萃取剂对铜进行选择性萃取,并使用400g/L高纯硫酸溶液反萃,得到纯净的硫酸铜溶液,然后加入锌粉作为还原剂,将该硫酸铜溶液进行还原,得到不规则铜粉和还原后混合液,将该铜粉和还原后液进行过滤,并对滤饼加低酸溶液清洗杂质,再加高纯水洗涤,得到不规则高纯铜粉,然后配置浓度50%的乙醇溶液,按体积质量比1:1与铜粉充分搅拌调浆,并按铜粉质量比9:1加入锡粉,得到铜锡混合浆料,将该铜锡合金浆料在氮气或氩气等惰性气体保护下,用加有0.2mm锆球的砂磨机中进行充分研磨4h,得到粒径小于100纳米的铜合金粉;将该铜合金粉料浆再加入10克可溶性石蜡作为粘结剂,充分搅拌3小时混合均匀后,将该铜合金料浆经喷雾干燥造粒干燥,得到粒径小于50微米的球形铜合金粉,最后,将球形铜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从铜废料中提取制备3D打印球型铜粉的方法,其特征为,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A:将含铜废料用硫酸与氧化剂进行氧化酸溶,得到含铜和杂质的酸溶液;步骤B:将酸溶液中加入碱溶液进行除杂;步骤C:使用萃取剂对除杂后溶液进行铜萃取,并使用高纯硫酸溶液反萃,最后得到硫酸铜溶液;步骤D:加入还原剂对硫酸铜溶液进行还原,得到具有铜粉的混合液;步骤E:对混合液进行过滤,随后进行洗涤,得到铜粉;步骤F:配置调浆保护液,调浆保护液与铜粉充分搅拌调浆,得到铜浆料;步骤G:将铜浆料在氮气或惰性气体保护下,用砂磨机进行充分研磨,得到铜粉浆料;步骤H:将铜粉浆料加入粘结剂,充分搅拌混合均匀;步骤I:铜粉浆料经喷雾干燥或流化床造粒干燥,得到粒径小于50微米的球形铜粉;步骤J:球形铜粉再经真空脱脂烧结炉进行脱脂烧结,得到密实化的可作为3D打印原料的球形铜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从铜废料中提取制备3D打印球型铜粉的方法,其特征为,在步骤G中,在研磨前还可加入其他金属粉末材料然后进行研磨,得到铜合金粉。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从铜废料中提取制备3D打印球型铜粉的方法,其特征为,在步骤A中,氧化剂为双氧水。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从铜废料中提取制备3D打印球型铜粉的方法,其特征为,在步骤B中,添加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瑞桂群峰郑磊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泰能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