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芯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7500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滤芯总成,滤芯总成包括:滤芯主体,滤芯主体设置有第一水流通道,第一水流通道中设置有第一弹性组件,第一弹性组件选择性地开闭第一水流通道;水路板,水路板设置有第二水流通道,第二水流通道设置有第二弹性组件,第二弹性组件选择性地开闭第二水流通道,第一水流通道和第二水流通道相对应。由此,通过设置第一弹性组件选择性地开闭第一水流通道,设置第二弹性组件选择性地开闭第二水流通道,第一水流通道和第二水流通道相对应,从而可以使滤芯总成在装配到位的行程内,实现第一水流通道和第二水流通道相连通,这样不仅可以简化滤芯总成的结构,而且还可以便于滤芯总成的水路连通。滤芯总成的水路连通。滤芯总成的水路连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滤芯总成


[0001]本技术涉及净水器
,尤其是涉及一种滤芯总成。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净水器产品逐渐被人们接收和喜爱,净水器可以根据用户对水的使用要求,对水质进行深度过滤和净化,其中,滤芯和水路板为净水器的核心部件。
[0003]在现有产品中,很多净水器的滤芯和水路板在安装或者拆卸比较复杂繁琐,并且在安装或者拆卸的过程中无法及时止水,这样不仅会增加用户安装或者拆卸滤芯和水路板的难度,而且还会导致滤芯和水路板在安装或者拆卸的过程中净水器漏水,打湿地面或用户,降低用户对净水器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滤芯总成,该滤芯总成的结构更加简单,可以便于水路连通。
[000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滤芯总成,包括:滤芯主体,所述滤芯主体设置有第一水流通道,所述第一水流通道中设置有第一弹性组件,所述第一弹性组件选择性地开闭所述第一水流通道;水路板,所述滤芯主体和所述水路板相连,所述水路板设置有第二水流通道,所述第二水流通道设置有第二弹性组件,所述第二弹性组件选择性地开闭所述第二水流通道,所述第一水流通道和所述第二水流通道相对应,所述水路板至少部分地与所述第一弹性组件相抵,以使所述第一弹性组件打开所述第一水流通道,所述第一弹性组件与所述第二弹性组件弹性相抵,所述第二弹性组件打开所述第二水流通道,以使所述第一水流通道和所述第二水流通道相连通。
[0006]由此,通过设置第一弹性组件选择性地开闭第一水流通道,设置第二弹性组件选择性地开闭第二水流通道,第一水流通道和第二水流通道相对应,从而可以使滤芯总成在装配到位的行程内,实现第一水流通道和第二水流通道相连通,这样不仅可以简化滤芯总成的结构,而且还可以便于滤芯总成的水路连通。
[000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水路板上设置有凸出的接水口,所述第二水流通道设置于所述接水口内,所述接水口与所述第一弹性组件相抵,所述接水口伸入所述第一水流通道内且驱动所述第一弹性组件朝向远离所述水路板的方向压缩,以使所述第一弹性组件打开所述第一水流通道。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弹性组件包括第一弹性件和配重块,所述配重块设置于所述第一弹性件朝向所述水路板的一端;所述第二弹性组件包括第二弹性件和顶杆,所述顶杆设置于所述第二弹性件朝向所述滤芯主体的一端,所述顶杆朝向所述滤芯主体的一端至少部分地从所述接水口伸出,所述配重块与所述顶杆朝向所述滤芯主体的一端相抵,所述配重块驱动所述第二弹性件压缩至所述顶杆朝向所述滤芯主体的一端与
所述接水口平齐。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配重块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水流通道的内径,所述配重块与所述第二水流通道至少部分地相互错开。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水流通道的内壁朝向所述水路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选择性地与所述接水口和所述配重块中的一个密封配合。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顶杆上设置有第一凸缘,所述第二水流通道内设置有台阶部,所述第一凸缘和所述台阶部选择性地抵接配合,以使所述顶杆选择性地开闭所述第二水流通道。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滤芯总成还包括第二密封件,所述顶杆上还设置有第二凸缘,所述第二凸缘与所述第一凸缘轴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密封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凸缘和所述第二凸缘之间,所述第二密封件密封配合在所述顶杆和所述第二水流通道的内壁之间。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水路板包括水路板主体和固定板体,所述第二水流通道设置于所述水路板主体内,所述固定板体设置于所述水路板主体远离所述滤芯主体的一侧,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体,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二水流通道中且与所述第一凸缘相连。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顶杆在所述第一凸缘远离所述滤芯主体的一侧设置有弹性件定位柱,所述第二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弹性件定位柱的外周且与所述弹性件定位柱定位配合。
[001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顶杆上设置有加强筋和限位筋,所述加强筋在所述顶杆的轴向上延伸设置,所述限位筋相对所述加强筋向外凸出设置,所述限位筋与所述第二水流通道相接触且相对所述第二水流通道可轴向滑动。
[0016]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7]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8]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滤芯总成的剖面示意图;
[0019]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水路板的剖面示意图;
[0020]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顶杆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
[0022]100、滤芯总成;
[0023]10、滤芯主体;11、第一水流通道;111、第一弹性组件;1111、第一弹性件;1112、配重块;112、第一密封件;
[0024]20、水路板;21、第二水流通道;22、第二弹性组件;23、第二弹性件;231、顶杆;232、第一凸缘;233、第二凸缘;234、弹性件定位柱;235、加强筋;236、限位筋;24、接水口;25、台阶部;26、水路板主体;27、固定板体;28、第三密封件;
[0025]30、第二密封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
[0027]下图参考图1

图3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滤芯总成100。
[0028]结合图1

图3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滤芯总成100可以主要包括:滤芯主体10和水路板20,其中,滤芯主体10和水路板20均应用于净水器,滤芯主体10内含有渗透膜、活性炭等材料,可以去除水中的细菌、病毒、重金属、农药等有害物质,还可以去除水中的余氯、异味及固体杂质等,这样可以减少水中的有害物质,可以使人们的使用水更加干净,可以保障人们的用水健康,水路板20采用集成水路技术,可以减少净水器中水管与接头的安装,可以防止净水器漏水造成用户的安全隐患和损失。
[0029]进一步地,滤芯主体10设置有第一水流通道11,第一水流通道11中设置有第一弹性组件111,第一弹性组件111选择性地开闭第一水流通道11,第一水流通道11可以限定水进出滤芯主体10的流动路径,可以保证净水器的正常通水功能,第一水流通道11中设置有第一弹性组件111,第一弹性组件111可以选择性地开闭第一水流通道11,在第一弹性组件111关闭第一水流通道11时,滤芯主体10内的水不会从第一水流通道11中流出,可以保证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滤芯总成(100),其特征在于,包括:滤芯主体(10),所述滤芯主体(10)设置有第一水流通道(11),所述第一水流通道(11)中设置有第一弹性组件(111),所述第一弹性组件(111)选择性地开闭所述第一水流通道(11);水路板(20),所述滤芯主体(10)和所述水路板(20)相连,所述水路板(20)设置有第二水流通道(21),所述第二水流通道(21)设置有第二弹性组件(22),所述第二弹性组件(22)选择性地开闭所述第二水流通道(21),所述第一水流通道(11)和所述第二水流通道(21)相对应,所述水路板(20)至少部分地与所述第一弹性组件(111)相抵,以使所述第一弹性组件(111)打开所述第一水流通道(11),所述第一弹性组件(111)与所述第二弹性组件(22)弹性相抵,所述第二弹性组件(22)打开所述第二水流通道(21),以使所述第一水流通道(11)和所述第二水流通道(21)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芯总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路板(20)上设置有凸出的接水口(24),所述第二水流通道(21)设置于所述接水口(24)内,所述接水口(24)与所述第一弹性组件(111)相抵,所述接水口(24)伸入所述第一水流通道(11)内且驱动所述第一弹性组件(111)朝向远离所述水路板(20)的方向压缩,以使所述第一弹性组件(111)打开所述第一水流通道(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滤芯总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组件(111)包括第一弹性件(1111)和配重块(1112),所述配重块(1112)设置于所述第一弹性件(1111)朝向所述水路板(20)的一端;所述第二弹性组件(22)包括第二弹性件(23)和顶杆(231),所述顶杆(231)设置于所述第二弹性件(23)朝向所述滤芯主体(10)的一端,所述顶杆(231)朝向所述滤芯主体(10)的一端至少部分地从所述接水口(24)伸出,所述配重块(1112)与所述顶杆(231)朝向所述滤芯主体(10)的一端相抵,所述配重块(1112)驱动所述第二弹性件(23)压缩至所述顶杆(231)朝向所述滤芯主体(10)的一端与所述接水口(24)平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滤芯总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块(1112)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水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忠杰皮小春禤开华王利仁李峰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阿波罗环保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