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AGC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带防反射膜的透明基体和图像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7420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防反射膜的透明基体,具备:具有二个主面的透明基体以及在该透明基体的一个主面上依次具有的扩散层和防反射膜,其中,(A)上述带防反射膜的透明基体的最表面的光反射率(SCI Y)为1%以下,(B)上述防反射膜为层叠至少2层的折射率相互不同的电介质层而成的层叠结构,(C)上述带防反射膜的透明基体的最表面的漫反射率(SCE Y)与上述带防反射膜的透明基体的最表面的光反射率(SCI Y)之比、即SCE Y/SCI Y为0.15以上。Y为0.15以上。Y为0.15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防反射膜的透明基体和图像显示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带防反射膜的透明基体和具备它的图像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从美观性的观点考虑,采用了在像液晶显示器(LCD)这样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前面设置罩玻璃等透明基体的方法。但是,该透明基体中,因反射外部光所致的映入成为一个课题。
[0003]以往,为了防止外部光的映入,已知有具备防反射膜的透明基体(以下,也称为带防反射膜的透明基体)。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具有光吸收能力且为绝缘性的带防反射膜的透明基体。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依次层叠有氧化硅层和铜层的透明导电层叠体。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在玻璃板表面具有由高折射率材料构成的被膜和由低折射率材料构成的被膜且由低折射率材料构成的被膜配置于最表面的防反射膜。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

115105号公报
[0007]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6

068470号公报
[0008]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8

20163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9]然而,现有的带防反射膜的透明基体无法充分抑制外部光的反射,尚有进一步防止外部光的映入的余地。
[0010]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可充分抑制外部光的映入的带防反射膜的透明基体和具备它的图像显示装置。
[0011]本专利技术如下。
[0012](1)一种带防反射膜的透明基体,具备:具有二个主面的透明基体以及在该透明基体的一个主面上依次具有的扩散层和防反射膜,其中,(A)上述带防反射膜的透明基体的最表面的光反射率(SCI Y)为1%以下,(B)上述防反射膜为层叠至少2层的折射率相互不同的电介质层而成的层叠结构,(C)上述带防反射膜的透明基体的最表面的漫反射率(SCE Y)与上述带防反射膜的透明基体的最表面的光反射率(SCI Y)之比、即SCE Y/SCI Y为0.15以上。
[0013](2)根据上述(1)所述的带防反射膜的透明基体,其中,上述透明基体与上述扩散层的层叠体的雾度值为10%以上。
[0014](3)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带防反射膜的透明基体,其中,光透射率(Y)为20~90%。
[0015](4)根据上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带防反射膜的透明基体,其中,上述防反射膜的薄层电阻为104Ω/

以上。
[0016](5)根据上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带防反射膜的透明基体,其中,D65光源下的透射色的b
*
值为5以下。
[0017](6)根据上述(1)~(5)中任一项所述的带防反射膜的透明基体,其中,上述电介质层中的至少1层主要由Si的氧化物构成,上述层叠结构的层中的另外的至少1层主要由混合氧化物构成,该混合氧化物是选自由Mo和W构成的A组中的至少一种氧化物与选自由Si、Nb、Ti、Zr、Ta、Al、Sn和In构成的B组中的至少一种氧化物的混合氧化物,相对于该混合氧化物中含有的A组的元素和该混合氧化物中含有的B组的元素的合计,该混合氧化物中含有的B组的元素的含有率为65质量%以下。
[0018](7)根据上述(1)~(6)中任一项所述的带防反射膜的透明基体,其中,在上述防反射膜上进一步具有防污膜。
[0019](8)根据上述(1)~(7)中任一项所述的带防反射膜的透明基体,其中,上述透明基体包含玻璃。
[0020](9)根据上述(1)~(8)中任一项所述的带防反射膜的透明基体,其中,上述透明基体包含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碳酸酯、丙烯酸、有机硅或三乙酰纤维素中的至少一种树脂。
[0021](10)根据上述(1)~(9)中任一项所述的带防反射膜的透明基体,其中,上述透明基体为玻璃与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碳酸酯、丙烯酸、有机硅或三乙酰纤维素中的至少一种树脂的层叠体。
[0022](11)根据上述(8)或(10)所述的带防反射膜的透明基体,其中,上述玻璃经化学强化。
[0023](12)根据上述(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带防反射膜的透明基体,其中,上述透明基体在具有上述防反射膜的一侧的主面实施了防眩处理。
[0024](13)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具备上述(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带防反射膜的透明基体。
[002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可提供能充分抑制外部光的映入的带防反射膜的透明基体。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带防反射膜的透明基体因上述的特征适合作为图像显示装置的罩玻璃。
[0026]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可提供具备上述带防反射膜的透明基体的图像显示装置。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带防反射膜的透明基体的一个构成例的截面图。
[0028]图2的(a)~(d)是实施例的一部分中使用的防眩PET膜的表面形状的激光显微镜照片图。
[0029]图3的(a)~(d)是实施例的一部分中使用的防眩PET膜或防眩TAC膜的表面形状的激光显微镜照片图。
[0030]符号说明
[0031]10 透明基体
[0032]30 防反射膜
[0033]31 扩散层
[0034]32 第1电介质层
[0035]34 第2电介质层具体实施方式
[0036]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0037]应予说明,本说明书中,在透明基体等基体的主面上、扩散层等层上、防反射膜等膜上具有另外的层、膜等不限于该另外的层、膜等与上述主面、层或膜接触设置的方式,只要是在其上部方向设置层、膜等的方式即可。例如,在透明基体的主面上具有扩散层可以是以与透明基体的主面接触的方式设置扩散层,也可以在透明基体与扩散层之间设置其它的任意的层、膜等。
[0038]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带防反射膜的透明基体是具备具有二个主面的透明基体以及在该透明基体的一个主面上依次具有的扩散层和防反射膜的带防反射膜的透明基体,(A)上述带防反射膜的透明基体的最表面的光反射率(SCI Y)为1%以下,(B)上述防反射膜为层叠至少2层的折射率相互不同的电介质层而成的层叠结构,(C)上述带防反射膜的透明基体的最表面的漫反射率(SCE Y)与上述带防反射膜的透明基体的最表面的光反射率(SCI Y)之比、即SCE Y/SCI Y为0.15以上。
[0039]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带防反射膜的透明基体的一个构成例的截面图。在透明基体10上形成有扩散层31,在扩散层31上形成有防反射膜(多层膜)30。
[0040]<透明基体>
[0041]本方式中的具有二个主面的透明基体(以下,也简称为透明基体)的折射率优选为1.4~1.7。如果透明基体的折射率为上述范围,则在将显示器、触摸面板等进行光学粘接时,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防反射膜的透明基体,具备:具有二个主面的透明基体以及在该透明基体的一个主面上依次具有的扩散层和防反射膜,(A)所述带防反射膜的透明基体的最表面的光反射率SCI Y为1%以下,(B)所述防反射膜为层叠有至少2层的折射率彼此不同的电介质层而成的层叠结构,(C)所述带防反射膜的透明基体的最表面的漫反射率SCE Y与所述带防反射膜的透明基体的最表面的光反射率SCI Y之比、即SCE Y/SCI Y为0.15以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防反射膜的透明基体,其中,所述透明基体与所述扩散层的层叠体的雾度值为10%以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防反射膜的透明基体,其中,光透射率Y为20~9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防反射膜的透明基体,其中,所述防反射膜的薄层电阻为104Ω/

以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防反射膜的透明基体,其中,D65光源下的透射色中的b
*
值为5以下。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防反射膜的透明基体,其中,所述电介质层中的至少1层主要由Si的氧化物构成,所述层叠结构的层中的另外的至少1层主要由混合氧化物构成,该混合氧化物是选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竹本和矢河合启介藤原晃男高星英明
申请(专利权)人:AGC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