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兼容性风机塔筒安装底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7359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兼容性风机安装底座,由支撑结构和过渡装配结构构成;支撑结构由上圈梁、下圈梁、外圈梁和连接桁架构成;下圈梁呈水平设置,上圈梁以与下圈梁呈同轴设置的方式间隔设置在下圈梁的上方,并通过若干根竖杆连接固定为一体;外圈梁设置在下圈梁外侧并与其在同一水平面上呈同轴设置,外圈梁通过连接桁架与上、下圈梁连接固定为一体;过渡装配结构由多个不同规格的过渡法兰构成,各过渡法兰分别与下圈梁和塔筒通过法兰孔相连接;该安装底座在与不同规格的大直径风机进行装配时,无需更换高成本的大直径风机底座,只需要调换过渡法兰即可,不仅提升了风机塔筒安装底座的兼容性,且大幅节省了施工成本以及施工时间。间。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兼容性风机塔筒安装底座


[0001]本技术涉及海上风电
,特别涉及一种高兼容性风机塔筒安装底座。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陆上风能发电技术趋于完善,海上风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具有资源分布广、开发潜力大、环境影响小、可循环使用、永不枯竭的特点,已成为我国重点发展的能源领域。海上风能的开发主要依靠在海上风机。
[0003]目前,海上风机整体安装是将风机在陆上或码头等不受风浪影响的区域拼装为整体、运输至施工现场进行整体安装的一种工艺,可极大减少风机分体安装的工序,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然而,该工艺吊装工装索具制作成本高,且只针对一种型号的机型适用,导致此工艺在国内海上风电行业施工成本较高,得不到普及和广泛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能够适合多规格风机塔筒的高兼容性风机塔筒安装底座。
[0005]为此,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高兼容性风机安装底座,由支撑结构和过渡装配结构构成;其中,
[0007]支撑结构由上圈梁、下圈梁、外圈梁和连接桁架构成;上圈梁和下圈梁为两个相同的圆环形圈梁,且二者的内径大于风机塔筒的直径;下圈梁呈水平设置,上圈梁以与下圈梁呈同轴设置的方式间隔设置在下圈梁的上方,并通过沿圆周方向均布设置在上圈梁与下圈梁之间的若干根竖杆连接固定为一体;下圈梁的顶面沿径向朝向其中轴线方向延伸并形成有延伸环板,延伸环板上沿圆周方向均布开设有一排过渡法兰连接孔;外圈梁为一个内径大于上圈梁的圆环形圈梁,其设置在下圈梁的外侧,并与下圈梁在同一水平面上呈同轴设置;外圈梁通过连接桁架分别与上圈梁和下圈梁连接固定为一体;
[0008]过渡装配结构由多个具有圆形环状的过渡法兰构成,且多个过渡法兰外径相同、内径逐渐递减且厚度逐渐递增,使其能够分别与不同直径的塔筒相配合;在每个过渡法兰的板面上,靠近外环面一侧的板面上沿圆周方向均布开设有一排与过渡法兰连接孔相配合的下圈梁连接孔,靠近外环面一侧的板面上沿圆周方向均布开设有一排与风机底塔底部的T型法兰相配合的塔筒法兰连接孔。
[0009]进一步地,连接桁架由若干根横杆和若干根斜杆构成;若干根横杆沿圆周方向呈辐射状均布设置在下圈梁与外圈梁之间,且每根横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下圈梁的外环面上和外圈梁的内环面上;若干根斜杆分别一一对应地斜向设置在各横杆上,且每根斜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上圈梁的外环面上和下圈梁与邻侧横杆之间的连接固定处。
[0010]进一步地,支撑结构对开为左半支撑结构和右半支撑结构,使上圈梁、下圈梁和外圈梁均对开为两个半环形体,每个半环形体的两端端面处均固定有相同的矩形连接板,使两个半环形体对合为一体时,通过在相对合的两个矩形连接板之间相贯通的各螺孔内装配
螺栓和配套螺母,使两个半环形体连接固定为一体。
[0011]进一步地,每个过渡法兰均布分割为四个相同的弧形板,且四个弧形板上均预留有一个孔位间隙。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该高兼容性风机塔筒安装底座结构设计合理、成本低,可适用于多规格风机塔筒的安装,可实现对不同规格的大直径风机进行装配时,无需更换高成本的大直径风机底座,只需要根据塔筒直径调换与之相匹配的过渡法兰,即可完成安装实现对大直径风机底座上与风机塔筒的对接直径进行调整;由于不同直径的风机塔筒只需调换过渡法兰即可完成装配,无需制作新的底座工装,不仅提升了风机塔筒安装底座的兼容性,且大幅节省了施工成本以及施工时间。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高兼容性风机塔筒安装底座的支撑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高兼容性风机塔筒安装底座的过渡法兰的局部示意图;
[0015]图3为风机塔筒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的高兼容性风机塔筒安装底座与风机塔筒连接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但下述实施例绝非对本技术有任何限制。
[0018]参见图1和图2,该高兼容性风机塔筒安装底座由支撑结构和过渡装配结构构成;其中,支撑结构由上圈梁1、下圈梁2、外圈梁3和连接桁架4构成;过渡装配结构由多个具有不同尺寸规格的过渡法兰5构成。
[0019]上圈梁1和下圈梁2为两个相同的圆环形圈梁,且二者的内径大于风机塔筒6的直径;其中,下圈梁2呈水平设置,上圈梁1以与下圈梁2呈同轴设置的方式间隔设置在下圈梁2的上方,且二者之间设置有若干根沿圆周方向均布的竖杆,竖杆的顶端焊接固定在上圈梁1的底面上,竖杆的底端焊接固定在下圈梁2的顶面上,使上圈梁1与下圈梁2通过若干根沿圆周方向均布的竖杆连接固定为一体;下圈梁2的顶面沿径向朝向其中轴线方向延伸并形成有延伸环板2a,延伸环板2a上沿圆周方向均布开设有一排过渡法兰连接孔;在本实施例中,上圈梁1和下圈梁2均采用外径为9.1m、内径为8.5m的Q345钢制圆环形圈梁,其径向截面的尺寸为0.5m
×
0.6m;下圈梁2上延伸环板2a的径向宽度为0.5m;竖杆采用横截面尺寸为0.5m
×
0.6m、轴向长度为2.35m的Q345钢制方形杆。
[0020]外圈梁3为一个内径大于上圈梁1的圆环形圈梁,其设置在下圈梁2的外侧,并与下圈梁2在同一水平面上呈同轴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外圈梁3采用外径为14.58m、内径为14m的Q345钢制圆环形圈梁,其径向截面的尺寸为0.5m
×
0.5m;外圈梁3与下圈梁2之间的径向间距为4.9m。
[0021]外圈梁3通过连接桁架4分别与上圈梁1和下圈梁2连接固定为一体;其中,连接桁架4由十六根横杆和十六根斜杆构成;十六根横杆沿圆周方向呈辐射状均布设置在下圈梁2与外圈梁3之间,且每根横杆的两端分别焊接固定在下圈梁2的外环面上和外圈梁3的内环面上;十六根斜杆沿圆周方向呈辐射状均布斜向设置在十六根横杆上,且每根斜杆的两端
分别焊接固定在上圈梁1的外环面上和下圈梁2与邻侧横杆之间的连接固定处;在本实施例中,横杆采用横截面尺寸为0.5m
×
0.6m、轴向长度为4.9m的Q345钢制的方形杆;斜杆采用横截面尺寸为0.5m
×
0.6m、轴向长度为5.6m的Q345钢制的方形杆。
[0022]由于支撑结构的尺寸较大,为了便于施工安装,支撑结构对开为左半支撑结构和右半支撑结构;其中,支撑结构中的上圈梁1、下圈梁2和外圈梁3均对开为两个半环形体,为了便于将两个半环形体连接固定为一个整体,每个半环形体的两端端面处均焊接固定有相同的矩形连接板;矩形连接板为尺寸大于半环形体端部端面的矩形环板,其以板面平行于半环形体端部端面的方式设置,并将靠近内环面的板面与半环形体的端部焊接固定为一体;在靠近矩形连接板外环面的板面上沿轴向均布开设有若干个螺孔,使每组对开的两个半环形体对合为一体时,位于相邻端侧的矩形连接板也对合为一体,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兼容性风机塔筒安装底座,其特征在于,由支撑结构和过渡装配结构构成;其中,支撑结构由上圈梁(1)、下圈梁(2)、外圈梁(3)和连接桁架(4)构成;上圈梁(1)和下圈梁(2)为两个相同的圆环形圈梁,且二者的内径大于风机塔筒(6)的直径;下圈梁(2)呈水平设置,上圈梁(1)以与下圈梁(2)呈同轴设置的方式间隔设置在下圈梁(2)的上方,并通过沿圆周方向均布设置在上圈梁(1)与下圈梁(2)之间的若干根竖杆连接固定为一体;下圈梁(2)的顶面沿径向朝向其中轴线方向延伸并形成有延伸环板(2a),延伸环板(2a)上沿圆周方向均布开设有一排过渡法兰连接孔;外圈梁(3)为一个内径大于上圈梁(1)的圆环形圈梁,其设置在下圈梁(2)的外侧,并与下圈梁(2)在同一水平面上呈同轴设置;外圈梁(3)通过连接桁架(4)分别与上圈梁(1)和下圈梁(2)连接固定为一体;过渡装配结构由多个具有圆形环状的过渡法兰(5)构成,且多个过渡法兰(5)外径相同、内径逐渐递减且厚度逐渐递增,使其能够分别与不同直径的塔筒相配合;在每个过渡法兰(5)的板面上,靠近外环面一侧的板面上沿圆周方向均布开设有一排与过渡法兰连接孔相配合的下圈梁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巴文斌陈官禄赵雨来李旭彬杨瀚荃许玉文郝沛峥王济鹏王树松崔浩楠吴洪涛邵如昆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港航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