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混流式污水处理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7359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多层混流式污水处理池,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箱体,箱体的下侧连接有进水管,上侧连接有出水管,所述箱体的内壁两侧均设置有阻水板,阻水板将箱体内分隔为若干层上下分布的导水层,所述阻水板一侧与箱体之间形成导流空隙,且相邻阻水板上的导流空隙相互错位,各层阻水板之间形成连续曲折的导流通道;所述阻水板用于阻挡污水中的沉淀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对污水中沉淀颗粒物的分离,并适当提高分离处理的效率。理的效率。理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层混流式污水处理池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多层混流式污水处理池。

技术介绍

[0002]污水在排放前,需要通过各种处理工艺进行处理,消除污水中的污染物,降低地环境的污染。部分污水当中含有大量的颗粒物,对于颗粒物的分离往往采用过滤的方式进行处理,颗粒物在过滤时可能会堵塞过滤网,对污水处理设备的过滤部件产生较大的过滤压力。
[0003]为了减小污水中颗粒物去除的压力,部分污水在过滤处理之前,先对污水进行沉淀处理,通过静置的方式使得污水中颗粒物沉淀,实现颗粒物分离。进而,可降低污水在后续处理过程中的过滤压力,也可消除其中颗粒物对后续处理的不良影响。但是,传统的沉淀处理效率相对较低,而且需要占用较大空间的场地,导致处理的时间成本和空间成本较大。
[0004]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多层混流式污水处理池,可实现对污水中沉淀颗粒物的分离,并适当提高分离处理的效率。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多层混流式污水处理池,包括箱体,箱体的下侧连接有进水管,上侧连接有出水管,所述箱体的内壁两侧均设置有阻水板,阻水板将箱体内分隔为若干层上下分布的导水层,所述阻水板一侧与箱体之间形成导流空隙,且相邻阻水板上的导流空隙相互错位,各层阻水板之间形成连续曲折的导流通道;所述阻水板用于阻挡污水中的沉淀物。
[000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阻水板呈倾斜状结构,且朝向导水空隙的一侧呈朝上倾斜设置。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阻水板背向导水空隙的一侧与箱体的内壁之间形成存积区,存积区用于存积污水中的沉淀物。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箱体对应于存积区的位置开设有回料口一,所述回料口一的外侧连接有回料管,所述回料管用于存积区内的沉淀物排出。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回料管背向回料口一的一侧呈向下倾斜设置。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箱体的两侧均设置有汇聚管,所述汇聚管分别与对应一侧的回料管连接;所述箱体侧壁靠下的位置均开设有回料口二,所述汇聚管的下端与回料口二连接。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回料管与汇聚管的下端均设置有控制阀。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箱体的底部连接有排空管,所述排空管上均设置有阀门和泵体,所述阀门安装于泵体与箱体之间位置。
[00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箱体内对应于最下层阻水板的下侧位置设置有挡料板,所述挡料板呈圆环状,并呈上小下大结构;所述进水管的末端伸入箱体内,并位于挡料板的下侧位置。
[001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阻水板对应于存积区的位置设置有挡泥层,所述挡泥层设置有若干组斜板,两个斜板形成一组,并在两个斜板之间形成挡泥通道,挡泥通道朝向回料口一的一侧逐渐缩小,并形成朝向回料口一方向单向导流结构。
[0016]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在处理池内通过自下而上的流通方式,并结合多层的阻水板对污水以及其中的颗粒物进行阻挡,使得大部分颗粒在缓慢的流通过程中沉积在阻水板的上侧,进而可实现对污水中颗粒物沉淀的基本有效分离;而且,该处理池的处理方式采用缓慢流通式的结构,处理的效率相对传统的静置式分离的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一种多层混流式污水处理池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存积区内的挡泥层的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1、箱体;2、进水管;21、末端;3、出水管;4、阻水板;41、导流空隙;42、存积区;43、挡泥层;44、斜板;45、挡泥通道;40、导水层;5、回料口一;6、回料管;7、汇聚管;8、回料口二;9、控制阀;10、排空管;11、阀门;12、泵体;13、锥形底面;14、挡料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多层混流式污水处理池,如图1所示,包括箱体1,以箱体1作为主体,对污水进出处理。在箱体1的下侧连接有进水管2,箱体1的上侧连接有出水管3。污水从进水管2当中输入,从出水管3输出,形成自下而上的流通状态,污水当中的颗粒物沉淀在重力的作用下,将沉积在箱体1的底部位置,相对清洁的污水从出水管3流出,实现污水处理。
[0024]在箱体1的内壁两侧均安装有阻水板4,各阻水板4呈上下布置结构,将箱体1内腔分隔为若干层上下分布的导水层40。阻水板4一侧与箱体1之间形成导流空隙41,且相邻阻水板4上的导流空隙41相互错位,即如图1中的分布结构。在各层阻水板4之间形成连续曲折的导流通道,污水在经过导流通道的过程中,受到曲折的导向,污水当中的颗粒物和沉淀物受到阻水板4的阻挡,在阻水板4上形成沉积,而后形成沉淀物。
[0025]进一步地,可在各层导水层40内,再安装阻水填料(在图中未示出),
[0026]通过阻水填料可进一步对输送过程中的水流进行阻挡过滤,起到更好的颗粒物分离效果。
[0027]如图1所示,在阻水板4背向导水空隙的一侧与箱体1的内壁之间形成存积区42,存
积区42用于存积污水中的沉淀物。例如,图1中,最上层的阻水板4的导水空隙在右侧位置,即在阻水板4的上部左侧位置形成存积区42,随着水流的缓慢流通和沉淀物的沉积,在阻水板4上靠近存积区42的位置呈沉淀物的聚集。
[0028]进一步地,该阻水板4可设置呈倾斜状结构,且朝向导水空隙的一侧呈朝上倾斜设置。倾斜状的结构,使得阻水板4上的存积区42在阻水板4的最低处位置,随着沉淀物的聚集,再结合自身的重力影响,使得沉淀物能够更加均匀稳定地聚集在存积区42处,实现沉淀物的稳定聚集,便于后续对存积物的清理。
[0029]为了方便阻水板4上层的沉淀物进行排出,可在箱体1对应于存积区42的位置开设有回料口一5,回料口一5的外侧连接有回料管6。在阻水板4上的沉积物可通过回料口一5和回料管6,实现向外排出。
[0030]回料管6背向回料口一5的一侧呈向下倾斜设置,并且回料口一5的下边沿与阻水板4的上边沿相互齐平,进而可在存积区42、回料口一5和回料管6之间形成顺畅的通道,并且呈倾斜向下的状态,利于阻水板4上的沉积物受自身重力影响而下流排出。
[0031]如图1所示,在箱体1的两侧均安装有汇聚管7,汇聚管7分别与对应一侧的回料管6连接。即,左侧的回料管6与左侧的汇聚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混流式污水处理池,包括箱体(1),箱体(1)的下侧连接有进水管(2),上侧连接有出水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壁两侧均设置有阻水板(4),阻水板(4)将箱体(1)内分隔为若干层上下分布的导水层(40),所述阻水板(4)一侧与箱体(1)之间形成导流空隙(41),且相邻阻水板(4)上的导流空隙(41)相互错位,各层阻水板(4)之间形成连续曲折的导流通道;所述阻水板(4)用于阻挡污水中的沉淀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混流式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水板(4)呈倾斜状结构,且朝向导水空隙的一侧呈朝上倾斜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混流式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水板(4)背向导水空隙的一侧与箱体(1)的内壁之间形成存积区(42),存积区(42)用于存积污水中的沉淀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层混流式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对应于存积区(42)的位置开设有回料口一(5),所述回料口一(5)的外侧连接有回料管(6),所述回料管(6)用于存积区(42)内的沉淀物排出。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层混流式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料管(6)背向回料口一(5)的一侧呈向下倾斜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层混流式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柏磊余诗文高刚炎张翔高嘉敏宋骏捷沈少婷赵荣楼亚青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鑫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