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带集料箱青饲料收获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7339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带集料箱青饲料收获机,包括收获主体、矩形壳、第一支臂、第二支臂、第一带动件和第二带动件;初始状态,第一支臂、以及第二支臂搭设在骨架上,铰接板和第二底板形成矩形壳的底壁,这样青储料无法漏出矩形壳,驱动件带动两侧开闭门逐渐打开,收获机主体同时沿道路移动,青储料漏到投料槽,驱动第一带动件、以及第二带动件工作,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进行抬升动作,铰接板远离第二底板的一端始终搭设在第一底板上,这样剩余的青储料完成漏出矩形壳,通过这样结构实现了料箱直接运输至养殖场进行投喂。运输至养殖场进行投喂。运输至养殖场进行投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带集料箱青饲料收获机


[0001]本技术涉及收获机
,具体涉及一种自带集料箱青饲料收获机。

技术介绍

[0002]青饲料收获机能够对牧草、小麦、玉米、甜菜茎叶等低矮青饲作物进行收获,青饲料收获机可完成植株的切割、输送、压扁、切碎、抛送装车等作业,其中青饲料收获机最后一道工序是青储料收集,青饲料收获机的抛送筒把青储料剖送至料箱内,现有料箱大多为侧翻或是后翻,有的料箱直接运输至养殖场进行投喂,图1所示,投料槽2都是设置在道路1两侧,然而,现有料箱无法直接进行投喂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带集料箱青饲料收获机,以解决现有料箱存在无法直接进两侧的投料槽投喂的问题。
[0004]为了完成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带集料箱青饲料收获机,包括收获主体、矩形壳、第一支臂、第二支臂、第一带动件和第二带动件;
[0005]收获主体尾部拆卸设置骨架,骨架的两侧设置移动轮,骨架的两侧均转动设置转轴;
[0006]矩形壳设置在骨架上,矩形壳顶部以及底部均为敞口结构,矩形壳的两侧铰接设置开闭门,两个开闭门设置驱动件,驱动件用于控制开闭门的开闭;
[0007]第一支臂的一端套设在转轴上,第一支臂固定设置有第一底板,第一支臂搭设在骨架上;
[0008]第二支臂的一端套设在另一转轴,第二支臂固定设置第二底板,第二底板的一端铰接设置铰接板,铰接板与第一底板抵接,第二支臂搭设在骨架上;
[0009]第一带动件用于带动第一支臂绕转轴转动;
[0010]第二带动件用于带动第二支臂绕另一转轴转动。
[0011]优选的,驱动件包括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矩形壳的内壁沿其长度方向设置两个支撑杆,第一油缸的缸座与支撑杆铰接,第一油缸的活塞杆与开闭门铰接,第二油缸的缸座与另一支撑杆铰接,第二油缸的活塞杆与另一开闭门铰接。
[0012]优选的,第一带动件为第三油缸,第三油缸的缸座与骨架铰接,第三油缸的活塞杆与第一支臂铰接。
[0013]优选的,第二带动件为第四油缸,第四油缸的缸座与骨架铰接,第四油缸的活塞杆与第二支臂铰接。
[0014]优选的,第三油缸与第四油缸错位交叉设置。
[0015]上述方案有益效果为:首先收获主体开始工作,收获主体对农作物进行切割、输送、压扁、切碎工序,然后通过收获主体的抛送筒将青储料抛送至矩形壳内,初始状态,第一支臂、以及第二支臂搭设在骨架上,铰接板和第二底板形成矩形壳的底壁,这样青储料无法
漏出矩形壳,当收获完成后,收获机可以直接开到养殖场,驱动件开始工作,驱动件带动两侧开闭门逐渐打开,收获机主体同时沿道路移动,青储料漏到投料槽,当大部分青储料漏出后,驱动第一带动件、以及第二带动件工作,第一带动件、以及第二带动件分别带动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进行抬升动作,铰接板远离第二底板的一端始终搭设在第一底板上,这样剩余的青储料完成漏出矩形壳,通过这样结构实现了料箱直接运输至养殖场进行投喂。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7]图1是道路、以及投料槽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的前侧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去掉收获主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图3的剖视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图3的另一视角剖视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
[0023]1、道路;2、投料槽;10、收获主体;20、骨架;21、移动轮;22、转轴;30、矩形壳;31、敞口结构;32、开闭门;33、驱动件;330、第一油缸;331、第二油缸;34、支撑杆;40、第一支臂;41、第一底板;50、第二支臂;52、第二底板;53、铰接板;60、第一带动件;70、第二带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5]第一实施例:
[0026]如图2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带集料箱青饲料收获机,包括收获主体10、矩形壳30、第一支臂40、第二支臂50、第一带动件60和第二带动件70。收获主体10为现有技术,故不做过多赘述,收获主体10对农作为进行切割、输送、压扁、切碎、抛送即可。收获主体10尾部拆卸设置骨架20,骨架20的两侧设置移动轮21,骨架20的两侧均转动设置转轴22。矩形壳30设置在骨架20上,矩形壳30的顶部以及底部均为敞口结构31,矩形壳30的两侧壁铰接设置开闭门32,两个开闭门32设置驱动件33,驱动件33用于控制开闭门32的开闭。第一支臂40的一端套设在转轴22上,第一支臂40固定设置有第一底板41,第一支臂40搭设在骨架20上。第二支臂50的一端套设在另一转轴22,第二支臂50固定设置第二底板52,第二底板52的一端铰接设置铰接板53,铰接板53与第一底板41抵接,第二支臂50搭设在骨架20上。第一带动件60用于带动第一支臂40绕转轴22转动。第二带动件70用于带动第二支臂50绕另一转轴22转动。
[0027]首先收获主体10开始工作,收获主体10对农作物进行切割、输送、压扁、切碎工序,然后通过收获主体10的抛送筒100将青储料抛送至矩形壳30内,初始状态,第一支臂40、以及第二支臂50搭设在骨架20上,铰接板53和第二底板52形成矩形壳30的底壁,这样青储料
无法漏出矩形壳30,当收获完成后,收获机主体10可以直接开到养殖场,驱动件33开始工作,驱动件33带动两侧开闭门32逐渐打开,收获机主体10同时沿道路1移动,青储料漏到道路1两侧的投料槽2,当大部分青储料漏出后,驱动第一带动件60、以及第二带动件70工作,第一带动件60、以及第二带动件70分别带动第一支臂40和第二支臂50进行抬升动作,铰接板53远离第二底板52的一端始终搭设在第一底板41上,这样剩余的青储料完成漏出矩形壳30,如图4所示,通过这样结构实现了料箱直接运输至养殖场进行投喂。
[0028]另外,收获主体10尾部拆卸设置骨架20,骨架20的两侧设置移动轮21的设置,有助于料箱收集完成后直接切换移动车上,这样增加实用性。
[0029]第二实施例:
[0030]驱动件33包括第一油缸330和第二油缸331,矩形壳30的内壁沿其长度方向设置两个支撑杆34,第一油缸330的缸座与支撑杆34铰接,第一油缸330的活塞杆与开闭门32铰接,第二油缸331的缸座与另一支撑杆34铰接,第二油缸331的活塞杆与另一开闭门32铰接。对驱动件33进行结构限定。第一带动件60为第三油缸,第三油缸的缸座与骨架20铰接,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带集料箱青饲料收获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收获主体,尾部拆卸设置骨架,所述骨架的两侧设置移动轮,所述骨架的两侧均转动设置转轴;矩形壳,设置在所述骨架上,所述矩形壳顶部以及底部均为敞口结构,所述矩形壳的两侧铰接设置开闭门,两个所述开闭门设置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用于控制所述开闭门的开闭;第一支臂,其一端套设在所述转轴上,所述第一支臂固定设置有第一底板,所述第一支臂搭设在所述骨架上;第二支臂,其一端套设在另一所述转轴,所述第二支臂固定设置第二底板,所述第二底板的一端铰接设置铰接板,所述铰接板与所述第一底板抵接,所述第二支臂搭设在所述骨架上;第一带动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支臂绕所述转轴转动;第二带动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二支臂绕另一所述转轴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带集料箱青饲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世辉王兴甫李洋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元正农业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