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后轮轮毂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6763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摩托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摩托车后轮轮毂结构,包括轮毂本体;轮毂本体包括外部的一圈整体呈环形结构设置的支撑构件,支撑构件外圆周面上形成安装支撑结构并用于安装轮胎;轮毂本体包括中部的整体呈圆筒形结构设置的安装构件,在安装构件外圆周与支撑构件之间连接设置有连接构件,连接构件上设置有镂空孔;在安装构件内部设置有整体呈圆柱形结构设计的安装壳体,安装壳体内部形成安装空间并用于安装设置驱动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设计更加简单合理,能够更好的对轮毂上的镂空区域进行遮挡,能够更加方便将驱动电机部分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拆装的特点。机部分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拆装的特点。机部分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拆装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摩托车后轮轮毂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摩托车
,特别是涉及一种摩托车后轮轮毂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摩托车轮毂是安装设置在摩托车前叉和后叉上的并各自用于安装支撑摩托车前轮和后轮的安装支撑构件。轮毂中心位置设有安装孔并用供摩托车前叉和后叉上的安装轴穿过安装;轮毂一端中心位置还安装固定有碟刹盘;轮毂外圆周方向形成轮胎安装支撑结构并用于安装支撑轮胎。
[0003]现有的摩托车后轮轮毂结构存在以下缺点:1、轮毂上的用于安装轮胎的位置与用于安装碟刹盘的位置之间的区域通常是成均匀的分布有多个镂空孔,这就使得摩托车在行驶过程中,镂空孔内容易被异物缠绕,存在安全隐患;2、后轮毂上会安装设置驱动电机,安装驱动电机部分的结构设计不合理,致使不方便进行整体拆装。
[0004]因此,怎样才能够提供一种结构设计更加简单合理,能够更好的对轮毂上的镂空区域进行遮挡,能够更加方便将驱动电机部分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拆装的摩托车后轮轮毂结构,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怎样提供一种结构设计更加简单合理,能够更好的对轮毂上的镂空区域进行遮挡,能够更加方便将驱动电机部分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拆装的摩托车后轮轮毂结构。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摩托车后轮轮毂结构,包括轮毂本体;轮毂本体包括外部的一圈整体呈环形结构设置的支撑构件,支撑构件外圆周面上形成安装支撑结构并用于安装轮胎;轮毂本体包括中部的整体呈圆筒形结构设置的安装构件,在安装构件外圆周与支撑构件之间连接设置有连接构件,连接构件上设置有镂空孔;其特征在于,在安装构件内部设置有整体呈圆柱形结构设计的安装壳体,安装壳体内部形成安装空间并用于安装设置驱动电机,且安装壳体上设有轴向贯穿设置的安装孔以供摩托后叉具有的安装轴穿过安装,在安装壳体一端通过碟刹盘安装结构安装设置有碟刹盘;并且在安装壳体两端各自通过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安装固定有呈环形结构设计的第一遮挡板和第二遮挡板;且第一遮挡板和第二遮挡板边缘各自相贴支撑在支撑构件两端内周壁具有的第一台阶面和第二台阶面上。
[0007]这样,上述摩托车后轮轮毂结构中,通过设置安装壳体,装壳体内部形成安装空间并用于安装设置驱动电机,再在安装壳体一端通过碟刹盘安装结构安装设置有碟刹盘;能够更加方便将驱动电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拆装,并且还能够更好的对驱动电机进行保护。并且再设置第一遮挡板和第二遮挡板,使得第一遮挡板和第二遮挡板遮挡安装构件和支撑构件之间的区域,能够更好的对镂空孔进行遮挡,更好的避免摩托车在行驶过程中,镂空孔内缠绕异物,降低安全隐患。
[0008]作为优化,所述安装壳体包括圆筒形结构设计的外壳,在外壳两端各自通过第一固定结构和第二固定结构连接固定有第一壳盖和第二壳盖;外壳、第一壳盖和第二壳盖之间共同形成所述安装空间;并且在第一壳盖和第二壳盖中部各自设置有所述安装孔。
[0009]这样,安装壳体的结构设计更加简单,能够方便安装设置在安装壳体内的驱动电机的拆装;也方便将安装壳体和驱动电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拆装。
[0010]作为优化,在第一壳盖上且对应安装孔凸出形成安装套;所述碟刹盘安装结构包括设置在安装套端面上的且沿圆周方向呈均匀分布的若干个连接孔,碟刹盘上各自对应所述连接孔设有固定孔,在固定孔内设有连接螺钉且使得连接螺钉内端螺纹连接在所述连接孔内。
[0011]这样,碟刹盘安装结构设计更加简单合理,能够更加方便碟刹盘的拆装。
[0012]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孔为四个。
[0013]进一步的,碟刹盘内侧各自对应所述连接孔凸出设置有连接块,在所述连接块上设置有固定孔。
[0014]作为优化,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包括第一壳盖上的且沿圆周呈均匀分布的若干第一对接孔,在第一对接孔内设有第一固定螺钉,第一固定螺钉内端连接固定在外壳端面具有的螺纹孔内;所述第二固定结构包括第二壳盖上的且沿圆周呈均匀分布的若干第二对接孔,在第二对接孔内设有第二固定螺钉,第二固定螺钉内端连接固定在外壳端面具有的螺纹孔内。
[0015]这样,第一固定结构和第二固定结构设计更加简单合理,能够更加方便第一壳盖和第二壳盖的拆装。
[0016]作为优化,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任意呈均匀分布的四个第一固定螺钉,且呈任意呈均匀分布的四个第一固定螺钉形成第一连接螺钉,第一遮挡板上对应第一连接螺钉设有第一连接孔,且第一连接螺钉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孔内。
[0017]这样,以第一固定螺钉作为基础并形成第一连接结构,第一连接结构设计更加简单合理,还能够节约构件。
[0018]作为优化,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任意呈均匀分布的四个第二固定螺钉,且呈任意呈均匀分布的四个第二固定螺钉形成第二连接螺钉,第二遮挡板上对应第二连接螺钉设有第二连接孔,且第二连接螺钉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孔内。
[0019]这样,以第二固定螺钉作为基础并形成第二连接结构,第二连接结构设计更加简单合理,还能够节约构件。
[0020]作为优化,所述连接构件包括连接设置在安装构件与支撑构件之间的且沿圆周呈均匀分布的5个连接扶板,在连接扶板上设置有所述镂空孔。
[0021]这样,连接构件的结构设计更加简单合理,能够更好的将安装构件与支撑构件进行连接支撑。
[0022]作为优化,所述支撑构件、安装构件和连接构件为一体成型得到。
[0023]这样,将支撑构件、安装构件和连接构件为一体成型得到,能够更加方便加工制造。
[0024]综上所述,上述的摩托车后轮轮毂结构具有结构设计更加简单合理,能够更好的对轮毂上的镂空区域进行遮挡,能够更加方便将驱动电机部分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拆装的特
点。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摩托车后轮轮毂结构的示意图。
[0026]图2是图1旋转一角度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3是图1的俯视图。
[0028]图4是图1的仰视图。
[0029]图5是图1的前视图。
[0030]图6是图1未显示碟刹盘、第一遮挡板和第二遮挡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7是图6的俯视图。
[0032]图8是图6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需注意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式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4]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摩托车后轮轮毂结构,包括轮毂本体1;轮毂本体包括外部的一圈整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后轮轮毂结构,包括轮毂本体;轮毂本体包括外部的一圈整体呈环形结构设置的支撑构件,支撑构件外圆周面上形成安装支撑结构并用于安装轮胎;轮毂本体包括中部的整体呈圆筒形结构设置的安装构件,在安装构件外圆周与支撑构件之间连接设置有连接构件,连接构件上设置有镂空孔;其特征在于,在安装构件内部设置有整体呈圆柱形结构设计的安装壳体,安装壳体内部形成安装空间并用于安装设置驱动电机,且安装壳体上设有轴向贯穿设置的安装孔以供摩托后叉具有的安装轴穿过安装,在安装壳体一端通过碟刹盘安装结构安装设置有碟刹盘;并且在安装壳体两端各自通过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安装固定有呈环形结构设计的第一遮挡板和第二遮挡板;且第一遮挡板和第二遮挡板边缘各自相贴支撑在支撑构件两端内周壁具有的第一台阶面和第二台阶面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后轮轮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体包括圆筒形结构设计的外壳,在外壳两端各自通过第一固定结构和第二固定结构连接固定有第一壳盖和第二壳盖;外壳、第一壳盖和第二壳盖之间共同形成所述安装空间;并且在第一壳盖和第二壳盖中部各自设置有所述安装孔。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后轮轮毂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壳盖上且对应安装孔凸出形成安装套;所述碟刹盘安装结构包括设置在安装套端面上的且沿圆周方向呈均匀分布的若干个连接孔,碟刹盘上各自对应所述连接孔设有固定孔,在固定孔内设有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涛牟刚李衍张国龙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宏九达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