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挂车车厢组装线的可升降工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6626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挂车车厢组装线的可升降工位,包括用于使挂车车厢沿前后方向运动的传送导轨以及用于使挂车车厢作竖直方向往返运动的升举装置,升举装置设置于传送导轨左右方向的外侧并与传送导轨形成间距,升级装置包括可以由外向内伸入挂车车厢底部的承托部,承托部连接有令其沿竖直方向作往返运动的升降组件,由于升降装置设置于传送导轨的外侧位置,当承托部伸入挂车车厢底部后可以通过升降组件把挂车车厢抬升,只需占用较小的挂车车厢底部面积即可,承托部对工人影响较小,有利于提升工作效率。提升工作效率。提升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挂车车厢组装线的可升降工位


[0001]本技术涉及车厢生产设备的
,具体涉及一种挂车车厢组装线的可升降工位。

技术介绍

[0002]挂车车厢是一种用于运输货物的设备,针对不同的货物需求,部分的挂车车厢也需要增加相应的用电设备(例如具有冷藏功能的挂车车厢需要在挂车车厢内增加制冷设备),这些挂车车厢需要在其底部进行电缆与设备的铺设安装。
[0003]这些挂车车厢的组装线通常需要在挂车车厢的底部设置交叉臂升降台,通过交叉臂升降台把挂车车厢升高后工人再进入挂车车厢的底部进行作业,但是,交叉臂升降台占用了较大的挂车车厢底部面积,工人的工作效率受到较大影响。
[0004]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挂车车厢组装线的可升降工位,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7]一种挂车车厢组装线的可升降工位,包括用于使挂车车厢沿前后方向运动的传送导轨以及用于使挂车车厢作竖直方向往返运动的升举装置,升举装置设置于传送导轨左右方向的外侧并与传送导轨形成间距,升级装置包括可以由外向内伸入挂车车厢底部的承托部,承托部连接有令其沿竖直方向作往返运动的升降组件。
[0008]所述升举装置对称地分布在传送导轨的左右两侧。
[0009]所述传送导轨左右方向的外侧分别设有若干个沿传送导轨传输方向分布的升举装置。
[0010]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第一驱动装置以及与承托部连接配合的升降架,第一驱动装置的一端与升举装置固定连接,第一驱动装置的另一端与升降架固定连接,第一驱动装置作伸缩运动令升降架沿竖直方向作往返运动。
[0011]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为油缸装置。
[0012]所述升举装置还包括沿竖向设置的升降导轨,升降架上设有与升降导轨滑动配合的导向滑轮。
[0013]所述升降导轨的左右两侧对称地设有有若干个沿竖向设置的导向滑轮。
[0014]所述承托部与升降架活动连接,承托部可以绕其与升降架的连接轴转动,承托部绕连接轴转动形成伸入挂车车厢底部的伸出状态或者离开挂车车厢底部的收纳状态。
[0015]所述连接轴沿竖向设置,承托部上对应连接轴的位置设有传动部,升降架上设有用于带动传动部绕连接轴转动的第二驱动装置。
[0016]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为气缸装置。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由于升降装置设置于传送导轨的外侧位置,当承托部伸入挂车车厢底部后可以通过升降组件把挂车车厢抬升,只需占用较小的挂车车厢底部面积即可,承托部对工人影响较小,有利于提升工作效率。
[0019]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一。
[002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二。
[002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三。
[0023]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升举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一。
[0024]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升举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二。
[0025]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A处的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27]参见图1

图6,本挂车车厢组装线的可升降工位,包括用于使挂车车厢1沿前后方向运动的传送导轨2以及用于使挂车车厢1作竖直方向往返运动的升举装置,升举装置设置于传送导轨2左右方向的外侧并与传送导轨2形成间距,升级装置包括可以由外向内伸入挂车车厢1底部的承托部3,承托部3连接有令其沿竖直方向作往返运动的升降组件,由于升降装置设置于传送导轨2的外侧位置,当承托部3伸入挂车车厢1底部后可以通过升降组件把挂车车厢1抬升,只需占用较小的挂车车厢1底部面积即可,承托部3对工人影响较小,有利于提升工作效率。
[0028]进一步地,升举装置对称地分布在传送导轨2的左右两侧,使挂车车厢1的受力更加平均,相比交叉臂升降台只能安装在对应挂车车厢1底中间的位置,可以提高挂车车厢1升降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0029]进一步地,传送导轨2左右方向的外侧分别设有若干个沿传送导轨2传输方向分布的升举装置,由于挂车车厢1的长度一般较长,多个升举装置同时对挂车车厢1作用可以进一步提高挂车车厢1升降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0030]进一步地,升降组件包括第一驱动装置41以及与承托部3连接配合的升降架5,第一驱动装置41的一端与升举装置固定连接,第一驱动装置41的另一端与升降架5固定连接,第一驱动装置41作伸缩运动令升降架5沿竖直方向作往返运动。
[0031]进一步地,第一驱动装置41为油缸装置。
[0032]进一步地,升举装置还包括沿竖向设置的升降导轨6,升降架5上设有与升降导轨6滑动配合的导向滑轮7,导向滑轮7与升降导轨6的配合,可以提高升降架5作竖向往返运动时的稳定性。
[0033]进一步地,升降导轨6的左右两侧对称地设有有若干个沿竖向设置的导向滑轮7,减小升降架5作竖向往返运动时的震动,从而进一步提高其作竖向往返运动时的稳定性。
[0034]进一步地,承托部3与升降架5活动连接,承托部3可以绕其与升降架5的连接轴31转动,承托部3绕连接轴31转动形成伸入挂车车厢1底部的伸出状态或者离开挂车车厢1底部的收纳状态,收纳状态下的承托部3不会影响挂车车厢1在传送导轨2上的通过性。
[0035]进一步地,连接轴31沿竖向设置,承托部3上对应连接轴31的位置设有传动部32,升降架5上设有用于带动传动部32绕连接轴31转动的第二驱动装置42。
[0036]进一步地,第二驱动装置42为气缸装置。
[0037]本技术的工作过程是这样的:
[0038]如图4所示,承托部3的初始状态使收纳状态,挂车车厢1在传送轨道的作用下移动至预设的位置上,如图1、图5所示,承托部3通过气缸装置配合传动部32从收纳状态转为伸出状态,如图2所示,升降架5在油缸装置的作用下带动承托部3向上运动,直至挂车车厢1被抬升至预设高度,工人可以进入挂车车厢1的底部进行作业。完成作业后工人离开挂车车厢1的底部,升降架5在油缸装置的作用下带动承托部3向下运动,直至挂车车厢1被重新摆放在传送轨道上,承托部3重新进入收纳状态,传送轨道把挂车车厢1输送离开工位。
[0039]上述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本技术还可有其他实施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技术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设定的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挂车车厢组装线的可升降工位,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使挂车车厢(1)沿前后方向运动的传送导轨(2)以及用于使挂车车厢(1)作竖直方向往返运动的升举装置,所述升举装置设置于传送导轨(2)左右方向的外侧并与传送导轨(2)形成间距,升级装置包括可以由外向内伸入挂车车厢(1)底部的承托部(3),所述承托部(3)连接有令其沿竖直方向作往返运动的升降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挂车车厢组装线的可升降工位,其特征在于:所述升举装置对称地分布在传送导轨(2)的左右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挂车车厢组装线的可升降工位,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导轨(2)左右方向的外侧分别设有若干个沿传送导轨(2)传输方向分布的升举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挂车车厢组装线的可升降工位,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第一驱动装置(41)以及与承托部(3)连接配合的升降架(5),所述第一驱动装置(41)的一端与升举装置固定连接,第一驱动装置(41)的另一端与升降架(5)固定连接,第一驱动装置(41)作伸缩运动令升降架(5)沿竖直方向作往返运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挂车车厢组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世杰王玺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太隆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