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轴动力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6595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轴动力头装置,包括基体和两组以上并列安装在基体上的主轴电机,基体包括底座、侧支板和上压板;底座水平设置;侧支板为左右两组、竖直设置,下端分别与底座的左右两侧边缘相连接;上压板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支板的上端相连接;多轴动力头装置还包括与主轴电机一一对应的活动座;主轴电机安装在活动座上;活动座被夹装在底座与上压板之间;活动座还与底座之间沿左右方向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多轴动力头装置主轴位置不可调整、传动效率低和噪音大的问题,同时还具有操作方便、结构简单、成本低等优点。成本低等优点。成本低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轴动力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动力头装置,尤其是一种具备多个主轴的动力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动力头装置只有一个主轴。为了进一步提高加工效率,现有技术提出了具有多个主轴的动力头装置。
[0003]授权公告号为CN218015976U的中国技术专利《一种一拖多轴动力头结构》公开了一种多轴动力头装置,它包括一台驱动电机和多个主轴,驱动电机通过传动齿轮来驱动多个主轴同步转动。该结构虽然通过优化传动结构,降低了齿轮的磨损量,但主轴的位置是固定的,无法适应不同的加工场景。另外,齿轮传动还存在传动效率低、噪音大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多轴动力头装置,其目的是:解决现有的多轴动力头装置存在的主轴位置不可调整、传动效率低和噪音大的问题。
[0005]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多轴动力头装置,包括基体和两组以上并列安装在基体上的主轴电机,所述基体包括底座、侧支板和上压板;
[0007]所述底座水平设置;所述侧支板为左右两组、竖直设置,下端分别与所述底座的左右两侧边缘相连接;所述上压板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支板的上端相连接;
[0008]所述多轴动力头装置还包括与所述主轴电机一一对应的活动座;所述主轴电机安装在活动座上;所述活动座被夹装在底座与上压板之间;
[0009]所述活动座还与所述底座之间沿左右方向滑动连接。
[0010]作为所述多轴动力头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支板的下端设有朝向底座方向水平伸出的勾边,该勾边与底座对应侧的侧边底部的凹槽相配合;所述侧支板的下部还通过水平的下连接螺钉与底座相连接;
[0011]所述上压板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竖直设置的上连接螺钉与对应的侧支板的上端相连接。
[0012]作为所述多轴动力头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支板的下端与底座对应侧的侧边顶部相接触,所述侧支板的下部还通过竖直的下连接螺钉与底座相连接;
[0013]所述上压板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竖直设置的上连接螺钉与对应的侧支板的上端相连接。
[0014]作为所述多轴动力头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活动座为上下分体式结构,包括上活动座和下活动座;所述上活动座的底部与下活动座的顶部均设有与主轴电机相配合的半圆形的凹槽;
[0015]所述主轴电机夹在上活动座与下活动座之间,上活动座与下活动座之间留有间隙。
[0016]作为所述多轴动力头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活动座的顶部通过导向键与设置在上压板底部的上导向槽滑动配合;
[0017]所述下活动座的底部通过导向键与设置在底座顶部的上导向槽滑动配合。
[0018]作为所述多轴动力头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各活动座分别对应一左右走向的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通过轴承座安装在一侧的侧支板上,且螺杆的端部连接有手柄;
[0019]各螺杆分别与所对应的活动座螺纹连接。
[0020]作为所述多轴动力头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各螺杆均穿过所有的活动座,另一端与另一侧的侧支板转动配合;
[0021]对于各个螺杆:除其对应的活动座之外,其它活动座上均开设有与该螺杆位置相对应的通孔,该通孔的直径大于螺杆的外径。
[0022]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采用多台主轴电机作为动力主轴,无需中间传动机构,解决了传动效率低和噪音大的问题,且主轴的位置可沿左右方向自由调整,可以适应不同的加工场景、满足各种加工需要;(2)所述活动座和主轴电机通过夹装的方式固定在分体式结构的基体上,该结构具有以下优点:一是安装和调整位置时都是在顶部操作上压板处的上连接螺钉,操作方便,二是相对于传统的箱体式结构,无需铸造,具有节省材料、强度高、加工方便、成本低的优点;(3)在侧支板下端通过勾边与底座相连接的方案中,随着上压板处的上连接螺钉不断被拧紧,勾边与底座凹槽之间的接触愈加紧密,连接更加可靠;(4)在活动座采用分体式的结构方案中,主轴电机与活动座之间无需螺栓连接,直接依靠上下夹紧力完成安装定位,进一步降低了装配的工作量;(5)通过螺杆可方便的调整活动座及主轴电机的位置,并通过通孔结构解决了调整主轴时相互影响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装置的立体图之一;
[0024]图2为本装置的立体图之二;
[0025]图3为本装置的后视图;
[0026]图4为图3的A

A剖视图;
[0027]图5为本装置安装在进给机构上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0029]如图1至3,一种多轴动力头装置,包括基体和两组以上并列安装在基体上的主轴电机2。本实施例中,安装有两组主轴电机2。
[0030]与传统的基体结构不同,所述基体未采用铸件,而是由多块板材拼装而成,具体包括底座6、侧支板4和上压板1。
[0031]所述底座6水平设置。所述侧支板4为左右两组、竖直设置,下端分别与所述底座6的左右两侧边缘相连接。所述上压板1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支板4的上端相连接。所述多轴动力头装置还包括与所述主轴电机2一一对应的活动座。所述主轴电机2安装在活动座上。所述活动座被夹装在底座6与上压板1之间。
[0032]本实施例中,所述侧支板4的下端设有朝向底座6方向水平伸出的勾边10,该勾边10与底座6对应侧的侧边底部的凹槽相配合。所述侧支板4的下部还通过水平的下连接螺钉与底座6相连接。所述上压板1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竖直设置的上连接螺钉与对应的侧支板4的上端相连接(上连接螺钉向下穿过上压板1,再与侧支板4顶部的螺纹孔连接)。设计加工时,应使活动座的上端略高于侧支板4的上端。这种结构的优势在于:拧紧顶部的上连接螺钉时,上压板1的中部压紧活动座,同时两侧则向上拉动侧支板4,此时勾边10与底座6凹槽之间的接触愈加紧密,连接更加可靠,即使侧方的下连接螺钉出现一定的松动,也不会影响基体的整体连接以及对活动座和主轴电机2的夹紧定位。
[0033]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基体结构:所述侧支板的下端与底座对应侧的侧边顶部相接触,所述侧支板的下部还通过竖直的下连接螺钉与底座相连接(下连接螺钉向上穿过底座、再与侧支板的下端螺纹孔相连接)。所述上压板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竖直设置的上连接螺钉与对应的侧支板的上端相连接。这种结构同样可以实现对活动座和主轴电机的夹紧,但是无论上连接螺钉或下连接螺钉出现松动,都会影响夹紧效果,可靠性不如上一种结构方案。
[0034]进一步的,所述活动座可以是整体式结构,即一个带有中心孔的长方体,主轴电机通过螺钉安装在活动座上。但本实施例中的活动座为上下分体式结构,包括上活动座3和下活动座5。所述上活动座3的底部与下活动座5的顶部均设有与主轴电机2相配合的半圆形的凹槽。所述主轴电机2夹在上活动座3与下活动座5之间,上活动座3与下活动座5之间留有间隙。这种结构无需通过螺钉来安装主轴电机,装配更加方便。...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轴动力头装置,包括基体和两组以上并列安装在基体上的主轴电机(2),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包括底座(6)、侧支板(4)和上压板(1);所述底座(6)水平设置;所述侧支板(4)为左右两组、竖直设置,下端分别与所述底座(6)的左右两侧边缘相连接;所述上压板(1)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支板(4)的上端相连接;所述多轴动力头装置还包括与所述主轴电机(2)一一对应的活动座;所述主轴电机(2)安装在活动座上;所述活动座被夹装在底座(6)与上压板(1)之间;所述活动座还与所述底座(6)之间沿左右方向滑动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轴动力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支板(4)的下端设有朝向底座(6)方向水平伸出的勾边(10),该勾边(10)与底座(6)对应侧的侧边底部的凹槽相配合;所述侧支板(4)的下部还通过水平的下连接螺钉与底座(6)相连接;所述上压板(1)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竖直设置的上连接螺钉与对应的侧支板(4)的上端相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轴动力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支板(4)的下端与底座(6)对应侧的侧边顶部相接触,所述侧支板(4)的下部还通过竖直的下连接螺钉与底座(6)相连接;所述上压板(1)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竖直设置的上连接螺钉与对应的侧支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培坚王继正刘青春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正海智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