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并串联电池组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6255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多并串联电池组安装结构,包括至少由两枚并列安装电池组成的电池组,电池之间设置有将电池隔离开的隔离架。该隔离架为由绝缘材料制成的一体结构形式,在隔离架上设置有与单个电池形状匹配的凹槽,各凹槽之间相互隔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存在多枚电池时整个电池组的安装方案,通过隔离架将各电池隔离开来,使电池组形状更加规整,方便生产操作,提高了效率,并且也提高了整个电池组抗振动、抗跌落能力,更利于电池表面的散热。(*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池组,具体地说是一种并串联电池组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各种电子设备的广泛使用,电池成为不可缺少的电源。在很多电子设备中,所需要的电池比较多,必须同时安装多枚电池,尤以柱形电池同时安装多枚的情况很常见。现有技术中,多枚电池一般直接串联或者并联,电池之间无隔离、定位措施,整体形状不规范,在振动或者跌落的情况下电池容易偏位从而造成断路、使电池间相互接触挤压变形以及不利于散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保持电池组中各电池位置稳定的并串联电池组安装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种多并串联电池组安装结构,包括至少由两枚并列安装电池组成的电池组,电池之间设置有将电池隔离开的隔离架。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改进,上述的隔离架为由绝缘材料制成的一体结构形式,在隔离架上设置有与单个电池形状匹配的凹槽,各凹槽之间相互隔离。 作为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凹槽为弧形槽,凹槽在隔离架上均匀分布。并且在凹槽底部设置有将电池垫起的凸肋,防止电池与凹槽接触面积过大不利于散热。 上述电池组中各电池之间为相互并联或/和串联,电池与隔离架封装为一整体。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存在多枚电池时整个电池组的安装方案,通过隔离架将各电池隔离开来,使电池组形状更加规整,方便生产操作,提高了效率,并且也提高了整个电池组抗振动、抗跌落能力,更利于电池表面的散热。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施例分解状态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结构原理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附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揭示的多并串联电池组安装结构用于将多枚电池形成一个规则的整体,即保证各电池位置稳定,使整个电池组具有良好的抗震动、抗跌落能力,又可保证电池表面散热良好,防止电池相互间直接接触而影响其散热。 本实施例中,该安装结构包括四枚圆柱形电池l以及一隔离架2。各电池l之间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是并联或者串联或者并联和串联的组合,各电池1之间通过隔离架2相互隔离,使电池1之间不会直接接触。该隔离架2为绝缘的塑胶材料,通过注塑形成的一体结构形式,其长度与电池长度一致。为了使各电池隔离开来,在隔离架2周边均匀设置有与电池1形状匹配的四个纵向弧形槽21,各电池1置于弧形槽21中,形成将各电池1隔离的布局。为了防止电池1与弧形槽21接触过于紧密而影响电池1表面散热,在弧形槽21底部设置有凸肋22,电池1垫于凸肋22上形成架空结构,保证了电池1的散热良好。 上述方案为具有四个弧形槽、用于放置四枚电池的结构形式,除此之外,也可为两个弧形槽、可以放置二枚电池的结构形式以及其他多个弧形槽、用于放置多枚电池的结构形式,因构思、原理与上述方案一致,在此不作一一赘述。 以上为本技术的应用举例,需要说明的是,在没有脱离本技术专利技术构思前提下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技术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一种多并串联电池组安装结构,包括至少由两枚并列安装电池(1)组成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电池之间设置有将电池隔离开的隔离架(2)。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并串联电池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离架为由绝缘材料制成的一体结构形式,在隔离架上设置有与单个电池形状匹配的凹槽(21),各凹槽之间相互隔离。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并串联电池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为弧形槽,凹槽在隔离架上均匀分布。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并串联电池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凹槽底部设置有将电池垫起的凸肋(22)。5. 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并串联电池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电池组中各电池之间为相互并联或/和串联,电池与隔离架封装为一整体。专利摘要一种多并串联电池组安装结构,包括至少由两枚并列安装电池组成的电池组,电池之间设置有将电池隔离开的隔离架。该隔离架为由绝缘材料制成的一体结构形式,在隔离架上设置有与单个电池形状匹配的凹槽,各凹槽之间相互隔离。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存在多枚电池时整个电池组的安装方案,通过隔离架将各电池隔离开来,使电池组形状更加规整,方便生产操作,提高了效率,并且也提高了整个电池组抗振动、抗跌落能力,更利于电池表面的散热。文档编号H01M2/10GK201438477SQ20092006083公开日2010年4月14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17日专利技术者阮旭松, 黄志明 申请人:惠州市蓝微电子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并串联电池组安装结构,包括至少由两枚并列安装电池(1)组成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电池之间设置有将电池隔离开的隔离架(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旭松黄志明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蓝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