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浅圆仓入粮布料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6145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浅圆仓入粮布料器,包括架体;入料筒固定在架体上;布料筒设置在入料筒的下方,布料筒相对架体转动设置;支撑盘固定在架体下部,支撑盘上开设有穿孔,穿孔的朝向布料筒的侧面开设有环形凹槽,布料筒上设置有环形凸楞;驱动装置与布料筒传动连接;第一出料支筒设置在布料筒下部;第二出料支筒设置在布料筒下部,第二出料支筒位于第一出料支筒下方;出料调节机构设置在布料筒中,出料调节机构包括第一工作位和第二工作位,出料调节机构位于第一工作位时,布料筒中的粮食从第一出料支筒排出;出料调节机构位于第二工作位时,布料筒中的粮食从第二出料支筒排出;避免在入粮时出现粮食分级。时出现粮食分级。时出现粮食分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浅圆仓入粮布料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储粮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浅圆仓入粮布料器。

技术介绍

[0002]为了调节全国粮食供求总量,稳定粮食市场,以及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或者其他突发事件,往往需要对粮食进行储备。但是,储粮过程中,尤其在粮食进入浅圆仓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自动分级现象,比如在存储大豆时,细小杂质以及碎豆渣等极易积聚在入粮口下方,该区域透气性、导热性极差,严重影响通风降温、药剂熏蒸、氮气储存等先进储粮技术的应用与效果,造成该区域粮质差、带菌量大、呼吸旺盛、虫卵多,易造成结露、发热及虫害蔓延,严重影响大豆的储存安全。同时由于浅圆仓斜粮口高,距离地面20余米,大豆在下落过程中手重力加速度的影响,下落速度较快,入仓过程中增加破碎粒,影响储粮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浅圆仓入粮布料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浅圆仓入粮过程中极易产生自动分级和粮粒破碎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浅圆仓入粮布料器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浅圆仓入粮布料器,包括:架体:用于支撑在浅圆仓顶部;入料筒:固定在架体上;布料筒:设置在入料筒的下方,布料筒相对架体转动设置;支撑盘:固定在架体下部,支撑盘上开设有供布料筒穿过的穿孔,穿孔的朝向布料筒的侧面开设有环形凹槽,布料筒上设置有环形凸楞,环形凸楞支撑在环形凹槽中;驱动装置:相对架体固定设置,驱动装置与布料筒传动连接以使布料筒转动;第一出料支筒:设置在布料筒的下部;第二出料支筒:设置在布料筒的下部,第二出料支筒位于第一出料支筒的下方,第一出料支筒与第二出料支筒在布料筒周向上交错布设,第二出料支筒的出料口距离布料筒轴线的距离大于第一出料支筒的出料口距离布料筒轴线的距离;出料调节机构:设置在布料筒中,出料调节机构包括第一工作位和第二工作位,出料调节机构位于第一工作位时,布料筒中的粮食从第一出料支筒排出;出料调节机构位于第二工作位时,布料筒中的粮食从第二出料支筒排出。
[0005]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浅圆仓入粮布料器在粮食从入料筒进入布料筒,布料筒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能够实现转动,布料筒包括第一出料支筒和第二出料支筒,由于第一出料支筒的出料口和第二出料支筒的出料口距离布料筒的轴线距离不同,因此,当布料筒转动时,从第一出料支筒排出的粮食在浅圆仓中为圆形,从第二出料支筒出料口排出的粮食在浅圆仓中为圆形,且两个圆形的直径不同,实现了在浅圆仓中布粮的目的;通过出料调节机构的设置能够调节第一出料支筒与第二出料支筒排出粮食,从而在浅圆仓入粮时进行
布粮调节,避免在入粮时出现粮食分级,影响储粮。
[0006]进一步的,所述出料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布料筒底部的第一伸缩液压缸,弹性支撑在第一伸缩液压缸顶部的导向筒,导向筒与布料筒内壁导向滑动配合,导向筒包括圆柱状筒壁和圆锥状筒底,圆柱状筒壁上开设有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第一过孔与第二过孔在导向筒周向上交错布设,当出料调节机构位于第一工作位时,第一过孔与第一出料支筒对应,当出料调节机构位于第二工作位时,第二过孔与第二出料支筒对应。
[0007]有益效果:出料调节机构结构设置简单,而且能够通过出料调节机构的工作位的变换来选择从第一出料支筒排粮还是从第二出料支筒排粮,进而实现在浅圆仓中入粮时进行布料。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伸缩液压缸的顶部固定有支撑板,支撑板上固定有竖直延伸的支撑柱,支撑板与圆锥状筒底之间固定有弹簧,弹簧穿设在支撑柱上。
[0009]有益效果:在入粮速度较大时,粮食对筒底产生较大的向下冲击力,此时,筒底将对弹簧进行压缩,以使过孔在上下方向上正对出料支筒,出料支筒与过孔对应的口将完全敞开,粮食将会大量从出料支筒快速排出,当入粮速度较小时,粮食对筒底产生的向下冲击,此时,弹簧被压缩量较小,过孔在上下方向上与出料支筒对应,出料支筒与过孔对应的口被导向筒部分遮挡,粮食从出料支筒排出速度减小。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出料支筒与第二出料支筒在布料筒的下部呈180度布设。
[0011]有益效果:第一出料支筒以及第二出料支筒的定位安装更加方便,且导向筒上的第一过孔与第二过孔的安装更加方便。
[0012]所述布料筒的外壁面固定有齿圈,驱动装置为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与齿圈啮合传动的齿轮。
[0013]有益效果:通过驱动电机带动齿轮转动,齿轮与齿圈啮合传动,实现布料筒的转动,传动结构设置更加简单。
[0014]所述入料筒包括上部为扩口部的上筒段和下筒段,上筒段的下部设置有上连接法兰,下筒段的上部设置有上连接法兰,上连接法兰包括设置在上筒段前后两侧的前连接板和后连接板;下连接法兰包括下凹腔和设置在下凹腔前后两侧的前连接壁和后连接壁,前连接壁与前连接板可拆连接,后连接壁与后连接板可拆连接,下凹腔中左右导向设置有过滤板。
[0015]有益效果:过滤板的设置能够对粮食中的杂质进行过滤。
[0016]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板的前后两侧设置有导向条,前连接壁设置有与前导向条导向适配的前导向槽,后连接壁上设置有与后导向条导向适配的后导向槽。
[0017]有益效果:导向结构的设置使过滤板在左右移动过程中更加顺畅,且导向结构的设置也实现了对过滤板的支撑。
[0018]所述过滤板包括左右两个圆形通孔,圆形通孔中设置有过滤网。
[0019]有益效果:过滤板设置有两个过滤网,能够实现对其中一个过滤网进行清理时,另一个过滤网工作,从而不耽误对粮食的过滤。
[0020]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网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左转轴和右转轴,所述过滤板上设置有转动电机,转动电机与过滤网的左转轴传动连接,过滤网底部的前后两侧设置有可伸缩的挡止结构。
[0021]有益效果:当过滤网底部的前后两侧的挡止结构缩回时,在转动电机、左转轴和右转轴的共同作用下,能够实现过滤网转动,从而将过滤网过滤的杂质通过过滤网的转动去掉。
[0022]所述架体的右侧固定有第二伸缩液压缸,过滤板的右侧与伸缩液压缸固定连接。
[0023]有益效果:第二伸缩液压缸的设置能够方便实现过滤板左右移动。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浅圆仓入粮布料器额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一种浅圆仓入粮布料器的A处局部放大图;图3是图1中一种浅圆仓入粮布料器的过滤板处的左视图;图4是图1中一种浅圆仓入粮布料器的过滤板的局部俯视图。
[0025]附图标记:1

架体;2

上筒段;3

下筒段;4

布料筒;5

支撑盘;6

环形凸楞;7

齿圈;8

第一出料支筒;9

第二出料支筒;10

圆柱状筒壁;11

圆锥状筒底;12

第一过孔;13

第二过孔;14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浅圆仓入粮布料器,其特征是,包括:架体:用于支撑在浅圆仓顶部;入料筒:固定在架体上;布料筒:设置在入料筒的下方,布料筒相对架体转动设置;支撑盘:固定在架体下部,支撑盘上开设有供布料筒穿过的穿孔,穿孔的朝向布料筒的侧面开设有环形凹槽,布料筒上设置有环形凸楞,环形凸楞支撑在环形凹槽中;驱动装置:相对架体固定设置,驱动装置与布料筒传动连接以使布料筒转动;第一出料支筒:设置在布料筒的下部;第二出料支筒:设置在布料筒的下部,第二出料支筒位于第一出料支筒的下方,第一出料支筒与第二出料支筒在布料筒周向上交错布设,第二出料支筒的出料口距离布料筒轴线的距离大于第一出料支筒的出料口距离布料筒轴线的距离;出料调节机构:设置在布料筒中,出料调节机构包括第一工作位和第二工作位,出料调节机构位于第一工作位时,布料筒中的粮食从第一出料支筒排出;出料调节机构位于第二工作位时,布料筒中的粮食从第二出料支筒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浅圆仓入粮布料器,其特征是,所述出料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布料筒底部的第一伸缩液压缸,弹性支撑在第一伸缩液压缸顶部的导向筒,导向筒与布料筒内壁导向滑动配合,导向筒包括圆柱状筒壁和圆锥状筒底,圆柱状筒壁上开设有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第一过孔与第二过孔在导向筒周向上交错布设,当出料调节机构位于第一工作位时,第一过孔与第一出料支筒对应,当出料调节机构位于第二工作位时,第二过孔与第二出料支筒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浅圆仓入粮布料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一伸缩液压缸的顶部固定有支撑板,支撑板上固定有竖直延伸的支撑柱,支撑板与圆锥状筒底之间固定有弹簧,弹簧穿设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宇甲牛彦平张文明莫江峰张秋实贾新聪刘宝元李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七局第四建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