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应釜的组合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6145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反应釜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反应釜的组合搅拌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顶壁设置有顶盖,所述壳体内壁上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顶端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输出端贯穿固定板且固定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中部外周固定连接有大齿轮,所述大齿轮前部啮合有小齿轮,所述小齿轮前部啮合在齿环内侧,所述齿环底壁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多个转杆,所述传动轴底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伺服电机使大齿轮和转动架转动,并利用小齿轮使得大齿轮与齿环转向相反,进而使得转杆与转动架反向转动,以减轻涡流的产生,实现提高搅拌效率的目的。实现提高搅拌效率的目的。实现提高搅拌效率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应釜的组合搅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反应釜
,尤其涉及一种反应釜的组合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反应釜是用于物理或化学反应的罐状容器,按照实际需求对内部的原料进行加热、蒸发或搅拌混合,其主要由釜体、传动装置、搅拌装置、加热冷却装置及密封装置等组成,此外为了保证生产安全釜体通常由各类合金或复合材料制成。
[0003]当对含有液态原料的混合原料进行搅拌时,由于搅拌装置通常转速较高,且多是单向转动,从而易在搅拌时使原料产生旋涡,进而对搅拌效果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此外搅拌时部分原料可能会粘附在釜体内壁,从而无法得到有效利用,造成浪费,甚至可能对内壁造成腐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反应釜的组合搅拌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反应釜的组合搅拌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顶壁设置有顶盖,所述壳体内壁上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顶端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输出端贯穿固定板且固定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中部外周固定连接有大齿轮,所述大齿轮前部啮合有小齿轮,所述小齿轮前部啮合在齿环内侧,所述齿环底壁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多个转杆,所述传动轴底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架。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7]所述传动轴上部贯穿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两端分别设置在限位环一内两侧侧壁,所述限位环一底壁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多个刮板,所述刮板底端均滑动连接在限位环二顶壁。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9]所述壳体内壁下部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多个防涡流板,所述防涡流板内部均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多个通孔,所述壳体外壁下部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多个出料管,所述出料管均与防涡流板对应。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1]所述壳体前壁上部固定连接有信号灯,所述壳体前壁中部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有信号灯。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3]所述固定板顶端外部固定连接有防护架,所述伺服电机位于防护架下方。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5]所述小齿轮顶壁转动连接有支撑杆二,所述支撑杆二顶端固定连接在固定板底端
中前部,所述齿环顶壁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多个支撑杆一,所述支撑杆一顶端均滑动连接在固定板底端外侧。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7]所述限位环一外壁滑动连接在壳体内壁中上部,所述限位环二外壁固定连接在壳体内壁中下部,所述刮板外侧均滑动连接在壳体内壁,所述刮板内侧均滑动连接在齿环外壁。
[0018]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9]本技术中,通过伺服电机使得大齿轮和转动架随传动轴转动,并通过小齿轮使大齿轮与齿环转向相反,从而使转杆与转动架转向相反,以减轻涡流的产生,实现提高搅拌效率的目的,且由于转动架与转杆并未处于同一平面,故使得搅拌范围增大。
[0020]本技术中,通过固定杆使限位环一带动刮板沿壳体内壁转动,由于刮板底部与限位环二接触,故可在限位环二顶壁波浪形外壁作用下使刮板及限位环一在转动的同时可上下移动,从而实现提升刮板对壳体内壁附着物的刮除效果,以减少反应原料粘附在壳体内壁的情况,并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清理内壁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反应釜的组合搅拌装置的主视立体图;
[0022]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反应釜的组合搅拌装置的侧视立体剖视图;
[0023]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反应釜的组合搅拌装置的传动轴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4]图例说明:
[0025]1、出料管;2、壳体;3、顶盖;4、信号灯;5、温度传感器;6、转动架;7、齿环;8、传动轴;9、固定板;10、防护架;11、固定杆;12、限位环一;13、大齿轮;14、刮板;15、通孔;16、防涡流板;17、限位环二;18、支撑杆一;19、伺服电机;20、支撑杆二;21、小齿轮;22、转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参照图1

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反应釜的组合搅拌装置,包括壳体2,壳体2顶壁设置有顶盖3,壳体2内壁上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9,固定板9顶端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19,伺服电机19输出端贯穿固定板9且固定连接有传动轴8,通过固定板9实现支撑伺服电机19和传动轴8的目的,传动轴8中部外周固定连接有大齿轮13,大齿轮13前部啮合有小齿轮21,小齿轮21前部啮合在齿环7内侧,通过小齿轮21实现换向的目的,从而使得大齿轮13与齿环7转向相反,齿环7底壁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多个转杆22,传动轴8底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架6,通过伺服电机19带动传动轴8转动,从而使得大齿轮13与转动架6同步转动,且由于大齿轮13通过小齿轮21与齿环7连接,故与齿环7所连接的转杆22转动方向与转动架6转动方向相反,进而可利用正反转实现提高搅拌效率的目的,且可减轻涡流的产生,此外由于转杆22与转动架6并未处于同一平面故使得搅拌作用范围较大。
[0028]传动轴8上部贯穿有固定杆11,固定杆11两端分别设置在限位环一12内两侧侧壁,限位环一12底壁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多个刮板14,刮板14底端均滑动连接在限位环二17顶壁,通过固定杆11使得限位环一12可随传动轴8转动,进而通过限位环一12推动刮板14沿壳体2内壁转动,且由于刮板14底部与限位环二17顶部波浪形外壁接触,故使得限位环一12可随刮板14上下移动,从而提升刮板14的刮除效果,减少反应原料粘附在壳体2内壁的概率,且可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清理内壁的效果,壳体2内壁下部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多个防涡流板16,防涡流板16内部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多个通孔15,壳体2外壁下部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多个出料管1,出料管1均与防涡流板16对应,通过防涡流板16内部的通孔15实现分流的目的,进而在排料时减小涡流的产生,防止生成漩涡而影响搅拌效果,壳体2前壁上部固定连接有信号灯4,壳体2前壁中部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5,温度传感器5电性连接有信号灯4,当加热元件对壳体2内部进行加热时通过温度传感器5实时监测壳体2外壁温度,并通过电性连接使信号及时可靠的传至信号灯4,当温度较高时信号灯4展示为红灯,提示工作人员不可接触壳体2外壁,当温度恢复至正常值时信号灯4展示为绿灯,从而表示可靠近壳体2,进而可将顶盖3打开而完成后续工序,固定板9顶端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应釜的组合搅拌装置,包括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顶壁设置有顶盖(3),所述壳体(2)内壁上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9),所述固定板(9)顶端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19),所述伺服电机(19)输出端贯穿固定板(9)且固定连接有传动轴(8),所述传动轴(8)中部外周固定连接有大齿轮(13),所述大齿轮(13)前部啮合有小齿轮(21),所述小齿轮(21)前部啮合在齿环(7)内侧,所述齿环(7)底壁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多个转杆(22),所述传动轴(8)底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架(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釜的组合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8)上部贯穿有固定杆(11),所述固定杆(11)两端分别设置在限位环一(12)内两侧侧壁,所述限位环一(12)底壁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多个刮板(14),所述刮板(14)底端均滑动连接在限位环二(17)顶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釜的组合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内壁下部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多个防涡流板(16),所述防涡流板(16)内部均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多个通孔(15),所述壳体(2)外壁下部固定连接有均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国秀刘康赵亚磊胡松柏朱鹏龙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泽田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