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任务的确定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6140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2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测试任务的确定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涉及智慧家庭技术领域,该测试任务的确定方法包括:确定测试列表中的测试程序之间的第一关联规则,其中,所述测试列表包括:测试任务以及执行所述测试任务的测试程序集合;在所述测试列表中的第一测试程序存在更新操作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关联规则中确定所述第一测试程序对应的第二关联规则,以及根据所述第二关联规则确定第二测试程序;在所述测试列表中确定所述第一测试程序和所述第二测试程序对应的目标测试任务,以测试更新后的第一测试程序,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在系统进行黑盒测试时,无效测试较多等问题。测试较多等问题。测试较多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测试任务的确定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智慧家庭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测试任务的确定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基于黑盒测试的项目在测试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共同的问题:目前基于黑盒测试的项目在测试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共同的问题:
[0003](1)大量的黑盒测试用例,有的项目甚至用例数超过5w,测试工作大都是手工为主,受主观人为因素影响太大:每次版本发布,测试人员全凭个人经验来确定改动对系统影响范围,通常情况,要么测试范围定小了,造成漏测,要么测试范围过大,付出的代价过高,造成项目不能如期按时交付。
[0004](2)代码与测试没有数据可衡量:没有单元测试,其他类型测试对代码覆盖程度,质量高低,没有数据能够衡量,例如我们说api测试覆盖率是100%,这个数据大多都是根据用例业务场景估算出的。测试人员只能增加更多的黑盒测试,而实际功能测试覆盖率随着时间和用例增多,便会触达覆盖率的天花板,更多的是重复的无效测试。
[0005](3)自动化测试无法发挥作用:对于web/api或app后端服务系统,测试人员对除手工测试外,我们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投放在api接口测试的实现上,随着项目的迭代,自动化用例积累越来越多,从几百到上千,这时候我们需要考虑测试稳定性,运行时长,大量重复测试场景与代码,整个测试让投入收益比ROI并不是随着用例数增多而上升,反而维护和排查问题成为测试人员日常工作的重担,疲于应付,没有精力将时间投入到更有用的探索性测试和分析工作中,进而造成bug频出,整个团队便对自动化失去信任,直至废弃,这也是很多传统行业无法规模化实施敏捷测试原因之一。
[0006]针对相关技术中,在系统进行黑盒测试时,无效测试用例较多等问题,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测试任务的确定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在系统进行黑盒测试时,无效测试较多等问题。
[0008]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测试任务的确定方法,包括:确定测试列表中的测试程序之间的第一关联规则,其中,所述测试列表包括:测试任务以及执行所述测试任务的测试程序集合;在所述测试列表中的第一测试程序存在更新操作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关联规则中确定所述第一测试程序对应的第二关联规则,以及根据所述第二关联规则确定第二测试程序;在所述测试列表中确定所述第一测试程序和所述第二测试程序对应的目标测试任务,以测试更新后的第一测试程序。
[0009]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确定测试列表中的测试程序之间的第一关联规则,包括:确定所述测试列表对应的频繁项集,其中,所述频繁项集包括:多个测试程序;根据所述频
繁项集确定所述测试列表中的测试程序之间的第一关联规则。
[0010]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根据所述频繁项集确定所述测试列表中的测试程序之间的第一关联规则,包括:确定所述频繁项集对应的多个非空子集;确定第一非空子集中的测试程序与第二非空子集中的测试程序的置信度,其中,所述多个非空子集至少包括:所述第一非空子集和所述第二非空子集;在所述置信度大于预设置信度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非空子集中的测试程序与所述第二非空子集中的测试程序存在所述第一关联规则。
[0011]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确定所述测试列表对应的频繁项集,包括:根据所述测试列表建立频繁模式树;以每一测试程序对应的节点为结尾遍历所述频繁模式树,并获取以每一测试程序为结尾的前缀路径;根据所述以每一测试程序为结尾的前缀路径确定所述频繁项集。
[0012]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根据所述测试列表建立频繁模式树,包括:建立步骤:确定任一测试代码集合对应的分支节点与已建立的频繁模式树的分支节点是否存在相同前缀节点;在存在相同前缀节点的情况下,将所述任一测试代码集合对应的分支节点的相同前缀节点与所述频繁模式树的分支节点的相同前缀节点进行合并;在所述任一测试代码集合对应的分支节点与所述频繁模式树的分支节点不存在相同前缀节点的情况下,根据所述任一测试代码集合对应的分支节点生成所述频繁模式树的分支;循环执行所述建立步骤,直至根据多个测试代码集合建立所述频繁模式树。
[0013]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所述测试列表中确定所述第一测试程序和所述第二测试程序对应的目标测试任务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目标测试任务确定用于测试第一测试程序的性能的测试数据和所述测试数据的数据类型;根据所述数据类型为所述测试数据配置测试参数;根据所述测试参数和所述测试数据生成测试用例,以通过所述测试用例测试第一测试程序的性能。
[0014]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确定测试列表中的测试程序之间的第一关联规则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接收到用于指示执行所述测试任务的开始指令的情况下,记录执行所述测试任务的过程中的测试程序信息;在接收到用于指示结束执行所述测试任务的结束指令的情况下,生成所述测试列表。
[0015]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测试任务的确定装置,包括: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测试列表中的测试程序之间的第一关联规则,其中,所述测试列表包括:测试任务以及执行所述测试任务的测试程序集合;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测试列表中的第一测试程序存在更新操作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关联规则中确定所述第一测试程序对应的第二关联规则,以及根据所述第二关联规则确定第二测试程序;第三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测试列表中确定所述第一测试程序和所述第二测试程序对应的目标测试任务,以测试更新后的第一测试程序。
[0016]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该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上述测试任务的确定方法。
[0017]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上述处理器通过计算机程序执行上述的测试任务的确定方法。
[0018]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确定测试列表中的测试程序之间的第一关联规则,其中,所述测试列表包括:测试任务以及执行所述测试任务的测试程序集合;在所述测试列表中的第一测试程序存在更新操作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关联规则中确定所述第一测试程序对应的第二关联规则,以及根据所述第二关联规则确定第二测试程序;在所述测试列表中确定所述第一测试程序和所述第二测试程序对应的目标测试任务,以通过所述目标测试任务对应的测试用例测试更新后的第一测试程序;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根据确定第一测试程序和第二测试程序之间的关联规则,确定包含第一测试程序和所述第二测试程序的测试任务,进而通过所述目标测试任务对应的测试用例测试更新后的第一测试程序,解决了在系统进行黑盒测试时,无效测试用例较多等问题,达到了精准测试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0019]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试任务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确定测试列表中的测试程序之间的第一关联规则,其中,所述测试列表包括:测试任务以及执行所述测试任务的测试程序集合;在所述测试列表中的第一测试程序存在更新操作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关联规则中确定所述第一测试程序对应的第二关联规则,以及根据所述第二关联规则确定第二测试程序;在所述测试列表中确定所述第一测试程序和所述第二测试程序对应的目标测试任务,以测试更新后的第一测试程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任务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测试列表中的测试程序之间的第一关联规则,包括:确定所述测试列表对应的频繁项集,其中,所述频繁项集包括:多个测试程序;根据所述频繁项集确定所述测试列表中的测试程序之间的第一关联规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试任务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频繁项集确定所述测试列表中的测试程序之间的第一关联规则,包括:确定所述频繁项集对应的多个非空子集;确定第一非空子集中的测试程序与第二非空子集中的测试程序的置信度,其中,所述多个非空子集至少包括:所述第一非空子集和所述第二非空子集;在所述置信度大于预设置信度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非空子集中的测试程序与所述第二非空子集中的测试程序存在所述第一关联规则。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试任务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测试列表对应的频繁项集,包括:根据所述测试列表建立频繁模式树;以每一测试程序对应的节点为结尾遍历所述频繁模式树,并获取以每一测试程序为结尾的前缀路径;根据所述以每一测试程序为结尾的前缀路径确定所述频繁项集。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测试任务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测试列表建立频繁模式树,包括:建立步骤:确定任一测试代码集合对应的分支节点与已建立的频繁模式树的分支节点是否存在相同前缀节点;在存在相同前缀节点的情况下,将所述任一测试代码集合对应的分支节点的相同前缀节点与所述频繁模式树的分支节点的相同前缀节点进行合并;在所述任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德帅王守峰梁旭亮王方前时延利
申请(专利权)人:海尔优家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