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次氯酸钠催化氧化合成水合肼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6086 阅读:4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氨次氯酸钠催化氧化法合成水合肼,采用的是稀土-硅胶-磷酸盐催化剂,以丁酮为反应介质,用次氯酸钠氧化氨,经丁酮连氮合成水合肼。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低的氨与次氯酸钠比(摩尔)条件下,反应液中的丁酮连氮与水分层,因而提取丁酮连氮所需能耗低于传统的制肼工艺,成为一种低能耗、成本低的制肼新工艺。(*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氨次氯酸钠催化氧化合成水合肼的新工艺。水合肼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用途广泛的化工产品,以水合肼为原料的精细化工产品几乎涉及所有领域。由于水合肼的应用不断扩大,因此生产工艺不断改进,目前国内外生产水合肼的方法有氨氧化法(又名拉希法)、甲酮连氮法(又名拜耳法)、尿素法和双氧水法。众所周知,美国专利910,858(拉希法)以次氯酸钠为氧化剂合成水合肼,该法需要大量过剩的氨,氨∶次氯酸钠的摩尔比为30∶1;反应液中水合肼浓度只有1~2%;美国专利3494737(拜耳酮连氮法)以丙酮为反应介质,避免了水合肼的分解,但氨∶次氯酸钠的摩尔比为20∶1,且丙酮连氮水解产物中,水合肼浓度低(7%),因而生产水合肼的能耗高;美国专利3442612对拉希法工艺进行了改进,用尿素代替氨作氮源,虽然操作简便,投资少,但在反应液中水合肼的浓度只有3%左右,存在能耗高及副产物多等缺点。针对上述工艺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在稀土-硅胶-磷酸盐催化剂存在下,用次氯酸钠氧化氨合成水合肼的新工艺,用丁酮代替传统的丙酮,在本专利技术所用的工艺条件下,反应液中丁酮连氮与水分层,因而提取丁酮连氮所需能耗低于拜耳的甲酮连氮法。氨次氯酸钠催化氧化法合成水合肼新工艺的特征是采用CL-5型稀土-硅胶-磷酸盐催化剂,并按以下物料比a、氨次氯酸钠(摩尔比)为2~12∶1;b、丁酮次氯酸钠(摩尔比)为2~8∶1;c、催化剂为次氯酸钠的0.1~4.0%(重量比)。氨次氯酸钠催化氧化法合成水合肼的反应式如下主反应 副反应首先,次氯酸钠与氨反应生成氯胺;氯胺与氨反应生成水合肼;水合肼与丁酮反应生成丁酮连氮;丁酮连氮水解即得水合肼。氨次氯酸钠催化氧化合成水合肼仍有副反应。副反应(5)和(6)的存在,降低了丁酮连氮的收率,且为许多金属离子所加速,但可以加入催化剂来抑制副反应。在反应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催化剂,其作用十分明显,可使合成丁酮连氮收率提高8~1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合成水合肼新工艺具有如下特点采用稀土-硅胶-磷酸盐催化剂,低的氨/次氯酸钠摩尔比,由丁酮作反应介质合成中间体丁酮连氮,避免了水合肼被破坏的危险。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催化剂和工艺条件下,丁酮连氮收率(以次氯酸钠计)可达90%以上。丁酮连氮与水分层而易于提取,经水解能定量地生成水合肼,蒸发能耗降低,水解釜中水合肼浓度可达35%左右。氨次氯酸钠催化氧化合成水合肼的工艺流程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将氨引入氨水制备釜A,制成浓度为20~30%的氨水,将氯气和烧碱送入次氯酸钠合成釜B,在此制成活性氯含量为8~14%的次氯酸钠溶液,将丁酮、氨水、次氯酸钠和CL-5型稀土-硅胶-磷酸盐催化剂一起加入丁酮连氮合成釜C。搅拌升温至15~80℃(压力为常压~0.5Mpa),反应0.5~5小时,反应完毕,停止加热和搅拌,将反应液输入相分离器D,在此反应液分为两层上层为含丁酮连氮的油相,将它输入蒸馏塔E,塔顶蒸出的丁酮返回丁酮连氮合成釜C。将提浓的丁酮连氮输入水解塔F,在130~190℃及0.2~1.2Mpa下,丁酮连氮水解得到浓度为35%左右的水合肼。将稀水合肼输入提浓塔G,塔顶蒸出的水返回水解塔F,塔釜得到水合肼产品。相分离器D的下层为水相,输入脱氨塔H,蒸出的氨的丁酮返回合成釜C,塔底排出的盐水,输入浓缩塔I,塔顶蒸出的水返回水解塔F,塔底排出的饱和盐水送入电解槽供生产氯气和烧碱之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氨次氯酸钠催化氧化合成水合肼新工艺,其主要优点如下(1)与拉希法和拜耳法相比,由于无大量的氨循环及水解产物中水合肼的浓度较高,因而投资少,能耗低;(2)水合肼生产成本较上述其它方法约低1/4;(3)催化剂可以回收利用;(4)副产物少,有利于环境保护;(5)反应器易于放大。下面用实例将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在本专利技术中,丁酮连氮的合成收率以加入的次氯酸钠为计算基准。本专利技术无论是以新鲜丁酮或回收丁酮作原料进行反应,所得丁酮连氮收率均可达90%以上,合成水合肼总收率为90%。实例一在三颈玻璃瓶中,加入氨水(浓度25%左右)200克,次氯酸钠(活性氯含量10%)200克,丁酮100克,搅拌升温至10~80℃,反应1~5小时后,停止反应。将反应液移入相分离器,待反应液静置分层后,分出上层油相称重,并分析其中丁酮连氮含量,以次氯酸钠计的丁酮连氮收率为82.98%。实例二除加入CL-5催化剂0.5克以外,其它照实例一的条件及操作方法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分出油相中丁酮连氮含量,以次氯酸钠计的丁酮连氮收率为92.82%实例三在120升反应器内加入氨水(28.10%)11.5Kg,丁酮5Kg,次氯酸钠(活性氯含量11.31%)14.32Kg,催化剂(稀土-硅胶)0.30Kg,其它照实例一的条件及操作方法进行反应,所得丁酮连氮收率为93.96%。实例四将上述反应所得的丁酮连氮在56升水解釜中按下述条件进行加压水解水解温度130~190℃,水解压力0.1~1.0Mpa;水∶丁酮连氮(摩尔比)3~12,水解时间2~6小时,水解完毕,以丁酮连氮计的水解收率为99%,水解釜内水合肼浓度为28.16%。将此稀水合肼提浓至80%水合肼,收率为98%。权利要求1.氨次氯酸钠催化氧化合成水合肼新工艺其特征是采用CL-5型的稀土-硅胶-磷酸盐催化剂,以丁酮为反应介质,合成不溶于水的中间体丁酮连氮,并经相分离器分出丁酮连氮,再经水解得到水合肼;2.按权利要求1的氨次氯酸钠催化氧化法合成水合肼新工艺其特征是a、氨次氯酸钠(摩尔比)为2~12∶1;b、丁酮次氯酸钠(摩尔比)为2~8∶1;c、催化剂为次氯酸钠的0.1~4.0%(重量)。全文摘要氨次氯酸钠催化氧化法合成水合肼,采用的是稀土-硅胶-磷酸盐催化剂,以丁酮为反应介质,用次氯酸钠氧化氨,经丁酮连氮合成水合肼。本专利技术在低的氨与次氯酸钠比(摩尔)条件下,反应液中的丁酮连氮与水分层,因而提取丁酮连氮所需能耗低于传统的制肼工艺,成为一种低能耗、成本低的制肼新工艺。文档编号C07C243/10GK1081180SQ9210820公开日1994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1992年7月10日 优先权日1992年7月10日专利技术者李云华, 李世昌, 余锡其, 杜士杰, 郭定初, 殷世惠 申请人:化学工业部西南化工研究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氨次氯酸钠催化氧化合成水合肼新工艺其特征是:采用CL-5型的稀土-硅胶-磷酸盐催化剂,以丁酮为反应介质,合成不溶于水的中间体丁酮连氮,并经相分离器分出丁酮连氮,再经水解得到水合肼;。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云华李世昌余锡其杜士杰郭定初殷世惠
申请(专利权)人:化学工业部西南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