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金基天专利>正文

具有两个放大倍数的头灯放大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6035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戴在头上,在进行精密的手工作业时,在照亮工作单元的同时进行放大的头灯放大镜,操作者可以在良好的照明条件下,以舒适的姿势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头灯,以两倍的放大率观察工作单元。观察工作单元。观察工作单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具有两个放大倍数的头灯放大镜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头灯放大镜,戴在头上,在进行精密手工作业时,在照亮工作单元的同时进行放大,例如,医生在检查病人或手术时,在照亮患处的同时放大患处的头灯放大镜。

技术介绍

[0002]进行精密手工作业时,以下两个条件很重要。第一个是照亮工作单元的适当的照明,第二个是可以放大工作单元的放大镜。所述照明是戴在操作员头上的灯称为头灯,通常这种头灯带有放大镜,因此可以放大工作单元的产品很多。

技术实现思路

[0003]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在现有,这种头灯放大镜的放大镜只能放大一个倍率,因此降低了其有效性。在某些情况下,有个可以将两个放大镜组合起来进行两倍放大的观察的头灯放大镜,但是两个放大镜的目镜光轴所形成的角度太大,几乎超出了人的视角,操作者仅移动瞳孔无法看到两个放大镜。
[0005]技术方案
[0006]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专利技术将光源和两种不同放大倍率的放大镜结合在一起,两个放大镜中的第一放大镜是目镜光轴与物镜光轴相交的放大镜,将第一放大镜的目镜光轴定位在通过眼球中心的水平面附近,第二放大镜是目镜光轴与物镜光轴重合的放大镜,将所述第二放大镜的目镜光轴布置在佩戴者视野内舒适的角度,通过将所述光源放置在操作者的矢状缝上并可旋转地放置在所述矢状缝上来调整所述光源的角度,可以通过两个放大倍率的放大镜照亮所有视野。
[0007]有益效果
[0008]在这种头灯放大镜中,佩戴者可以舒适的角度观看两个放大倍率的放大镜,光源可以照亮所述两个放大镜视野,使佩戴者在足够明亮的照明下可以看到两个放大倍率的工作单元。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示出将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具有两个倍率不同的放大镜的头灯戴在头部的状态的立体图。
[0010]图2是安装有不同的放大倍率的所述两个放大镜的头灯放大镜中的放大镜的安装部的放大立体图。
[0011]图3是仅示出具有不同放大倍率的所述两个放大镜中的第一放大镜的光学元件的侧视图。
[0012]图4是为了看到装有两个不同倍率的放大镜的头灯放大镜的内部结构从矢状缝合
面剖开的截面图。
[0013]图5是示出佩戴者佩戴配备有具有不同放大倍率的两个放大镜的头灯并通过第一放大镜观察工作单元的状态的侧视图。
[0014]图6是示出佩戴者佩戴配备有具有不同放大倍率的两个放大镜的头灯并且通过第二放大镜观察工作单元的状态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本专利技术的头灯放大镜,其特征在于,包括:
[0016]光源,产生光并包括连接部,使得连接部围绕垂直于矢状缝合面的旋转轴与头带铰接,在连接部的外周面上具有三个卡止突起,使得形成两个谷;头带,与光源的连接部绕所述旋转轴铰接,在铰接连接附近与第一放大镜结合,戴在佩戴者头上;止挡件,包括由所述头带支撑并接触所述光源的连接部的外圆周表面的突起;第一放大镜,物镜的光轴与目镜的光轴相交48度,所述目镜的光轴通过佩戴者眼球中心,与头带结合;第二放大镜,与所述第一放大镜下部连接,物镜的光轴与目镜的光轴重合,所述光轴通过佩戴者眼球中心;所述光源在连接部卡止突起的谷与谷间旋转一个间距时光源照射的点为,操作员为了看不同放大倍率的放大镜,在头部的旋转角度乘以圆弧的长度,即,移动至隔开距离。
[0017]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
[0018]首先,将参考图1、图2、图4、图5、图6描述光源。光源1产生光并通过反射镜12收集光以照亮工作单元0。当然,也可以用透镜代替反射镜来聚光。此时,工作单元因人而异,但就医生而言,每个操作员最舒适的工作距离于30厘米至50厘米之间,因此,每个操作员都有最舒适的工作距离这意味着工作距离上的某个区域。光源连接部11突出于光源上方,其呈扁圆筒状,具有垂直于矢状缝合面的旋转轴112,与头带2铰接。光源连接部11的外周面上凸设有三个卡止突起111,三个卡止突起之间具有第一谷113和第二谷114。光源连接部11与止挡件22的突起221滑动接触。当光源1绕旋转轴112旋转时,止挡件22的突起221位于光源连接部突出的三个卡止突起111之间的两个凹陷处,能够稳定地停止,使其旋转间歇中断两次。具体地,在图4中,止挡件的突起221与第二谷114接触,此时光源1照射第二放大镜对应工作距离的视野,若光源1顺时针旋转,止挡件的突起221接触到第一谷113,光源可以在第一放大镜3的物镜34指向的工作距离处照亮工作单元0。
[0019]头带2是佩戴在操作员头上的部件,为“C”形头带,与光源连接部11铰接,经前额和头顶延伸至后枕部。在本专利技术中,以“C”形头带为例,但是可以使用任何类型的头带,只要可以戴在头上即可。然而,光源连接部11和头带围绕垂直于矢状缝合面的旋转轴112铰接,在光源连接部和头带之间设置止挡件22,使得当光源1在矢状缝合面上旋转时,可以暂时停止光源1的旋转运动。止挡件22是上下长、前后平、左右等宽的弹性部件,上下两端的后方与头带接触而被支撑。若将这种止挡件理想化,则可以将其视为在上端和下端具有支撑点并且在与光源连接部11接触的中心部分接收集中载荷的简单梁的形状。当光源连接部11旋转时,止挡件22从其中一个突起111接收集中载荷并偏转,使得卡止突起可以越过突起221。即,突起221仅能稳定地止挡在卡止突起111的第一谷和第二谷处。
[0020]下面,将参照图3、图4和图5描述第一放大镜3。第一放大镜由左右一对开普勒望远镜和支撑所述一对开普勒望远镜的第一放大镜架37组成。所述开普勒望远镜在物镜34和目
镜35之间增加了一个正立棱镜36,所述物镜的光轴32与目镜的光轴33成48度。第一放大镜架37在头带2的铰链连接部附近下方与头带连接。此时,第一放大镜的目镜35的光轴33通过操作者眼球中心51且大致水平,物镜34的光轴32通过工作单元0。佩戴这种头灯放大镜的操作员在观察第一放大镜目镜35时,可以向下约48度角朝向物镜34看到工作单元0。更确切地,由于所述物镜的光轴32与目镜的光轴33的交点在操作者眼睛5的前方,因此操作者的眼睛5实际上是工作单元0位于工作距离为以操作者眼球中心为基准略小于48度的角度,可以看到这个工作单元0。此时,止挡件的突起221与第一谷113接触,光源1在第一放大镜的物镜光轴32上朝向工作单元0,操作员可以在明亮的照明下看到工作单元。
[0021]在下文中,将参照图2、图4和图5描述第二放大镜4。第二放大镜的物镜43和目镜44的光轴42在一条直线上。第二放大镜的目镜的光轴42通过操作者眼球51的中心。第二放大镜4通过第二放大镜架45在靠近第一放大镜的直立棱镜36处与第一放大镜3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以第二放大镜架45与第一放大镜结合为例,但也可以有其他实施例。即,第二放大镜架45可以直接连接到头带2。重要的是,第二放大镜的目镜44的光轴42通过佩戴者眼球51的中心,只需要第二放大镜的光轴设置在佩戴者的眼球可以舒适地向下看的角度,并且位于视野不被第一放大镜干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头灯放大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产生光并包括连接部,使得连接部围绕垂直于矢状缝合面的旋转轴与头带铰接,在连接部的外周面上具有三个卡止突起,使得形成两个谷;头带,与光源的连接部绕所述旋转轴铰接,在铰接连接附近与第一放大镜结合,戴在佩戴者头上;止挡件,包括由所述头带支撑并接触所述光源的连接部的外圆周表面的突起;第一放大镜,物镜的光轴与目镜的光轴相交48度,所述目镜的光轴通过佩戴者眼球中心,与头带结合;第二放大镜,与所述第一放大镜下部连接,物镜的光轴与目镜的光轴重合,所述光轴通过佩戴者眼球中心;所述光源在连接部卡止突起的谷与谷间旋转一个间距时光源照射的点为,操作员为了看不同放大倍率的放大镜,在头部的旋转角度乘以圆弧的长度,即,移动至隔开距离。2.一种头灯放大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基天
申请(专利权)人:金基天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