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装置以及具有其的LED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6005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控制装置以及具有其的LED显示装置,其中,控制装置,包括:第一盒体包括盒本体和朝向盒本体的后侧凸出的凸出部,盒本体的顶壁上设置有第一过线孔,凸出部的顶壁上设置有第二过线孔;第二盒体安装在凸出部上,第二盒体的底壁上设置有第三过线孔;多个控制板间隔地设置在第二盒体内;第一插接孔设置在盒本体远离凸出部的表面上;第一转接板和第二转接板插接配合并位于第一盒体内,第一转接板和第一插接件通过第一导线连接,第二转接板和多个控制板通过多个第二导线连接。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控制盒内的板卡较多需要通过较多的导线进行连接,这就导致了连接复杂装配难度较大的问题。这就导致了连接复杂装配难度较大的问题。这就导致了连接复杂装配难度较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控制装置以及具有其的LED显示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显示屏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控制装置以及具有其的LED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LED一体机产品的发展,市场对产品的功能性要求越来越高,这意味着产品内部要同时配置各种控制板卡的同时来满足丰富多样的外置接口。
[0003]在相关技术中,各种板卡式布局在产品的结构内部,在产品结构内部必然会有很多插座和插头的连线,这样就导致线材种类多,连接复杂,占用结构空间较大,安装难度较大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装置以及具有其的LED显示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控制盒内的板卡较多需要通过较多的导线进行连接,这就导致了连接复杂装配难度较大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装置,包括:第一盒体,包括盒本体和朝向盒本体的后侧凸出的凸出部,盒本体的顶壁上设置有第一过线孔,凸出部的顶壁上设置有第二过线孔;第二盒体,安装在凸出部上,第二盒体的底壁上设置有第三过线孔,第三过线孔和第二过线孔对应设置;多个控制板,间隔地设置在第二盒体内;第一插接孔,设置在盒本体远离凸出部的表面上;第一插接件,设置在第一插接孔处;第一转接板和第二转接板,第一转接板和第二转接板插接配合并位于第一盒体内,第一转接板和第一插接件通过第一导线连接,第二转接板和多个控制板通过多个第二导线连接。
[0006]进一步地,第一盒体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的前侧的盖体,凸出部设置在壳体上,第一转接板连接在盖体上,第二转接板连接在壳体内。
[0007]进一步地,控制装置还包括定位结构,定位结构设置在第一转接板和第二转接板之间。
[0008]进一步地,定位结构包括定位柱,第一转接板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第二转接板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孔,定位柱的第一端连接在壳体朝向盖体的一侧的内壁上,定位柱依次插入至第二定位孔和第一定位孔内。
[0009]进一步地,定位柱包括第一柱段、第二柱段以及第三柱段,第一柱段的第一端和壳体连接,第二柱段的第一端和第一柱段的第二端连接,第三柱段的第一端和第二柱段的第二端连接,第三柱段的第二端设置有缩径段,第一柱段穿设在第二定位孔内,第三柱段穿设在第一定位孔内。
[0010]进一步地,第二柱段的直径大于第一柱段的直径,第二柱段的直径大于第三柱段的直径,第二柱段的侧壁上设置有驱动孔。
[0011]进一步地,盖体朝向壳体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孔,控制装置还包括连接筒和紧固件,
连接筒连接在连接孔内,紧固件穿过第一转接板并与连接筒连接。
[0012]进一步地,第一转接板的侧边处设置有第二插接件,第二插接件与第一插接件通过第一导线连接,第二转接板的侧边处设置有多个第三插接件,多个第三插接件与多个控制板通过多个第二导线连接,第一转接板和第二转接板叠置设置,第二插接件与多个第三插接件错开设置。
[0013]进一步地,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二插接孔,第二插接孔设置在第二盒体的底壁上,并位于凸出部的侧部。
[0014]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LED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屏和控制装置,显示屏支撑在盒本体上,第二盒体位于显示屏的后侧并与显示屏贴合设置,控制装置为上述的控制装置。
[0015]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第一盒体包括盒本体和凸出部,凸出部朝向盒本体的后侧延伸,盒本体的顶壁上设置有第一过线孔,凸出部的顶壁上设置有第二过线孔,第二盒体安装在凸出部上,第二盒体的底壁上设置有第三过线孔,第三过线孔和第二过线孔对应设置,多个控制板间隔地设置在第二盒体内。第一插接孔设置在盒本体远离凸出部的表面上,第一插接件设置在第一插接孔处,第一转接板和第二转接板插接配合并位于第一盒体内。第一转接板和第一插接件通过第一导线连接,第二转接板和多个控制板通过多个第二导线连接。通过上述的设置,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连接,具体地,第二盒体安装在凸出部上,盒本体的顶壁上用以支撑显示屏。多个控制板能够与显示屏控制连接,进而实现对显示屏的控制。具体地,在第一转接板和第二转接板的作用下,有效地实现与第一插接件和多个控制板的连接,这样能够使得连接更加容易。并且,能够有效地减少导线的使用,进而能够避免导线混乱。因此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控制盒内的板卡较多需要通过较多的导线进行连接,这就导致了连接复杂装配难度较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6]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7]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控制装置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示出了图1的控制装置的第一壳体的主视示意图;
[0019]图3示出了图2的第一壳体的A处局部放大图;
[0020]图4示出了图1的控制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0021]图5示出了图4的控制装置的B处局部放大图;
[0022]图6示出了图4的控制装置的定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7示出了图1的控制装置的第一盒体的俯视示意图;
[0024]图8示出了图1的控制装置的第二盒体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5]图9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LED显示装置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27]10、第一盒体;11、盒本体;111、第一过线孔;12、凸出部;121、第二过线孔;13、壳体;14、盖体;141、连接孔;20、第二盒体;21、第三过线孔;30、控制板;40、第一插接孔;51、第
一转接板;511、第二插接件;52、第二转接板;521、第三插接件;60、定位结构;61、定位柱;611、第一柱段;612、第二柱段;6121、驱动孔;613、第三柱段;71、连接筒;72、紧固件;80、第二插接孔;90、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0030]如图1、图4、图5以及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控制装置包括:第一盒体10、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盒体(10),包括盒本体(11)和朝向所述盒本体(11)的后侧凸出的凸出部(12),所述盒本体(11)的顶壁上设置有第一过线孔(111),所述凸出部(12)的顶壁上设置有第二过线孔(121);第二盒体(20),安装在所述凸出部(12)上,所述第二盒体(20)的底壁上设置有第三过线孔(21),所述第三过线孔(21)和所述第二过线孔(121)对应设置;多个控制板(30),间隔地设置在所述第二盒体(20)内;第一插接孔(40),设置在所述盒本体(11)远离所述凸出部(12)的表面上;第一插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插接孔(40)处;第一转接板(51)和第二转接板(52),所述第一转接板(51)和所述第二转接板(52)插接配合并位于所述第一盒体(10)内,所述第一转接板(51)和所述第一插接件通过第一导线连接,所述第二转接板(52)和多个所述控制板(30)通过多个第二导线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盒体(10)包括壳体(13)和设置在所述壳体(13)的前侧的盖体(14),所述凸出部(12)设置在所述壳体(13)上,所述第一转接板(51)连接在所述盖体(14)上,所述第二转接板(52)连接在所述壳体(13)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定位结构(60),所述定位结构(60)设置在所述第一转接板(51)和所述第二转接板(52)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60)包括定位柱(61),所述第一转接板(51)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转接板(52)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孔,所述定位柱(61)的第一端连接在所述壳体(13)朝向所述盖体(14)的一侧的内壁上,所述定位柱(61)依次插入至所述第二定位孔和所述第一定位孔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61)包括第一柱段(611)、第二柱段(612)以及第三柱段(613),所述第一柱段(6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宁刘学建张硕
申请(专利权)人:利亚德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