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军专利>正文

一种烧结混合机清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5466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烧结混合机清料装置,属于冶金行业烧结设备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矩形大梁的两端通过柔性悬挂固定,长度方向上设有与导向架相配合的轨道,刀架固定在导向架上,刀杆与其滑动连接,前端由固定刀座密闭,内部设有螺套并在调节杆推动下往复移动;单向刀座与固定刀座悬挂连接,上部设有呈倒梯形结构的单向刮刀和朝向刮刀的流体喷嘴;刮刀往复移动对粘附的积料进行切削清除,流体喷嘴喷射的流体对切削后的积料及结块进行二次清理,混合机筒体出口端设有与刮刀相配合的校刀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在线检测混合机筒体粘料厚度及刮刀磨损量,并能够在线更换和自动调整刮刀,清料彻底,操作方便,易于维护,节能降耗。降耗。降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烧结混合机清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烧结混合机清料装置,属于冶金行业烧结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冶金行业中烧结生产过程中,为获得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稳定的烧结矿,首先将含铁料、燃料、熔剂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配制,为保持原料成分的稳定需进入混合机进行充分混合,工艺过程中称为一次混合,并在此过程中并添加一定比例的水,对配制的原料进行混匀同时充分润湿,使一次混合料的成分均匀,水分合适,因部分原料粒度过细,造成烧结料层透气性差,为改善透气性,需再次进行混合造球,工艺过程中称为二次混合,其目的在于在一次混合的基础上将粉状混合料继续混匀,并在混合过程中造球,以改善烧结料层透气性,从而获得粒度组成良好、化学成分稳定的烧结混合料,作为合格混合料参与烧结过程以保证烧结矿的质量及提高产量。
[0003]在一次混合及二次混合的过程中,因原料具有一定的粘附性,并在混合过程中产生化学反应,易在筒体上粘附、结圈、凝固并逐渐增厚,造成混合机旋转运行重量的大幅增加,一是造成电力负荷大幅上升,浪费了大量的电能;二是造成混合机筒体有效内径减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烧结混合机清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矩形大梁(1)、柔性悬挂(2)、固定支架(3)、导向架(4)、轨道(5)、导索(6)、流体管(7)、校刀器(11)、刀架(17)、刀杆(20)、固定刀座(21)、调节杆(22)、螺套(23)、调节杆驱动器(24)、单向刀座(26)、活动吊耳(27)、固定吊耳(28)、销轴(29)、刮刀(30)和喷嘴(31),矩形大梁(1)两端伸出混合机筒体(60),矩形大梁(1)通过柔性悬挂(2)吊挂在固定支架(3)上;矩形大梁(1)的长度方向上设有与导向架(4)相配合的轨道(5),导向架(4)滑动连接在矩形大梁(1)的轨道(5)上;刀架(17)固定在导向架(4)上,刀杆(20)滑动连接在刀架(17)上,刀杆(20)为空心结构,刀杆(20)由固定刀座(21)密闭,刀杆(20)内部设有与调节杆(22)相配合的螺套(23),调节杆驱动器(24)与调节杆(22)驱动连接,调节杆(22)通过螺套(23)推动刀杆(20)在刀架(17)上往复移动;单向刀座(26)通过活动吊耳(27)与固定刀座(21)上的固定吊耳(28)通过销轴(29)悬挂连接,单向刀座(26)上设有呈倒梯形结构的刮刀(30)和朝向刮刀(30)的流体喷嘴(31);混合机筒体(60)出口端设有与刮刀(30)相配合的校刀器(11);矩形大梁(1)的下部设有导索(6)及其上部呈螺旋形吊挂与流体喷嘴(31)相配合的流体管(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烧结混合机清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校刀器(11)包含定位导杆(45)、探杆(46)、探杆驱动器(47)和与刮刀(30)相配合的探板(4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军
申请(专利权)人:杨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