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断电泄压功能的汇流盘、电池盖帽和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5219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池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带断电泄压功能的汇流盘、电池盖帽和电池,其中汇流盘包含断电结构、泄压结构和连接段;所述连接段一端连接于所述断电结构;所述连接段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泄压结构;所述断电结构、所述泄压结构和所述连接段为一体成型构件;所述断电结构和所述连接段之间设置有切口结构一;所述泄压结构表面设置有切口结构二;所述切口结构一和所述切口结构二分别用于减少对应位置处的厚度。该带断电泄压功能的汇流盘和电池在电池内部压力异常升高时能保证泄压结构与断电结构之间的可靠切断,同时还能简化生产制造流程。造流程。造流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断电泄压功能的汇流盘、电池盖帽和电池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
,特别是一种带断电泄压功能的汇流盘、电池盖帽和电池。

技术介绍

[0002]电池盖帽安装于电池的正极,作为正极导电端子并对电池起到密封作用,同时在电池内部压力异常升高时,电池盖帽还需要具备断电和泄压功能。
[0003]目前现有的方案是沿电池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断电结构(CID)与泄压结构(VENT),当电池正常工作时,断电结构与电池电芯相连,泄压结构中心部位下凹并与断电结构接触、边缘部分和顶部盖帽接触,从而将电流从电池电芯传递到顶部盖帽;当电池内部压力异常升高,泄压结构下凹部分在升高的压力影响下翻转为为上凸部分,从而断开与断电结构的连接并起到断电的作用;若电池内部压力进一步升高,泄压结构会主动破裂为电池泄压。
[0004]为了防止断电结构与泄压结构在电池工作正常时断开连接,断电结构与泄压结构下凹部分常以焊接形式进行连接;但由于焊接连接处强度大,泄压结构翻转时难以与断电结构彻底分开,从而导致无法断电;且焊接质量易受外界环境、焊接设备影响,从而使Vent翻转压力发生意料外的变化,不益于电池盖帽的质量控制。
[0005]同时,在断电结构与泄压结构的夹缝间进行焊接操作,加工难度大,从而会对工时、成本的控制造成负面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断电结构与泄压结构采用焊接的现有电池盖帽由于焊点处连接强度过大,从而容易发生断电不彻底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带断电泄压功能的汇流盘、电池盖帽和电池。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8]一种带断电泄压功能的汇流盘,包含断电结构和泄压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连接段;
[0009]所述连接段一端连接于所述断电结构;所述连接段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泄压结构;所述断电结构、所述泄压结构和所述连接段为一体成型构件;
[0010]所述断电结构和所述连接段之间设置有切口结构一;所述泄压结构表面设置有切口结构二;所述切口结构一和所述切口结构二分别用于减少对应位置处的厚度。
[0011]连接段的具体形状根据折弯机性能、连接段所用材料的折弯特性,并结合汇流盘的安装尺寸进行设计,可以是U形或直线形;连接段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但应保证汇流盘可以展开为平面;连接段的具体截面尺寸视过流要求而定。
[0012]切口结构一可以是各种形状,如连续直线、间断直线、连续曲线或间断曲线,只要能诱导断电结构与连接段在电池内压升高至指定压力时断开连接即可;切口结构二可以是各种形状,如圆环形、方形,只要能诱导泄压结构在电池内压升高至指定压力时发生破裂即
可;切口结构一的残厚根据所需的断电结构切断压力而定;切口结构二的残厚根据所需的泄压结构切断压力而定。
[0013]汇流盘的安装方式参考现有的电池盖帽,即断电结构与电池电芯的电芯极耳电连接,泄压结构与电池的顶部盖帽电连接,还应注意汇流盘和电池内壁之间的密封。
[0014]本方案通过将断电结构与泄压结构整合为一体化的汇流盘,并在需要断裂的地方设置对应的切口结构一与切口结构二,使断电结构与泄压结构的切断压力由零件尺寸直接决定,相比于使用强度过大且易受外界因素影响的焊接连接,本方案切断压力高度可控,从而使本方案的断电结构与泄压结构能在达到设计切断压力后可靠切断;其具体工作原理为,当电池内压异常升高至切口结构一的设计断裂压力时,断电结构自切口结构一处断开,并在电池内压的作用下翘起,从而断开电芯和顶部盖帽的连接,实现电池断电;若电池内压进一步升高时至切口结构二的设计断裂压力,则泄压结构自切口结构二处裂开,从而破坏电池盖帽的密封性,实现电池泄压。
[0015]而切口结构一与切口结构二在对应位置都留有残厚,是为了在电池正常工作时不破坏电池壳体的密封。
[0016]且通过将断电结构与泄压结构整合为一体化的汇流盘,本方案减少了零件数并省去了焊接工序,从而能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制造工时和成本,也更方便进行质量控制。
[0017]同时本方案断电结构与泄压结构间的连接段,相比于采用焊接连接的现有技术方案,其过流能力由连接段外形尺寸决定,相比于使用易受外界因素影响的焊接连接,本方案更方便根据断电结构与泄压结构间的过流要求设计出相应尺寸的连接段。
[0018]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切口结构一的开口朝向与所述切口结构二的开口朝向相反。
[0019]如若切口结构一朝向电池电芯,则切口结构二朝向顶部盖帽。
[0020]本方案的汇流盘展开后,切口结构一与切口结构二位于汇流盘的同一侧,可方便切口结构一与切口结构二的一次成型,减少工序和工时。
[0021]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汇流盘还包含绝缘垫圈;所述绝缘垫圈设置于所述泄压结构和所述断电结构之间;所述绝缘垫圈在所述切口结构一的对应位置设置有切口结构三。
[0022]绝缘垫圈应该是绝缘材质,且能适应电池内的工作环境,如PET材质和PVC材质。
[0023]切口结构三可以是贯通绝缘垫圈,也可以不贯通绝缘垫圈,只要能使绝缘垫圈在切口结构三处的厚度小于其它部分的厚度即可。
[0024]本方案能在泄压结构和断电结构之间形成支撑,防止汇流盘变形,同时切口结构三还能诱导绝缘垫圈与断电结构自同样的位置切断,从而避免绝缘垫圈对断电结构的断开与翘起造成阻碍;绝缘垫圈还能防止断电结构自切口结构一断开并在电池内压作用下翘起后,翘起部分与泄压结构发生接触,从而确保断电的可靠。
[0025]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切口结构三的宽度大于所述切口结构一的宽度。
[0026]本方案能防止断电结构自切口结构一断开并翘起时,其靠近切口结构一的边缘与切口结构三的边缘发生干涉。
[0027]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切口结构一在所述绝缘垫圈上的投影沿长度方
向覆盖所述切口结构三。
[0028]本方案即控制切口结构三的长度小于切口结构一的长度,并错开切口结构一和切口结构三的边缘,增加漏气途径的长度,从而预防潜在的在断电结构切断之前的漏气现象。
[0029]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绝缘垫圈与所述断电结构对应区域的厚度小于所述绝缘垫圈上其它区域的厚度。
[0030]绝缘垫圈上与断电结构对应区域的具体厚度,根据断电结构所需的断裂压力进行设计;减少绝缘垫圈的厚度可以通过设置凹槽或空心腔体的方式进行。
[0031]本方案减少了绝缘垫圈上与断电结构对应位置处的厚度,从而减小断电结构翘起时需要克服的压力,使断电结构的翘起更顺畅,进而保证其断电功能的可靠性。
[0032]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绝缘垫圈朝向所述泄压结构的一侧设置有凹槽结构;所述凹槽结构与所述绝缘垫圈之间的空间形成气槽。
[0033]当电池内压异常升高,导致断电结构自切口结构一断开后,本方案的凹槽结构内可以供自切口结构一涌入的气体汇集,从而提供足够爆破切口结构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断电泄压功能的汇流盘(2),包含断电结构(21)和泄压结构(22);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连接段(23);所述连接段(23)一端连接于所述断电结构(21);所述连接段(23)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泄压结构(22);所述断电结构(21)、所述泄压结构(22)和所述连接段(23)为一体成型构件;所述断电结构(21)和所述连接段(23)之间设置有切口结构一(211);所述泄压结构(22)表面设置有切口结构二(221);所述切口结构一(211)和所述切口结构二(221)分别用于减少对应位置处的厚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断电泄压功能的汇流盘(2),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口结构一(211)的开口朝向与所述切口结构二(221)的开口朝向相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断电泄压功能的汇流盘(2),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盘(2)还包含绝缘垫圈(24);所述绝缘垫圈(24)设置于所述泄压结构(22)和所述断电结构(21)之间;所述绝缘垫圈(24)在所述切口结构一(211)的对应位置设置有切口结构三(24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断电泄压功能的汇流盘(2),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口结构三(241)的宽度大于所述切口结构一(211)的宽度。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断电泄压功能的汇流盘(2),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口结构一(211)在所述绝缘垫圈(24)上的投影沿长度方向覆盖所述切口结构三(241)。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断电泄压功能的汇流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苏礼王俊敏贺孝武舒宽金郑旭邓振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亿纬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