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装置、以及印刷装置的驱动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5183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对标签纸的张力以及衬纸的张力进行适当控制并且对标签纸的输送速度进行适当控制的印刷装置、以及印刷装置的驱动控制方法。该印刷装置具备:第一辊,其被配置在与剥离部相比靠上游处;第二辊,其被配置在与剥离部相比靠下游处;第一电机,其对第一辊进行驱动;第二电机,其对第二辊进行驱动;控制部,控制部具备:第一电机控制部,其基于与标签纸的输送速度以及输送加速度相关的信息而以使第一电机的负载转矩成为目标转矩的方式来对施加给第一电机的第一电压进行调节;第二电机控制部,其基于与衬纸的输送速度相关的信息而以使衬纸的输送速度成为目标输送速度的方式来对施加给第二电机的第二电压进行反馈控制。制。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印刷装置、以及印刷装置的驱动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印刷装置、以及印刷装置的驱动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已知有一种具有标签剥离机构的打印机。
[0003]例如,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标签打印机具备:印刷头,其对标签纸进行印刷;输送辊,其在标签纸的输送路径上被配置在与印刷头相比靠上游处,并将标签纸向下游输送;剥离辊,其被配置在与印刷头相比靠下游处,并通过将衬纸向与标签的行进方向不同的方向进行输送从而使标签从衬纸上剥离;控制部,其对输送辊的旋转以及剥离辊的旋转进行控制,控制部以使剥离辊输送衬纸的输送力在剥离标签所需要的最小力以上、且超过剥离辊与衬纸之间的最大摩擦力的方式来对向使剥离辊旋转的剥离电机供给的电流值进行控制,并且以使所述最大摩擦力成为将由输送辊产生的标签纸的输送误差设为容许值以内的剥离辊的输送力以下的方式来设定所述最大摩擦力、和输送辊与标签纸之间的最大摩擦力。
[0004]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标签打印机中,利用剥离辊与衬纸之间的摩擦力来控制衬纸的张力。因此,衬纸的张力依赖于摩擦系数、缠绕角以及按压力,从而很难使其稳定。在衬纸的张力不稳定的情况下,会产生由张力降低造成的剥离不良、由张力增加造成的供纸精度不良等。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1

2811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实施方式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印刷装置具备:印刷头,其对标签被粘贴在衬纸上的标签纸进行印刷;剥离部,其从所述衬纸上剥离所述标签;第一辊,其在所述标签纸的输送路径上被配置在与所述剥离部相比靠上游处;第二辊,其在所述衬纸的输送路径上被配置在与所述剥离部相比靠下游处;第一驱动部,其对所述第一辊进行驱动;第二驱动部,其对所述第二辊进行驱动;控制部,其对所述第一驱动部以及所述第二驱动部进行控制,所述控制部基于与所述标签纸的输送速度以及输送加速度相关的信息而以使所述第一驱动部的负载转矩成为预定值的方式来对施加给所述第一驱动部的电压进行调节,并且基于与所述衬纸的输送速度相关的信息而以使所述衬纸的输送速度成为预定速度的方式来对施加给所述第二驱动部的电压进行反馈控制。
[0007]在本实施方式的另一方式所涉及的印刷装置的驱动控制方法中,所述印刷装置具备:印刷头,其对标签被粘贴在衬纸上的标签纸进行印刷;剥离部,其从所述衬纸上剥离所述标签;第一辊,其在所述标签纸的输送路径上被配置在与所述剥离部相比靠上游处;第二辊,其在所述衬纸的输送路径上被配置在与所述剥离部相比靠下游处;第一驱动部,其对所述第一辊进行驱动;第二驱动部,其对所述第二辊进行驱动;控制部,其对所述第一驱动部以及所述第二驱动部进行控制,所述印刷装置的驱动控制方法包括:第一步骤,在所述第一步骤中,所述控制部基于与所述标签纸的输送速度以及输送加速度相关的信息而以使所述
第一驱动部的负载转矩成为预定值的方式来对施加给所述第一驱动部的电压进行调节;第二步骤,在所述第二步骤中,所述控制部基于与所述衬纸的输送速度相关的信息而以使所述衬纸的输送速度成为预定速度的方式来对施加给所述第二驱动部的电压进行反馈控制。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标签打印机的整体结构的一个示例的图。
[0009]图2为表示标签打印机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一个示例的图。
[0010]图3为表示控制部的结构的一个示例的图。
[0011]图4为表示第一电机的旋转速度、电压以及负载转矩的一个示例的曲线图。
[0012]图5为表示第一电机的控制的一个示例的流程图。
[0013]图6为表示第二电机的控制的一个示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以下,参照附图来对本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15]图1为,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标签打印机1的整体结构的一个示例的图。
[0016]标签打印机1为,将标签纸P作为印刷介质例如通过喷墨方式,从而对文字、图像、图形等进行印刷的打印机。
[0017]标签打印机1对应于“印刷装置”的一个示例。
[0018]标签纸P具有衬纸Pa和多个标签Pb。衬纸Pa为带状的连续纸。在衬纸Pa的表面上被粘贴有标签Pb,所述标签Pb被赋予了剥离性并在衬纸Pa的长度方向上等间隔地被剪切成预定尺寸。衬纸Pa以及标签Pb的材质既可以为纸,也可以为纸以外的材质。标签纸P作为被卷绕成卷筒状的卷筒纸R而被安置在标签打印机1中。
[0019]标签打印机1具备作为标签打印机1的主体的印刷部3和剥离部4。剥离部4既可以与印刷部3一体形成,也可以为能够相对于印刷部3而进行拆装的部件。
[0020]剥离部4为,针对通过印刷部3而被印刷了的标签纸P来实施将标签Pb从衬纸Pa上剥离的处理的装置,也被称为去皮机。标签打印机1能够执行将保持标签Pb被粘贴在衬纸Pa上不变的印刷后的标签纸P排出的非剥离模式、和将从衬纸Pa上被剥离的印刷后的标签Pb排出的剥离模式。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剥离模式进行说明。
[0021]印刷部3基于从未图示的计算机发送的命令以及印刷数据,并通过印刷头8,从而对标签纸P的各个标签Pb进行印刷。此外,印刷部3将标签纸P沿着标签纸P的输送路径来进行输送。在下文中,有时会将输送路径的上游以及下游仅记载为上游以及下游。
[0022]如图1所示那样,印刷部3包括:收纳部29、放卷辊10、第一辊11、压印板12、导向件13、印刷头8以及控制部40。
[0023]收纳部29为对卷筒纸R进行收纳的空间,标签纸P从被安置在收纳部29中的卷筒纸R上被放卷。放卷辊10由被相互对置配置的一对辊子构成,并将从卷筒纸R上被放卷的标签纸P向下游输送。
[0024]第一辊11由被相互对置配置的一对辊子构成,并对通过放卷辊10而被输送的标签纸P进行夹持,并且朝向下游的印刷头8进行输送。
[0025]放卷辊10与省略图示的放卷电机相连结,并通过放卷电机的动力从而进行旋转。
第一辊11与第一电机M1直接或者经由齿轮、带等而相连结,并通过第一电机M1的动力来进行旋转。
[0026]第一电机M1对应于“第一驱动部”的一个示例。
[0027]关于第一辊11以及第一电机M1,将参照图2以及图3来进一步地进行说明。
[0028]压印板12在标签纸P的输送路径上被配置在与第一辊11相比靠下游处。作为压印板12的上表面的压印板面12a与标签纸P的衬纸Pa相接并从下方对标签纸P进行支承。在压印板面12a上,形成有多个进气孔(省略图示)。各个进气孔与省略图示的抽吸风扇连通。通过抽吸风扇运转,从而有空气从进气孔被抽吸,进而使标签纸P被吸附在压印板面12a上。
[0029]印刷头8与压印板面12a对置配置。印刷头8具有与一种或多种颜色的油墨相对应的省略图示的喷嘴列,并且从构成各个喷嘴列的喷嘴中喷出油墨。印刷头8通过基于印刷数据而向位于压印板面12a上的标签Pb喷出油墨,从而实施对标签Pb的印刷。被印刷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刷装置,具备:印刷头,其对标签被粘贴在衬纸上的标签纸进行印刷;剥离部,其从所述衬纸上剥离所述标签;第一辊,其在所述标签纸的输送路径上被配置在与所述剥离部相比靠上游处;第二辊,其在所述衬纸的输送路径上被配置在与所述剥离部相比靠下游处;第一驱动部,其对所述第一辊进行驱动;第二驱动部,其对所述第二辊进行驱动;控制部,其对所述第一驱动部以及所述第二驱动部进行控制,所述控制部基于与所述标签纸的输送速度以及输送加速度相关的信息而以使所述第一驱动部的负载转矩成为预定值的方式来对施加给所述第一驱动部的电压进行调节,并且基于与所述衬纸的输送速度相关的信息而以使所述衬纸的输送速度成为预定速度的方式来对施加给所述第二驱动部的电压进行反馈控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中,与所述标签纸的输送速度以及输送加速度相关的信息为,所述第一辊的旋转中的角速度以及角加速度。3.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印刷装置,其中,与所述衬纸的输送速度相关的信息为,所述第二辊的旋转中的角速度。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中,所述控制部通过式(A)而以使所述第一驱动部的负载转矩成为预定值的方式来对施加给所述第一驱动部的电压进行调节,所述式(A)为:在此,左边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远藤宽之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