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喷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5001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8: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速喷头,包括,第一加速件,具有至少一个开设于第一加速件侧壁的第一进气孔以及于纵向上形成为穿过所述第一加速件顶端与底端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进气孔的与第一开口的中心线为异面直线;第二加速件,上端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第一加速件的第一开口中且与所述第一加速件的内壁之间形成一气流通道;所述第二加速件为上端设有导向部且导向部的顶部开设第二出液孔的中空结构;所述导向部的外表面构成第一导向面,内表面构成第二导向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第一进气孔的与第一开口的中心线为异面直线,气流通过第一进气孔线性流动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一开口的中心线偏移,使得气流空间中的压力越来越大,促进形成螺旋气流,实现气流加速。实现气流加速。实现气流加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速喷头


[0001]本技术涉及雾化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高速喷头。

技术介绍

[0002]雾化仪是一种将液体通过仪器处理,其通过高压将氧气与液体的雾化物喷射在皮肤表面,使得皮肤吸入更多的氧气和匹配的液体养分,达到美容的效果。
[000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于美容护肤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其专业水平也在提升。因此对于传统的手工涂抹护肤品的需求也在发生改变,其希望在快速渗透且高渗透率到皮肤基底层,因此传统手工方法无法满足,现有一些产品则借助仪器导入,往达通过高压气流将护肤品进行雾化,然后导入到皮肤内,进而实现较好地渗透和美容功效。
[0004]中国专利CN111939052B,提出了一种精华焕活仪,首先通过气泵喷出高速压缩气体,构成负压环境,液体在通过负压的作用下喷出,再通过气泵喷出高速压缩气体将液体进一步雾化,使得液体雾化成雾状,大量细小高速的水雾液滴与皮肤接触,达到很好的美容效果。
[0005]但是上述精华焕活仪的雾化喷头在喷雾时的速度取决气泵输出气体的气压,喷雾速度较慢,不适合快速喷雾,喷雾效率较低,使得皮肤不能吸入更多的氧气和与其相配合的试剂,达到美容的效果差。
[0006]本技术提出一种高速喷头,可以用于雾化仪,在中国专利CN111939052B的基础上对雾化模块中的气嘴进行改进,增强雾化模块内气体的流速的,提高流体的压力能;增加大量细小高速的水雾液滴与皮肤接触时的压力,达到很好的美容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高速喷头。
[0008]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速喷头,包括,第一加速件,具有至少一个开设于第一加速件侧壁的第一进气孔以及于纵向上形成为穿过所述第一加速件顶端与底端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进气孔的与第一开口的中心线为异面直线;
[0009]第二加速件,上端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第一加速件的第一开口中且与所述第一加速件的内壁之间形成一气流通道;所述第二加速件为上端设有导向部且导向部的顶部开设第二出液孔的中空结构;所述导向部的外表面构成第一导向面,内表面构成第二导向面。
[0010]更优地,所述导向部与第二加速件转动连接。
[0011]在不断充入的高压气流的压力下,线性流动的气流迫使导向部转动,转动的导向部的第一导向面在转动的同时通过所述弧线的引导实现方向转换,使得气流于气流通道内形成螺旋气流,实现气流的加速。
[0012]具体的,上述异面直线指得是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即第一进气孔的与第一开口的中心线即不相交也不平行。
[0013]优选地,所述第一开口包含形成在顶端中部的第一孔洞以及形成在底端的第二孔洞;所述第二出液孔插入所述第一孔洞设置,第一孔洞与第二出液孔之间的间隙构成第一出气孔;所述第一进气孔通过介质耦接到第一孔洞以实现气流通道中的介质流通。
[0014]其中,第一开口的下端构成用于第二加速件上端插入连接的容纳空间;所述第二加速件的外侧壁设有限位凸起;所述容纳空间可以对第二加速件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所述容纳空间可以避免第一孔洞与第二出液孔之间插接失败。
[0015]优选地,所述第一开口、第一孔洞与第二出液孔三者同中线设置。
[0016]其中,所述第一孔洞可选择的安装有调节丝杆,所述调节丝杆与第一孔洞的内壁之间构成一液体通道;第一进气孔与供气装置连通,气流通过第一进气孔线性流动进入气流通道并向所述第二加速件的第一导向面喷出,第一导向面的迎气面的中心部位通过弧线向另一面部位过渡;在不断充入的高压气流的压力下,第一导向面迫使线性流动的气流通过所述弧线的引导实现方向转换,使得气流于气流通道内形成螺旋气流,实现气流的加速。
[0017]优选地,还包括气管,所述气管插入所述第一进气孔,用于连通供气装置与气流通道。首先加设气管首先可以确保气流的稳定性与集中性,不会因气流分散导致对流;其次气流的线性流动方向取决于气管的输出方向,配合第一导向面可以促进气流于气流通道内形成螺旋气流。
[0018]优选地,所述气管的端部突出所述第一加速件的内壁设置。气流通过气管进入气流通道并向所述第二加速件的第一导向面喷出;至少一部分设置成凸出第一加速件的内壁的气管,减小了气流的流通范围,实现了加速;一定长度的气管对高速的气流进行了过渡,确保气流由气管输出时的稳定性与集中性。
[0019]优选地,所述第一加速件顶端以第一孔洞为中心于外内两层分别设有入口收缩管段以及出口扩散管段。
[0020]所述第一加速件与第一导向面构成了先收缩后扩张的拉瓦式喷管,收缩喷头可以实现气流的加速。实际使用中,气流流经第一出气孔时,气流通道即入口收缩管段与第一出气孔这一段突然变窄使得其气流速度增加,继而高速喷出使得入口收缩管段与第一出气孔处构成负压,第二加速件内的待雾化液体介由负压由第一孔洞被吸出;待雾化液体与气流于第一出气孔处混合并进行动量交换,出口扩散管段的径向尺寸沿着动量交换的混合流体的流动方向增大,可将混合流体的部分动能转换为压力能,从而提高了待输送流体的压力能。
[0021]优选地,所述出口扩散管段设置为圆弧结构或者锥面结构,可以减少混合流体对其的冲击力,延长寿命。
[0022]优选地,所述出口扩散管段的径向尺寸沿着混合流体的流动方向增大,可将混合流体的大部分动能转换为压力能,从而提高了待输送流体的压力能。
[0023]优选地,所述第一导向面由下至上横截面逐步减小。所述入口收缩管段配合第一导向面使得气流通道靠近所述第一孔洞的一侧逐渐收缩,逐渐收缩的气流通道可以增大气流的流速并使气流高速喷出。
[0024]优选地,所述第一导向面亦为回转面,所述回转面的母线为曲线;更优地,所述回转面的母线为曲线为弧线,第一导向面的迎气面的中心部位弧线结构的设计可以更加耐磨耐冲。
[0025]优选地,所述第一导向面亦为回转面,所述回转面的母线为直线。
[0026]优选地,所述第一导向面为上小下大的坡形结构,该坡形结构包括平直坡、凸形坡、凹形坡以及前者组成的复合形坡。
[0027]优选地,所述第二导向面构成由下至上孔径减小的液体通道。
[0028]优选地,所述第一进气孔的与第一开口的中心线异面垂直。
[0029]优选地,所述第一导向面上开设有螺旋状凹槽;在不断充入的高压气流的压力下,第一导向面迫使线性流动的气流通过所述弧线的引导实现方向转换,部分气流入螺旋状凹槽形成螺旋气流,使得气流于气流通道内更容易形成螺旋气流,实现气流的加速。
[0030]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0031]1、一种高速喷头,气流流经第一出气孔时,气流通道即入口收缩管段与第一出气孔这一段突然变窄使得其气流速度增加,继而高速喷出使得入口收缩管段与第一出气孔处构成负压,第二加速件内的待雾化液体介由负压由第一孔洞被吸出;待雾化液体与气流于第一出气孔处混合并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喷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加速件(1),具有至少一个开设于第一加速件(1)侧壁的第一进气孔(3)以及于纵向上形成为穿过所述第一加速件(1)顶端与底端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进气孔(3)的与第一开口的中心线为异面直线;第二加速件(2),上端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第一加速件(1)的第一开口中且与所述第一加速件(1)的内壁之间形成一气流通道;所述第二加速件(2)为上端设有导向部(8)且导向部(8)的顶部开设第二出液孔(15)的中空结构;所述导向部(8)的外表面构成第一导向面(9),内表面构成第二导向面(1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包含形成在顶端中部的第一孔洞(4)以及形成在底端的第二孔洞(5);所述第二出液孔(15)插入所述第一孔洞(4)设置,第一孔洞(4)与第二出液孔(15)之间的间隙构成第一出气孔(11);所述第一进气孔(3)通过介质耦接到第一孔洞(4)以实现气流通道中的介质流通。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雪鹏曾熙妍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工业园区博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