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监控传感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24995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8: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传感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监控传感系统。需要定期对滤尘部件进行清洁维护,而火灾监控传感器通常安装在天花板上,在大范围区域内,清洁维护工作量和清洁难度大,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监控传感系统,包括有复合型报警器和监控头等;复合型报警器上安装有监控头。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时实现了通过控制复合型报警器内置的抽气装置启动,使抽入环形管和竖管内的空气都汇入到导流管内,最终通过导流管导入复合型报警器内,通过复合型报警器对整个监控区域空气进行监测,进而仅通过一个复合型报警器对整个监控区域火灾发生情况进行报警,无需使用多个复合型报警器进行监测,减少了维护检查的工作量。的工作量。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监控传感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传感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监控传感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通常根据需要监测区域的范围同比例增加火灾监控传感器的数量,由于空气中灰尘会进入到火灾监控传感器内,对其中零部件造成影响,目前的火灾监控传感器通常会设置滤尘部件对空气中的灰尘进行过滤,但随着时间推移,滤尘部件滤尘效果逐渐下降,甚至堵塞导致外界空气无法进入火灾监控传感器,使得火灾监控传感器监测能力丧失,从而需要定期对滤尘部件进行清洁维护,而火灾监控传感器通常安装在天花板上,人工操作困难,在大范围区域内,清洁维护工作量和清洁难度大,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需要定期对滤尘部件进行清洁维护,而火灾监控传感器通常安装在天花板上,在大范围区域内,清洁维护工作量和清洁难度大,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时间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监控传感系统。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施方案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监控传感系统,包括有复合型报警器和监控头;复合型报警器上安装有监控头,复合型报警器内置有抽气装置;还包括有抽气组件、导流管、控制阀和输水管;复合型报警器上固接有若干个导流管,所有导流管均与复合型报警器连通;每个导流管上均安装有一个控制阀;每个导流管上均连通有一个输水管,输水管位于控制阀远离复合型报警器的一侧;每个导流管上均安装有若干个抽气组件;抽气组件包括有驱动电机、安装盘、防尘网和电动叶轮;导流管上固接有驱动电机;导流管内转动连接有安装盘,安装盘上开有贯穿槽,安装盘的贯穿槽与外界连通,所有安装盘均呈一半位于安装管道内部,一半位于安装管道外部的状态;安装盘与驱动电机输出轴固接;安装盘的贯穿槽中部固接有防尘网;安装盘的贯穿槽下部安装有电动叶轮。
[0005]进一步的是,还包括有引流组件;引流组件包括有环形管、固定架和竖管;所有导流管远离复合型报警器一侧共同固接有环形管,环形管与所有导流管连通,环形管上安装有另外若干个抽气组件;环形管上固接有若干个固定架;环形管下侧固接有若干个竖管,所有竖管均与环形管连通,每个竖管上均安装有另外若干个抽气组件,每个竖管下部均安装有另一个控制阀。
[0006]进一步的是,抽气组件还包括有固定盘和锥形喷头;安装盘的贯穿槽上部设置有固定盘,固定盘中部开有贯穿孔;固定盘上固接有锥形喷头。
[0007]进一步的是,抽气组件还包括有环形温度传感器;锥形喷头上安装有环形温度传感器。
[0008]进一步的是,固定盘上开有若干个导流槽。
[0009]进一步的是,抽气组件还包括有密封杆、第一输料管和第二输料管;安装盘设置为
中空结构,安装盘下部固接有两个第一输料管,两个第一输料管均与安装盘连通;每个第一输料管内均滑动连接有一个密封杆;固定盘设置为磁性材料,两个密封杆上部均设置为磁性材料,两个密封杆上部均与安装盘内壁互相接触,且两个密封杆上部均与固定盘相吸;安装盘后侧连通有第二输料管,第二输料管与导流管转动连接。
[0010]进一步的是,抽气组件还包括有限位筒和弹性件;安装盘的贯穿槽上部固接有限位筒,限位筒位于锥形喷头的上方;限位筒下侧固接有若干个弹性件;所有弹性件均与固定盘固接,固定盘与防尘网固接,防尘网与安装盘滑动连接。
[0011]进一步的是,抽气组件还包括有固定杆和刷板;电动叶轮转动部固接有固定杆;固定杆上固接有若干个刷板,刷板位于防尘网的下方。
[0012]进一步的是,抽气组件还包括有吸尘板和摩擦套;固定杆上固接有若干个吸尘板,吸尘板位于电动叶轮的下方;安装盘的贯穿槽下部固接有摩擦套,摩擦套与所有吸尘板互相接触。
[0013]进一步的是,吸尘板设置为扭转状。
[0014]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使用时实现了通过控制复合型报警器内置的抽气装置启动,使抽入环形管和竖管内的空气都汇入到导流管内,最终通过导流管导入复合型报警器内,通过复合型报警器对整个监控区域空气进行监测,进而仅通过一个复合型报警器对整个监控区域火灾发生情况进行报警,大大增加了监测范围,无需使用多个复合型报警器进行监测,减少了维护检查的工作量;水源输送设备通过输水管将水输送至导流管和环形管内,水在导流管和环形管内流动时穿过安装盘的贯穿槽,进而对安装盘贯穿槽内的防尘网进行冲洗,接着导流管和环形管内的水流入竖管内,同理,对竖管上安装盘内的防尘网进行冲洗,废水最终通过竖管排出,从而自动完成对所有防尘网的清洗,避免防尘网被堵塞影响进气进而影响复合型报警器监测,无需人工操作,无需拆卸任何零部件,大大降低了清理难度;某个安装盘内的环形温度传感器监测到空气温度升高时,启动所有其它区域的驱动电机,使其它安装盘转动九十度,使其它安装盘处于与清洁防尘网时相同的状态,进而此时其它区域的安装盘内的电动叶轮不再抽取外界空气,而是对导流管、环形管或竖管内的空气进行导向,从而加快温度升高区域空气导向复合型报警器的速度,进而加快复合型报警器的判断速度;盐类强化剂粉末通过第一输料管喷入到安装盘的贯穿槽内,进而使盐类强化剂粉末与安装盘贯穿槽内的水混合,同时水流动经过电动叶轮时,带动电动叶轮转动对盐类强化剂粉末和水进行搅拌混合,从而增加灭火效率;清洗防尘网时,水流入安装盘的贯穿槽内,通过限位筒后,对固定盘和锥形喷头造成冲击,使弹性件被拉伸,进而使固定盘带动防尘网向下移动,使防尘网与刷板上的刷毛接触,同时电动叶轮带动固定杆和刷板转动,进而通过刷板对防尘网进行刷洗,增强对防尘网的清洁效果。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监控传感系统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监控传感系统的局部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监控传感系统的A区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监控传感系统的抽气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监控传感系统的抽气组件第一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监控传感系统的抽气组件第二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监控传感系统的固定盘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

复合型报警器,2

监控头,001

导流槽,101

导流管,102

控制阀,103

输水管,104

环形管,105

固定架,106

竖管,201

驱动电机,202

安装盘,203

防尘网,204

电动叶轮,301

限位筒,302

弹性件,303

固定盘,304

锥形喷头,305

环形温度传感器,401

密封杆,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监控传感系统,包括有复合型报警器(1);复合型报警器(1)上安装有监控头(2),复合型报警器(1)内置有抽气装置;其特征是,复合型报警器(1)上固接有若干个导流管(101),所有导流管(101)均与复合型报警器(1)连通;每个导流管(101)上均安装有一个控制阀(102);每个导流管(101)上均连通有一个输水管(103),输水管(103)位于控制阀(102)远离复合型报警器(1)的一侧;每个导流管(101)上均安装有若干个抽气组件;抽气组件包括有驱动电机(201);导流管(101)上固接有驱动电机(201);导流管(101)内转动连接有安装盘(202),安装盘(202)上开有贯穿槽,安装盘(202)的贯穿槽与外界连通,所有安装盘(202)均呈一半位于安装管道内部,一半位于安装管道外部的状态;安装盘(202)与驱动电机(201)输出轴固接;安装盘(202)的贯穿槽中部固接有防尘网(203);安装盘(202)的贯穿槽下部安装有电动叶轮(204)。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监控传感系统,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引流组件;引流组件包括有环形管(104);所有导流管(101)远离复合型报警器(1)一侧共同固接有环形管(104),环形管(104)与所有导流管(101)连通,环形管(104)上安装有另外若干个抽气组件;环形管(104)上固接有若干个固定架(105);环形管(104)下侧固接有若干个竖管(106),所有竖管(106)均与环形管(104)连通,每个竖管(106)上均安装有另外若干个抽气组件,每个竖管(106)下部均安装有另一个控制阀(102)。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监控传感系统,其特征是:抽气组件还包括有固定盘(303);安装盘(202)的贯穿槽上部设置有固定盘(303),固定盘(303)中部开有贯穿孔;固定盘(303)上固接有锥形喷头(304)。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监控传感系统,其特征是:抽气组件还包括有环形温度传感器(305);锥形喷头(304)上安装有环形温度传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超乔明明赵鲁闽刘彦能邹孟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创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