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解抛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49072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8: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解抛光机,包括电解抛光机主体,所述电解抛光机主体内设置有废液处理组件,所述电解抛光机主体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所述电解抛光机主体内壁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上端固定连接有电解液箱,所述电解液箱下端固定连接有出液机构,所述第二隔板下端固定连接有电解棒,所述电解抛光机主体内设置有与电解棒对应的升降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备随后启动电动滑台,带动第二废液收集箱下移,使第二出液管插接在插孔内,之后将废液送到第一废液收集箱内,最后启动第一输液泵,利用第一出液管将这些废液排出,达到了可以有效防止在进行电解抛光时,飞溅到工作人员身上的优点。飞溅到工作人员身上的优点。飞溅到工作人员身上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解抛光机


[0001]本技术属于电解抛光机
,尤其涉及一种电解抛光机。

技术介绍

[0002]电解抛光机配合电解液、电解槽、导电棒、铅版、加热管等,对不锈钢、铜、铝等金属进行抛光处理,从而美化金属表面,使金属表面达到镜面效果,电解抛光主要应用于不锈钢制品的自行车配件、门窗、五金配件、复合管、医疗器械、水处理设备等领域,特别是对于一些异形件,机械抛光无法操作的工件,有很好的取代作用,公开号:CN215700590U,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电解抛光机,包括手持握把,所述手持握把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方形板,所述方形板的底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方形板的右侧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方形板的底面铰接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的底面转动连接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的内部设置有打磨盘,所述保护壳的内壁开设有呈对称分布的两组方形槽,所述保护壳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呈对称分布的连接杆,所述保护壳的外侧设置有防护组件,通过设置电机、螺纹杆和滑块,从而可以在需要调节打磨盘的角度时,控制电机带动螺纹杆转动即可进行调节直至调节至所需角度后关闭电机,进而可以提高抛光机的实用度,以适用与多种抛光机的形状和使用场景。
[0003]然而现有技术存在一些问题:由于电解液对人体具有一定的危害,所以在进行抛光时,为了防止电解液被人触碰到和提高工作的效率,可以使装置自动的将工件进行移动,并且自动的将电解液和电解棒插在工件内进行电解处理,在电解完成后,为了防止处理电解液时,发生飞溅的情况,可以利用泵直接将电解液输送出去进行处理,然而传统的装置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日常工作需求,因此我们提出一种电解抛光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解抛光机,具备提高电解抛光的效率和安全性的优点,解决了由于电解液对人体具有一定的危害,所以在进行抛光时,为了防止电解液被人触碰到和提高工作的效率,可以使装置自动的将工件进行移动,并且自动的将电解液和电解棒插在工件内进行电解处理,在电解完成后,为了防止处理电解液时,发生飞溅的情况,可以利用泵直接将电解液输送出去进行处理,然而传统的装置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日常工作需求的问题。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解抛光机,包括电解抛光机主体,所述电解抛光机主体内设置有废液处理组件,所述电解抛光机主体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所述电解抛光机主体内壁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上端固定连接有电解液箱,所述电解液箱下端固定连接有出液机构,所述第二隔板下端固定连接有电解棒,所述电解抛光机主体内设置有与电解棒对应的升降组件。
[0006]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废液处理组件包括电动滑台,两组所述电动滑台分别固定连接于电解抛光机主体内壁两侧,两组所述电动滑台之间均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一移动板,所述第一移动板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废液收集箱,所述第二废液收集箱内固定连接
有第二输液泵。
[0007]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第二输液泵一端固定连接有输液软管,所述第二废液收集箱下端固定连接有两组贯穿第一移动板的第二出液管,所述电解抛光机主体内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废液收集箱,所述第一废液收集箱上端开设有两组与第二出液管对应的插孔。
[0008]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第一废液收集箱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输液泵,所述第一输液泵一端固定连接有贯穿电解抛光机主体的第一出液管。
[0009]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盛放盒,所述盛放盒固定连接于电解抛光机主体上端,所述盛放盒内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丝杆,所述电解抛光机主体内顶部与第一隔板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两组与丝杆对应的限位杆。
[0010]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限位杆与丝杆之间共同设置有第二移动板,所述第二移动板上表面开设有四组凹槽,所述第二移动板上表面可拆卸连接有工件。
[0011]作为本技术优选的,四组所述凹槽内壁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四组所述弹簧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块,四组所述滑块上端均固定连接有与工件对应的夹持块。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1、本技术通过电解抛光机主体、废液处理组件、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电解液箱、出液机构、电解棒和升降组件的设计,在使用时,将工件放置在第二移动板上端,这时,弹簧会推动滑块移动,同时带动夹持块对工件进行夹持,防止掉落,电机运行时,带动丝杆进行转动,使其在限位杆表面进行上下移动,当带动工件上移到一定高度时,出液机构就会利用电解液箱向工件内输送需要电解的液体,随后利用电解棒进行电解处理,电解完成后的液体会被第二输液泵利用输液软管输送到第二废液收集箱内,随后启动电动滑台,带动第二废液收集箱下移,使第二出液管插接在插孔内,之后将废液送到第一废液收集箱内,最后启动第一输液泵,利用第一出液管将这些废液排出,达到了可以有效防止在进行电解抛光时,飞溅到工作人员身上的效果。
[0014]2、本技术通过电动滑台、电解抛光机主体、第一移动板、第二废液收集箱和第二输液泵的设计,第二输液泵可以利用输液软管将工件内的废液输送到第二废液收集箱内,并且第一移动板可以利用电动滑台进行移动,达到了方便废液的收集和输送的效果。
[0015]3、本技术通过第二输液泵、输液软管、第二废液收集箱、第一移动板、第二出液管、第一废液收集箱和插孔的设计,当第一移动板带动第二废液收集箱下移时,可以将第二出液管插接在插孔内,将第二废液收集箱内的废液输送到第一废液收集箱内,达到了方便废液输送,防止飞溅的效果。
[0016]4、本技术通过第一废液收集箱、第一输液泵、电解抛光机主体和第一出液管的设计,第一输液泵可以将第一废液收集箱内废液利用第一出液管进行输送,达到了方便对废液进行处理的效果。
[0017]5、本技术通过盛放盒、电解抛光机主体、电机、丝杆、第一隔板和限位杆的设计,电机安装在盛放盒内,当电机运行时,会带动丝杆进行转动,从而带动第二移动板进行移动,限位杆可以对第二移动板进行限位,达到了防止第二移动板在移动时转动的效果。
[0018]6、本技术通过限位杆、丝杆、第二移动板、凹槽和工件的设计,工件可以夹持在第二移动板表面,并且可以上下移动,达到了方便输送工件上升,用电解棒和出液机构进
行电解反应的效果。
[0019]7、本技术通过凹槽、弹簧、滑块、工件和夹持块的设计,弹簧可以推动滑块在凹槽内进行移动,并且带动夹持块对工件进行夹持,达到了可以有效防止工件在传输时从第二移动板表面掉落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解抛光机主体结构示意立体图;
[0021]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废液处理组件示意立体图;
[0022]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升降组件示意立体图。
[0023]图中:1、电解抛光机主体;2、废液处理组件;201、第一废液收集箱;202、第一出液管;203、第一输液泵;204、插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解抛光机,包括电解抛光机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抛光机主体(1)内设置有废液处理组件(2),所述电解抛光机主体(1)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3),所述电解抛光机主体(1)内壁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隔板(4),所述第二隔板(4)上端固定连接有电解液箱(5),所述电解液箱(5)下端固定连接有出液机构(7),所述第二隔板(4)下端固定连接有电解棒(6),所述电解抛光机主体(1)内设置有与电解棒(6)对应的升降组件(8)。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解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液处理组件(2)包括电动滑台(205),两组所述电动滑台(205)分别固定连接于电解抛光机主体(1)内壁两侧,两组所述电动滑台(205)之间均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一移动板(207),所述第一移动板(207)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废液收集箱(206),所述第二废液收集箱(206)内固定连接有第二输液泵(209)。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解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液泵(209)一端固定连接有输液软管(208),所述第二废液收集箱(206)下端固定连接有两组贯穿第一移动板(207)的第二出液管(210),所述电解抛光机主体(1)内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废液收集箱(201),所述第一废液收集箱(201)上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旋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泰肯检测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