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框架结构的振动控制方法、振动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4856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8: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多层框架结构的振动控制方法、振动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属于建筑结构检测技术领域。所述用于多层框架结构的振动控制方法包括:对于所述多层框架结构预设的多个检测区域,检测指示每个检测区域实际振动情况的第一振动参数值;根据所述每个检测区域的第一振动参数值和预设的振动阈值进行比较分析,确定需要进行振动控制的检测区域;以及对需要进行振动控制的检测区域确定振动控制措施。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用的用于多层框架结构的振动控制方法,能够全面有效的解决建筑所有区域的振动问题。的解决建筑所有区域的振动问题。的解决建筑所有区域的振动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层框架结构的振动控制方法、振动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结构检测
,具体地涉及一种多层框架结构的振动控制方法、振动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工业或民用建筑中,动力设备的振动问题是普遍存在的。例如,工业生产用的风机、电机、破碎机、振动筛、锻锤、轧机等动力设备,民用建筑中的排风扇、空调等动力设备,容易导致多层房屋的竖向振动。
[0003]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工业厂房广泛引进大型、重型、超重型及高运行强度的动力设备,民用建筑也因为环保节能等要求,增加了较多动力设备。在提高生产力的同时,设备扰力也随之急剧增大,所引发的结构异常振动问题越发突出。反复动荷载作用下结构出现疲劳和老化,结构动力性能也随之发生改变,结构的异常振动将更加明显,工业及民用建筑异常振动已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现有的对于建筑异常振动的解决方案中,经常因分析不到位、不准确、不全面等,而提出错误的振动控制方案,或者提出的振动方案不能全面有效的解决建筑所有区域的振动问题,经常需要进行多次振动治理,使得治理周期较长、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多层框架结构的振动控制方法,该用于多层框架结构的振动控制方法能够全面有效的解决建筑所有区域的振动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多层框架结构的振动控制方法,所述用于多层框架结构的振动控制方法包括:对于所述多层框架结构预设的多个检测区域,检测指示每个检测区域实际振动情况的第一振动参数值;根据所述每个检测区域的第一振动参数值和预设的振动阈值进行比较分析,确定需要进行振动控制的检测区域;以及对需要进行振动控制的检测区域确定振动控制措施。
[0006]可选的,对于所述多层框架结构中的每层框架结构,以相邻四根主梁围成的空间作为一个检测区域,以所述每个检测区域的几何中心为检测所述第一振动参数值的检测点。
[0007]可选的,所述第一振动参数值包括实际检测到的第一竖向自振频率值和第一竖向振动速度响应幅值,所述预设的振动阈值包括产生振动的动力设备的动力设备运行频率值和所述多层框架结构的振动速度容许值,所述根据所述每个检测区域的第一振动参数值和预设的振动阈值进行比较分析,确定需要进行振动控制的检测区域,包括:针对所述每个检测区域,当所述第一竖向自振频率值与所述动力设备运行频率值的差值小于所述动力设备运行频率值的预设百分比或所述第一竖向振动速度响应幅值大于所述振动速度容许值,确定该检测区域需要进行振动控制。
[0008]可选的,所述振动控制措施包括改变楼板厚度、改变梁高度、改变楼板跨度、改变
梁跨度中的一者或多者。
[0009]可选的,所述用于多层框架结构的振动控制方法还包括:将所确定的振动控制措施施加在所述多层框架结构的预设的有限元仿真模型中;根据所述预设的有限元仿真模型,计算所述每个检测区域的第二振动参数值;以及根据计算得到的第二振动参数值和所述预设的振动阈值进行比较分析,确定所述振动控制措施是否有效。
[0010]可选的,在所述将所确定的振动控制措施施加在所述多层框架结构的预设的有限元仿真模型中之前,所述用于多层框架结构的振动控制方法还包括:构建所述多层框架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基于所述有限元模型,得到所述每个检测区域的第三振动参数值;以及根据实际检测到的的所述第一振动参数值和基于所述有限元模型得到所述第三振动参数值进行比较分析,对所述有限元模型进行修正。
[0011]可选的,所述第三振动参数值包括第三竖向自振频率值和第三竖向振动速度响应幅值,所述根据实际检测到的的所述第一振动参数值和基于所述有限元模型得到所述第三振动参数值进行比较分析,对所述有限元模型进行修正,包括:针对所述每个检测区域,当所述第三竖向自振频率值与所述第一竖向自振频率值的差值大于所述第一竖向自振频率值的预设百分比时,修正所述有限元模型的参数;以及当所述第三竖向振动速度响应幅值与所述第一竖向振动速度响应幅值的差值大于所述第一竖向振动速度响应幅值的预设百分比时,修正所述有限元模型的动力荷载。
[0012]可选的,所述第二振动参数值包括第二竖向自振频率值和第二竖向振动速度响应幅值,所述根据计算得到的第二振动参数值和所述预设的振动阈值进行比较分析,确定所述振动控制措施是否有效,包括:针对所述每个检测区域,当所述第二竖向自振频率值与所述动力设备运行频率值的差值大于所述动力设备运行频率值的预设百分比且所述第二竖向振动速度响应幅值小于所述振动速度容许值,确定所述振动控制措施有效;以及否则,调整所述振动控制措施至有效。
[001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于多层框架结构的振动控制装置,所述振动控制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上述的用于多层框架结构的振动控制方法。
[001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机器可读存储介质,该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指令,该指令使得机器执行上述的用于多层框架结构的振动控制方法。
[00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于所述多层框架结构预设的多个检测区域,检测指示每个检测区域实际振动情况的第一振动参数值,确定需要进行振动控制的检测区域,并对需要进行振动控制的检测区域确定振动控制措施。提供了一种通用的用于多层框架结构的振动控制方法,能够全面有效的解决建筑所有区域的振动问题。
[001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7]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多层框架结构的振动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以

[0019]图2是验证振动控制措施的示例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多层框架结构的振动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请参考图1,所述用于多层框架结构的振动控制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0022]步骤S110:对于所述多层框架结构预设的多个检测区域,检测指示每个检测区域实际振动情况的第一振动参数值。
[002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优选的对于所述多层框架结构中的每层框架结构,以相邻四根主梁围成的空间作为一个检测区域,以所述每个检测区域的几何中心为检测所述第一振动参数值的检测点。
[0024]以示例说明,对于所述多层框架结构中的每层框架结构,可以以相邻四根主梁围成的空间作为一个检测区域,并可以对每个检测区域命名,例如为Q
ij
,其中,i表示第i层框架结构,j表示第i层的第j个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多层框架结构的振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多层框架结构的振动控制方法包括:对于所述多层框架结构预设的多个检测区域,检测指示每个检测区域实际振动情况的第一振动参数值;根据所述每个检测区域的第一振动参数值和预设的振动阈值进行比较分析,确定需要进行振动控制的检测区域;以及对需要进行振动控制的检测区域确定振动控制措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多层框架结构的振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多层框架结构中的每层框架结构,以相邻四根主梁围成的空间作为一个检测区域,以所述每个检测区域的几何中心为检测所述第一振动参数值的检测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多层框架结构的振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振动参数值包括实际检测到的第一竖向自振频率值和第一竖向振动速度响应幅值,所述预设的振动阈值包括产生振动的动力设备的动力设备运行频率值和所述多层框架结构的振动速度容许值,所述根据所述每个检测区域的第一振动参数值和预设的振动阈值进行比较分析,确定需要进行振动控制的检测区域,包括:针对所述每个检测区域,当所述第一竖向自振频率值与所述动力设备运行频率值的差值小于所述动力设备运行频率值的预设百分比或所述第一竖向振动速度响应幅值大于所述振动速度容许值,确定该检测区域需要进行振动控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多层框架结构的振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控制措施包括改变楼板厚度、改变梁高度、改变楼板跨度、改变梁跨度中的一者或多者。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多层框架结构的振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多层框架结构的振动控制方法还包括:将所确定的振动控制措施施加在所述多层框架结构的预设的有限元仿真模型中;根据所述预设的有限元仿真模型,计算所述每个检测区域的第二振动参数值;以及根据计算得到的第二振动参数值和所述预设的振动阈值进行比较分析,确定所述振动控制措施是否有效。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多层框架结构的振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确定的振动控制措施施加在所述多层框架结构的预设的有限元仿真模型中之前,所述用于多层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腾飞邱金凯高涛赵立勇李晓东席向东易桂香陈浩高鹏飞段威阳陈动刘增富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