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真空管道的过渡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4354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8: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真空管道的过渡舱,包括:多段真空管梁、伸缩装置、支撑结构、第一阀门装置和第二阀门装置;所述多段真空管梁固定于支撑结构的顶端,并通过伸缩装置相互拼接,形成连通的过渡舱舱体,其中,至少一段真空管梁上设置有进气阀,至少一段真空管梁通过真空泵连接口与真空泵连接;所述第一阀门装置设置在过渡舱舱体的第一端,用于控制过渡舱舱体与大气环境的通闭;所述第二阀门装置设置在过渡舱舱体的第二端,并与真空管道连接,用于控制过渡舱舱体与真空管道的通闭。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在保证真空管道内始终为真空环境的基础上,使列车能够顺利地在真空管道与大气环境间过渡。渡。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真空管道的过渡舱


[0001]本申请涉及管道交通
,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真空管道的过渡舱。

技术介绍

[0002]真空管道高速交通是一种新兴的技术,是指列车在密闭管道内运行,通过将管道抽至接近真空的状态,来减小列车运行过程中所受到的阻力,从而实现列车高速运行的目标。
[0003]但是,真空管道往往也需要与外界对接,比如,在车站范围内的线路区段一般为大气环境,从而便于乘客上车和下车,而两个车站之间的线路区段需要设为真空环境,以满足列车的高速运行。
[0004]因此,需要在真空管道与大气环境对接的位置处设置过渡段,可以在保证真空管道内始终为真空环境的基础上,使列车能够顺利地在真空管道与大气环境间过渡,是本领域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真空管道的过渡舱,从而可以在保证真空管道内始终为真空环境的基础上,使列车能够顺利地在真空管道与大气环境间过渡。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体是这样实现的:
[0007]一种适用于真空管道的过渡舱,包括:多段真空管梁、伸缩装置、支撑结构、第一阀门装置和第二阀门装置;
[0008]所述多段真空管梁固定于支撑结构的顶端,并通过伸缩装置相互拼接,形成连通的过渡舱舱体,其中,至少一段真空管梁上设置有进气阀,至少一段真空管梁通过真空泵连接口与真空泵连接;
[0009]所述第一阀门装置设置在过渡舱舱体的第一端,用于控制过渡舱舱体与大气环境的通闭;
[0010]所述第二阀门装置设置在过渡舱舱体的第二端,并与真空管道连接,用于控制过渡舱舱体与真空管道的通闭。
[0011]较佳的,所述第一阀门装置和第二阀门装置分别包括:密闭壳体、替换轨道和门体;
[0012]所述密闭壳体固定连接在支撑结构上,密闭壳体的前侧面和后侧面分别设置有门洞,门洞与过渡舱舱体或真空管道的端口匹配对接并固定,且连接处密封;
[0013]所述替换轨道和门体沿垂直于轨道线路方向并排设置并滑动连接在密闭壳体内,用于将密闭壳体前侧面和后侧面的门洞连通或封堵。
[0014]较佳的,密闭壳体内沿垂直于轨道线路方向设置有供替换轨道和门体滑动的滑轨。
[0015]较佳的,所述替换轨道的侧端与门体的侧端固定连接。
[0016]较佳的,所述替换轨道和门体的厚度与密闭壳体内部的宽度相同。
[0017]较佳的,所述伸缩装置进一步包括:两块环板、多个连接板、多段可伸缩波纹管和多个加劲肋;
[0018]所述两块环板分别环绕在相邻两段真空管梁的外侧,并分别垂直固定在第一段真空管梁外表面的后部和第二段真空管梁外表面的前部;
[0019]所述多个连接板和多段可伸缩波纹管交错并密封连接,并密封固定在两块环板之间,位于相邻两段真空管梁之间的接缝的外部;
[0020]所述多个加劲肋均布并垂直固定于真空管梁的外表面和两块环板的外侧。
[0021]较佳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基础和多个桥墩,多个桥墩固定在基础上,过渡舱舱体固定在多个桥墩上。
[0022]较佳的,位于基础的上方,靠近第一阀门装置的过渡舱舱体的底部,以及靠近第二阀门装置的真空管道的底部,固定有加强组件。
[0023]较佳的,所述加强组件包括:刚构桥墩、剪力榫和多个剪力栓钉;所述刚构桥墩固定于基础与过渡舱或真空管道之间;多个剪力栓钉分布固定在剪力榫的外表面;所述剪力榫的一端设置在过渡舱或真空管道的结构内部,一端设置在刚构桥墩的内。
[0024]较佳的,所述第二阀门装置的宽度大于第一阀门装置的宽度。
[0025]如上可见,在本专利技术中的适用于真空管道的过渡舱中,通过合理设计过渡舱的结构,并设置第一阀门装置和第二阀门装置,从而可以在保证真空管道内始终为真空环境的基础上,使列车能够顺利地在真空管道与大气环境间过渡。进一步地,通过设置伸缩装置,可以使过渡舱能够适应温度变化自由伸缩;通过设置加强组件,可以使过渡舱能够更好地承受沿舱体长度方向的大气压荷载,保证了过渡舱结构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适用于真空管道的过渡舱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第一阀门装置或第二阀门装置的主视图。
[0028]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密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伸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加强组件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32]如图1至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真空管道的过渡舱,包括:多段真空管梁1、伸缩装置2、支撑结构7、第一阀门装置5和第二阀门装置6;
[0033]所述多段真空管梁1固定于支撑结构7的顶端,并通过伸缩装置2相互拼接,形成连通的过渡舱舱体,其中,至少一段真空管梁1上设置有进气阀3,至少一段真空管梁1通过真空泵连接口4与真空泵连接;
[0034]所述第一阀门装置5设置在过渡舱舱体的第一端,用于控制过渡舱舱体与大气环境的通闭;
[0035]所述第二阀门装置6设置在过渡舱舱体的第二端,并与真空管道连接,用于控制过渡舱舱体与真空管道的通闭。
[0036]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当列车准备驶入真空管道中时,可以先打开第一阀门装置5,关闭第二阀门装置6,使过渡舱内的轨道线路与外界大气环境中的轨道线路(比如,车站处的轨道线路)接通,于是,列车可以从大气环境驶入过渡舱内;再关闭第一阀门装置5,从而断开了过渡舱与大气环境的连通,使过渡舱内密闭,此时利用真空泵抽,通过真空泵连接口4将过渡舱舱体内抽成真空环境;接着打开第二阀门装置6,使被抽成真空的过渡舱与真空管道连通,从而可以使列车顺利地驶入真空管道中,且不会影响真空管道内的真空环境。
[0037]当列车准备驶出真空管道时,可以先关闭第一阀门装置5和第二阀门装置6,并利用真空泵将过渡舱体内抽成真空环境;再打开第二阀门装置6,使过渡舱与真空管道接通,列车从真空管道驶入过渡舱中;再关闭第二阀门装置6,此时打开进气阀3,使空气通过进气阀3进入到过渡舱中,再打开第一阀门装置5,使过渡舱与外界大气环境接通,从而可以使列车顺利地驶入大气环境中,保证了真空管道内的真空环境。由于先将进气阀3打开,使过渡舱内先缓慢进入部分空气,再将第一阀门装置5打开,从而可以防止直接将第一阀门装置5打开时产生过大的载荷,保证了列车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0038]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可以使用多种实现方法来实现上述的适用于真空管道的过渡舱。以下将以其中的一种实现方式为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介绍。
[0039]例如,较佳的,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第一阀门装置5和第二阀门装置6可以分别包括:密闭壳体101、替换轨道103和门体1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真空管道的过渡舱,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段真空管梁、伸缩装置、支撑结构、第一阀门装置和第二阀门装置;所述多段真空管梁固定于支撑结构的顶端,并通过伸缩装置相互拼接,形成连通的过渡舱舱体,其中,至少一段真空管梁上设置有进气阀,至少一段真空管梁通过真空泵连接口与真空泵连接;所述第一阀门装置设置在过渡舱舱体的第一端,用于控制过渡舱舱体与大气环境的通闭;所述第二阀门装置设置在过渡舱舱体的第二端,并与真空管道连接,用于控制过渡舱舱体与真空管道的通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真空管道的过渡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装置和第二阀门装置分别包括:密闭壳体、替换轨道和门体;所述密闭壳体固定连接在支撑结构上,密闭壳体的前侧面和后侧面分别设置有门洞,门洞与过渡舱舱体或真空管道的端口匹配对接并固定,且连接处密封;所述替换轨道和门体沿垂直于轨道线路方向并排设置并滑动连接在密闭壳体内,用于将密闭壳体前侧面和后侧面的门洞连通或封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真空管道的过渡舱,其特征在于,密闭壳体内沿垂直于轨道线路方向设置有供替换轨道和门体滑动的滑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真空管道的过渡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替换轨道的侧端与门体的侧端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真空管道的过渡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替换轨道和门体的厚度与密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升桥李辉张世基高策胡豪崔琛李海霞李淼刘奇梁磊汪鹏翔郑伟尹国伟张子为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