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附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4251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8: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吸附塔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吸附塔,至少包括:主体,具有中空的塔腔,塔腔具有进水口与出水口;吸附皿,沿主体的高度方向上间隔设置在塔腔内,每个吸附皿内均填充有吸附剂;第一透水结构,设置在塔腔内且位于上下相邻的两层吸附皿之间,第一透水结构具有允许水体通过的透水状态、以及具有限制水体通过的隔水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吸附塔,在塔腔内间隔设置有多个吸附皿,并且第一透水结构能够将各个吸附皿分隔开,使得吸附塔具备单皿独立吸附以及多皿串联吸附的不同组合模式,在整体上保证了足够的吸附规模效应,也确保所吸附卤水在不同锂浓度、不同温度、不同流速工况等各种情况下都能尽可能保持较高的运作效率。况下都能尽可能保持较高的运作效率。况下都能尽可能保持较高的运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附塔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吸附塔
,具体涉及一种吸附塔。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吸附塔体积一般较大,动辄数米高,在使用吸附速度、吸附效率均高的锰系、钛系吸附剂时,无论卤水是上进下出还是上进下出,在吸附过程中大部分的时间内,吸附塔内的吸附剂要么是处于吸饱后无法再吸附的状态,要么是处于未吸饱但接触的卤水几乎不含锂的状态,导致整个吸附过程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的吸附塔容易导致整个吸附过程效率低下,从而提供一种吸附塔。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吸附塔,至少包括:主体,具有中空的塔腔,所述塔腔具有进水口与出水口;吸附皿,沿所述主体的高度方向上间隔设置在所述塔腔内,每个所述吸附皿内均填充有吸附剂;第一透水结构,设置在所述塔腔内且位于上下相邻的两层所述吸附皿之间,所述第一透水结构具有允许水体通过的透水状态、以及具有限制水体通过的隔水状态。
[000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水结构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二隔板的板面上均设置有若干透水孔;所述第一隔板能够饶自身轴线转动以使所述第一隔板上的透水孔与所述第二隔板上的透水孔相互重合或者相互错开。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二隔板均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以使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透水结构之间形成液位最低点与液位最高点;每个所述液位最低点处均设置有进液口与排液口,每个所述液位最高点处均设置有排液口。
[0008]进一步地,所述吸附皿呈柱状结构,所述吸附皿的顶面设置有第一滤网,所述吸附皿的底面设置有第二滤网;所述第一滤网与所述第二滤网适于限制所述吸附皿内的吸附剂泄露。
[0009]进一步地,该吸附塔还包括第二透水结构,设置在所述吸附皿的底面,且位于所述第二滤网背对所述第一滤网的一侧,所述第二透水结构具有允许水体通过的透水状态、以及具有限制水体通过的隔水状态。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透水结构与所述第二滤网之间留有预设间隔,所述预设间隔的范围为1mm

2mm。
[0011]进一步地,所述吸附皿的底面设置有环形件,叉车通过所述环形件对所述吸附皿进行移动。
[0012]进一步地,所述吸附皿顶面及底面的边缘位置均设置有延边,所述延边朝向远离所述吸附皿中心的方向延伸,适于通过所述延边将所述吸附皿固定在所述塔腔内。
[0013]进一步地,所述塔腔的侧壁上设置有门体,适于通过所述门体对所述塔腔内的吸
附皿进行拿取。
[0014]进一步地,所述主体的底部为锥形结构,所述进水口与出水口均位于所述锥形结构的侧壁上。
[0015]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吸附塔,在塔腔内间隔设置有多个吸附皿,并且第一透水结构能够将各个吸附皿分隔开,使得吸附塔具备单皿独立吸附以及多皿串联吸附的不同组合模式,在整体上保证了足够的吸附规模效应,也确保所吸附卤水在不同锂浓度、不同温度、不同流速工况等各种情况下都能尽可能保持较高的运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吸附塔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吸附塔中吸附皿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吸附塔中插环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吸附塔中第一隔板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吸附塔中第一透水结构形成的液位最低点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吸附塔中第一透水结构形成的液位最高点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4]1、主体;
ꢀꢀꢀꢀꢀꢀꢀꢀꢀꢀ
2、门体;
ꢀꢀꢀꢀꢀꢀꢀꢀ
3、第一透水结构;
[0025]4、吸附皿;
ꢀꢀꢀꢀꢀꢀꢀꢀ
5、延边;
ꢀꢀꢀꢀꢀꢀꢀꢀ
6、第一隔板;
[0026]7、透水孔;
ꢀꢀꢀꢀꢀꢀꢀꢀ
8、第一滤网;
ꢀꢀꢀꢀ
9、第二滤网;
[0027]10、第二透水结构;11、插环;
ꢀꢀꢀꢀꢀꢀꢀ
12、进液口;
[0028]13、排液口;
ꢀꢀꢀꢀꢀꢀꢀ
14液位计;
ꢀꢀꢀꢀꢀꢀ
15、温度计;
[0029]16、PH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2]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
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3]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0034]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吸附塔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吸附塔中吸附皿的示意图;如图1与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吸附塔,至少包括:主体1,具有中空的塔腔,塔腔具有进水口与出水口;吸附皿4,沿主体1的高度方向上间隔设置在塔腔内,每个吸附皿4内均填充有吸附剂;第一透水结构3,设置在塔腔内且位于上下相邻的两层吸附皿4之间,第一透水结构3具有允许水体通过的透水状态、以及具有限制水体通过的隔水状态。
[0035]本实施例提供的吸附塔,在塔腔内间隔设置有多个吸附皿4,并且第一透水结构3能够将各个吸附皿4分隔开,使得吸附塔具备单皿独立吸附以及多皿串联吸附的不同组合模式,在整体上保证了足够的吸附规模效应,也确保所吸附卤水在不同锂浓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附塔,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主体,具有中空的塔腔,所述塔腔具有进水口与出水口;吸附皿,沿所述主体的高度方向上间隔设置在所述塔腔内,每个所述吸附皿内均填充有吸附剂;第一透水结构,设置在所述塔腔内且位于上下相邻的两层所述吸附皿之间,所述第一透水结构具有允许水体通过的透水状态、以及具有限制水体通过的隔水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水结构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二隔板的板面上均设置有若干透水孔;所述第一隔板能够饶自身轴线转动以使所述第一隔板上的透水孔与所述第二隔板上的透水孔相互重合或者相互错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附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二隔板均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以使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透水结构之间形成液位最低点与液位最高点;每个所述液位最低点处均设置有进液口与排液口,每个所述液位最高点处均设置有排液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皿呈柱状结构,所述吸附皿的顶面设置有第一滤网,所述吸附皿的底面设置有第二滤网;所述第一滤网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羽袁东
申请(专利权)人:礼思上海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