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面钢丝网片加固型建筑免拆复合保温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4150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8: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面钢丝网片加固型建筑免拆复合保温模板,其包括:顶面层、保温层和底面层,顶面层固定设置于保温层的一面,底面层固定设置于保温层的另一面,保温层内部贯穿有多个连接钢丝,多个连接钢丝还分别固定设置于顶面层靠近保温层一面的内部、底面层靠近保温层一面的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保温层的内部还贯穿有多个连接钢丝,每一个连接钢丝还从保温层中穿出,进而分别与顶面层和底面层固定连接,通过多个连接钢丝将顶面层和底面层加固在保温层上,实现了保温层与顶面层、底面层的二次加固,进而增强了保温层与顶面层、底面层的连接强度,不易发生顶面层和/或底面层从保温层上脱落的现象。温层上脱落的现象。温层上脱落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面钢丝网片加固型建筑免拆复合保温模板


[0001]本技术涉及保温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双面钢丝网片加固型建筑免拆复合保温模板。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设计或者施工过程中,尤其是一些高海拔年平均气温较低的地区,如何实现外墙的保温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0003]现有的解决方案一般是在建筑外墙上贴附保温板,在相关的技术中例如公开号为CN2433328Y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外墙保温板,该外墙保温板是由面层、保温层和粘贴肋三者一次合成定型,成型后的保温板可以安装在外墙上。
[0004]然而,上述专利中的面层仅仅是粘接在保温层上,连接方式单一,只能实现面层和保温层的一次加固,面层和保温层的连接强度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面钢丝网片加固型建筑免拆复合保温模板,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面层和保温层之间连接强度不够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面钢丝网片加固型建筑免拆复合保温模板,其中,包括:顶面层、保温层和底面层,所述顶面层固定设置于所述保温层的一面,所述底面层固定设置于所述保温层的另一面,所述保温层内部贯穿有多个连接钢丝,所述多个连接钢丝还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顶面层靠近所述保温层一面的内部、所述底面层靠近所述保温层一面的内部。
[0007]上述的双面钢丝网片加固型建筑免拆复合保温模板,其中,所述顶面层的内部还设置有第一钢丝网层,所述多个连接钢丝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钢丝网层固定连接。
[0008]上述的双面钢丝网片加固型建筑免拆复合保温模板,其中,所述顶面层的内部还设置有第一玻纤网层,所述多个连接钢丝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玻纤网层且与所述第一钢丝网层固定连接。
[0009]上述的双面钢丝网片加固型建筑免拆复合保温模板,其中,所述底面层的内部设置有所述第二钢丝网层,所述多个连接钢丝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钢丝网层固定连接。
[0010]上述的双面钢丝网片加固型建筑免拆复合保温模板,其中,所述底面层的内部还设置有第二玻纤网层,所述多个连接钢丝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玻纤网层且与所述第二钢丝网层固定连接。
[0011]上述的双面钢丝网片加固型建筑免拆复合保温模板,其中,所述保温层选用聚氨酯颗粒的保温板,所述顶面层和所述底面层均选用水泥基砂浆材质。
[0012]上述的双面钢丝网片加固型建筑免拆复合保温模板,其中,所述保温层与所述顶面层的厚度比为2:1至2.5:1,所述保温层与所述底面层的厚度比为11:1至11.5:1。
[0013]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0014]本技术中保温层的内部还贯穿有多个连接钢丝,每一个连接钢丝还从保温层中穿出,进而分别与顶面层和底面层固定连接,通过多个连接钢丝将顶面层和底面层加固在保温层上,实现了保温层与顶面层、底面层的二次加固,进而增强了保温层与顶面层、底面层的连接强度,不易发生顶面层和/或底面层从保温层上脱落的现象。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一种双面钢丝网片加固型建筑免拆复合保温模板的立体图示意图;
[0016]图2是图1中的俯视图;
[0017]图3是图2中B

B向的一种可能实施方式的剖面图;
[0018]图4是图2中B

B向的一种可能实施方式的剖面图;
[0019]图5是图3中A处的放大图。
[0020]图中:1、顶面层;2、保温层;21、聚氨酯颗粒;3、底面层;4、连接钢丝;51、第一钢丝网层;52、第二钢丝网层;61、第一玻纤网层;62、第二玻纤网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2]参考图1,本技术一种双面钢丝网片加固型建筑免拆复合保温模板包括面层和保温层2,面层包括顶面层1和底面层3,保温层2位于顶面层1和底面层3之间,一般而言,顶面层1粘接在保温层2的顶面,底面层3粘接在保温层2的底面,实现了保温层2与顶面层1、底面层3的一次加固。
[0023]此外,参考图2至图5,保温层2的内部还贯穿有多个连接钢丝4,每一个连接钢丝4还从保温层2中穿出,进而分别与顶面层1和底面层3固定连接,通过多个连接钢丝4将顶面层1和底面层3加固在保温层2上,实现了保温层2与顶面层1、底面层3的二次加固,进而增强了保温层2与顶面层1、底面层3的连接强度,不易发生顶面层1和/或底面层3从保温层2上脱落的现象。
[0024]为了便于与墙面贴合,保温层2、顶面层1和底面层3均设置为板状,在安装过程中,需要保证底面层3与墙面平行并将底面层3紧贴在墙面上。
[0025]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参考图3,保温层2中的每根连接钢丝4均连续设置,每根连接钢丝4的两端分别从保温层2的顶面和底面穿出,并分别穿入顶面层1靠近保温层2一面的内部、底面层3靠近保温层2一面的内部。
[0026]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参考图4,保温层2中的每根连接钢丝4均为间断设置,靠近保温层2底面的连接钢丝4的一端从保温层2的顶面穿出,并穿入顶面层1的内部,靠近保温层2底面的连接钢丝4的一端从保温层2的底面穿出,并穿入底面层3的内部。
[0027]更进一步地,顶面层1的内部沿着远离保温层2的方向依次铺设有第一玻纤网层61和第一钢丝网层51,每一个连接钢丝4的一端从保温层2的顶面穿出,还需穿过第一玻纤网层61,最后固定设置第一钢丝网层51上,第一玻纤网层61和第一钢丝网层51一方面起到加强顶面层1结构强度的作用,另一方面起到了加强连接效果的作用。
[0028]与顶面层1的内部结构设置类似,底面层3的内部沿着远离保温层2的方向依次铺设有第二玻纤网层62和第二钢丝网层52,每一个连接钢丝4的一端从保温层2的底面穿出后,还需穿过第二玻纤网层62,最后固定设置在第二钢丝网层52上,第二玻纤网层62和第二钢丝网层52一方面起到了加强底面层3结构强度的作用,另一方面起到了加强连接效果的作用。
[0029]进一步地,保温层2与顶面层1的厚度比为2:1至2.5:1,保温层2与底面层1的厚度比为11:1至11.5:1,作为优选,保温层2的厚度为20cm,顶面层1的厚度为10cm,底面层3的厚度为1.9cm。
[0030]优选地,保温层2选用聚氨酯颗粒21的保温板,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顶面层1和底面层3均选用水泥基砂浆材质,起到保护保温层2的作用,第一玻纤网层61和第二玻纤网层62均呈网格布状。
[0031]安装过程:首先在保温层2上打贯穿孔,保证保温板2上每平米不少6个贯穿孔,保证保温板2上每平米至少有六个连接钢丝4,进而保证了保温板2与顶面层1、底面层3的连接强度;
[0032]第一玻纤网层61和第一钢丝网层51构成顶面层1的骨架,连接钢丝4贯穿保温层2后,一端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面钢丝网片加固型建筑免拆复合保温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面层、保温层和底面层,所述顶面层固定设置于所述保温层的一面,所述底面层固定设置于所述保温层的另一面,所述保温层内部贯穿有多个连接钢丝,所述多个连接钢丝还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顶面层靠近所述保温层一面的内部、所述底面层靠近所述保温层一面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钢丝网片加固型建筑免拆复合保温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面层的内部还设置有第一钢丝网层,所述多个连接钢丝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钢丝网层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面钢丝网片加固型建筑免拆复合保温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面层的内部还设置有第一玻纤网层,所述多个连接钢丝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玻纤网层且与所述第一钢丝网层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广东杨升辉赵永乐张朋帅梁斌
申请(专利权)人:焦作朝钦节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