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引控系统及其工作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24024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8: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引控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前端为工作面板,所述工作台上的后端连接有储物架,且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一立杆支架,所述立杆支架上设置有投影仪以及三维相机,三维相机用以完成对现场环境、人员和工具等的点云获取,投影仪,根据控制器的计算结果,完成对设定区域的提示内容显示。本申请所述的智能引控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可以有效的监控操作人员的行为动作,确认是否满足标准动作和顺序的要求;同时,通过投影,能对错误动作进行提示报警,辅助操作人员按照正确的流程和顺序进行操作。序进行操作。序进行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引控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引控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现代生产过程中,虽然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但在较为复杂的装配工作中,人工装配作为柔性和智能化程度最高的生产方式,仍大量普遍存在。人工操作存在的再现性问题一直无法有效解决,也就是人员会由于情绪波动、外界干扰等引发的工作质量问题,出现如错装、漏装等品质事故。为了解决该问题,很多公司开始启用视频监控的方法,对工人的装配工作进行检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由于这些系统通常采用的是传统的监视器,或一般的工业相机,由于分辨率或环境光等的影响,以及人员或设备遮挡等现象,总体来说图像质量差,算法能力不强,存在较多的识别判断错误,而且此类系统无法输出正确的装配指引,工人使用起来也非常不方面。可以说现有市面上的监控产品效果较差,无法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引控系统及其工作方法,通过人体动作的捕捉,提高了动作识别的精度,可以有效的监控操作人员的行为动作。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引控系统,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前端为工作面板,所述工作台上的后端连接有储物架,且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一立杆支架,所述立杆支架上设置有投影仪以及三维相机。
[0005]进一步的,所述立杆支架上安装有垂直驱动装置,所述投影仪以及三维相机安装于所述垂直驱动装置上,其中,所述垂直驱动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立杆支架上的电机支架,所述电机支架上固定设置有直线电机,所述直线电机上滑动设置有工作板,所述三维相机和投影仪固定设置于所述工作板上。
[0006]进一步的,所述工作板上还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和第一减速器,第二电机和第二减速器,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减速器连接后驱动三维相机的转动,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减速器连接后驱动投影仪的转动。
[0007]进一步的,所述工作台上还固定设置有一报警器以及报警灯。
[000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智能引控系统的工作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09]1、调节三维相机和投影仪的位置,并对操作现场的环境进行设定,使得三维相机和投影仪的光线在指定区域内各构建一金字塔式的作业区域,形成对该区域内物体进行识别和捕捉;
[0010]2、后续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通过三维相机获取全面的人体和现场数据,并将操作人员的操作动作发送给上位机,上位机快速实时的完成点云算法计算,并判断人为操作及其流程的正确性,同时,根据此时操作人员的操作流程,投影仪投影出引导指示出来,便于现场人员查看,按照引导指示进行操作。
[0011]进一步的,步骤2中,通过三维相机获取全面的人体和现场数据,并将操作人员的操作动作发送给上位机,进行计算,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2](1)三维相机获取的数据形成图形系列输入到上位机中,通过背景差分法从获取的信息中提取运动目标;
[0013](2)通过对人体及特征识别,从运动目标中分类出人体目标;
[0014](3)采用基于区域的运动人体的跟踪方法,记录运动人体位置,运动人体位置发送上位机,形成下一帧的图形;
[0015](4)上位机通过人体位置来提取人体的运动轨迹,并与标准轨迹比对分析。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智能引控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其优点在于:
[0017]本申请所述的智能引控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可以有效的监控操作人员的行为动作,确认是否满足标准动作和顺序的要求;同时,通过投影,能对错误动作进行提示报警,辅助操作人员按照正确的流程和顺序进行操作。
[0018]本申请中,所述智能引控系统是一种非接触式的人员装配引导控制产品,通过红外传感和RGB传感构建3D覆盖关注区域,对该区域内人员的动作进行识别。再通过投影法和现场可视化的有效结合,来实现复杂装配制造过程中的操作员作业引导以及管控,是人员装配领域的防错防误专业设备。该产品可部分或完全消除由施工缺陷、工艺设计和布局、工具、操作员、零部件、不良培训等多种原因造成的质量问题,对生产过程中测试、验证及产品质量进行严格控制,通过过程事先预防从而保证产品最终质量并降低相关成本。
[0019]通过该产品,还可以连接现场的电动工具,对错误的操作进行停机锁定,系统性的消除由于人为误操作造成的质量损失;其次,系统可以方便的连接工厂的信息管理系统,对整个人工操作过程的关键工序和结果进行自动存储,形成数据库,支持增删改查;最后,通过该系统的大量应用与后台的数据分析,可以结合人机工程,优化操作的动作和顺序,进一步提高人工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引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引控系统的流程图。
[0023]图中:1、立杆支架;2、储物架;3、投影仪;4、三维相机;5、工作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
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6]请参阅图1

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智能引控系统,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前端为工作面板5,所述工作台上的后端连接有储物架2,且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一立杆支架1,所述立杆支架1上设置有投影仪3以及三维相机4。
[0027]其中,三维相机4用以完成对现场环境、人员和工具等的点云获取,上位机将完成点云去噪、提取、计算等工作,并对进行人体的行为进行评估,最后在通过控制投影仪3进行结果输出,亦可通过现场看板进行输出,亦可与电动工具(如有)进行通讯控制。投影仪3,根据控制器的计算结果,完成对设定区域的提示内容显示。
[0028]所述安装支架为一标准支架,也可根据现场环境进行定制设计。
[002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立杆支架1上安装的元器件通过电连接的方式与上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引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前端为工作面板,所述工作台上的后端连接有储物架,且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一立杆支架,所述立杆支架上设置有投影仪以及三维相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引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支架上安装有垂直驱动装置,所述投影仪以及三维相机安装于所述垂直驱动装置上,其中,所述垂直驱动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立杆支架上的电机支架,所述电机支架上固定设置有直线电机,所述直线电机上滑动设置有工作板,所述三维相机和投影仪固定设置于所述工作板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引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板上还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和第一减速器,第二电机和第二减速器,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减速器连接后驱动三维相机的转动,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减速器连接后驱动投影仪的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引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上还固定设置有一报警器以及报警灯。5.一种如权利要求1

4中任一所述的一种智能引控系统的工作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镇龙周旭张岩张敏戚文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北硕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