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成型隧道箱涵两侧移动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4015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8: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成型隧道箱涵两侧移动平台,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包括第一支撑座和与所述第一支撑座连接的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的下部均设置有延隧道箱涵移动的万向滚轮;所述第一支撑座的上部设置有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连接有旋转框架,所述旋转框架通过支撑旋转机构与所述支撑框架连接;本成型隧道箱涵两侧移动平台具有负载大,运动平稳,可靠性高,能够提高移动平台在狭小空间或转向受限的施工环境使用,扩大了移动平台的工作范围。平台的工作范围。平台的工作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成型隧道箱涵两侧移动平台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成型隧道箱涵两侧移动平台。

技术介绍

[0002]箱涵指的是洞身以钢筋混凝土箱形管节修建的涵洞。箱涵由一个或多个方形或矩形断面组成,一般由钢筋混凝土或圬工制成,箱涵施工一般采用现浇,在开挖好的沟槽内设置底层,浇筑一层混凝土垫层,再将加工好的钢筋现场绑扎,支内模和外模,较大的箱涵一般先浇筑底板和侧壁的下半部分,再绑扎侧壁上部和顶板钢筋,支好内外模,浇筑侧壁上半部分和顶板。待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拆模,在箱涵两侧同时回填土。
[0003]为了准确掌握箱涵顶进的方向和高程,在箱涵上设置移动平台,移动平台用于观测箱涵顶进时的中线和水平偏差。
[0004]而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CN2019212408541公开一种盾构隧道内同步施工台车,包括:平台框架,平台框架的顶部设有作业二级平台,作业二级平台的第一侧部设有一级平台,一级平台与二级平台之间设有二级爬梯;一级平台与地面之间设有一级爬梯;平台框架的底部设有至少四个滚轮;平台框架设有门字框;作业二级平台设置在门字框的顶部;一级平台设置在门字框的一侧部;但在上述专利中平台框架其难以转向且不适用于狭小的空间,降低了移动平台的使用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成型隧道箱涵两侧移动平台,本成型隧道箱涵两侧移动平台具有负载大,运动平稳,可靠性高,能够提高移动平台在狭小空间或转向受限的施工环境使用,扩大了移动平台的工作范围。
[0006]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成型隧道箱涵两侧移动平台,包括第一支撑座和与所述第一支撑座连接的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的下部均设置有延隧道箱涵移动的万向滚轮;所述第一支撑座的上部设置有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连接有旋转框架,所述旋转框架通过支撑旋转机构与所述支撑框架连接;本成型隧道箱涵两侧移动平台具有负载大,运动平稳,可靠性高,能够提高移动平台在狭小空间或转向(支撑框架)受限的施工环境使用,扩大了移动平台的工作范围。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框架的内侧设置有横向支撑板。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横向支撑板的内部设置有多个隔板,两个相邻的隔板形成容纳腔,容纳腔用于放置工具,提高工具的整洁度;同时所述横向支撑座能够提高支撑框架的整体强度。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旋转机构包括横杆和旋转座;所述横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连接,所述旋转座设置于所述横杆上,所述旋转框架通过轴设置于所述旋转座上,以便于实现支撑框架的转动,更好适用于隧道箱涵。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转框架的内侧还设置有内旋转框架,所
述内旋转框架能够提高成型隧道箱涵的适用范围,既内旋转框架能够独立于旋转框架使用。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沿所述第一支撑座的水平线与所述第二支撑座与所述第一支撑座形成10

20度的夹角,进而能提提高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在成型隧道箱涵的放置。
[0012]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成型隧道箱涵两侧移动平台具有负载大,运动平稳,可靠性高,能够提高移动平台在狭小空间或转向(支撑框架)受限的施工环境使用,扩大了移动平台的工作范围。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中:1、第一支撑座;2、第二支撑座;3、万向滚轮;4、支撑框架;5、旋转框架;6、支撑旋转机构;7、横向支撑板;8、内旋转框架;61、横杆;62、旋转座;71、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使得本技术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具体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保护的范围。
[0017]参考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成型隧道箱涵两侧移动平台,包括第一支撑座1和与所述第一支撑座1连接的第二支撑座2;所述第一支撑座1和第二支撑座2的下部均设置有延隧道箱涵移动的万向滚轮3;所述第一支撑座1的上部设置有支撑框架4,所述支撑框架4连接有旋转框架5,所述旋转框架5通过支撑旋转机构6与所述支撑框架4连接;在使用时,所述第一支撑座1和第二支撑座2通过万向滚轮3放置于成型隧道箱涵的下部;支撑框架4搭设于成型隧道箱涵的上侧;在搭设时,当第一支撑座1和第二支撑座2到达指定位置时,所述旋转框架5相对于所述支撑旋转机构6向下旋转,进而搭设于成型隧道箱涵的上侧,然后操作人员站置于支撑框架4上对成型隧道箱涵施工;本成型隧道箱涵两侧移动平台具有负载大,运动平稳,可靠性高,能够提高成型隧道箱涵在狭小空间或转向(支撑框架)受限的施工环境使用,扩大了移动平台的工作范围。
[0018]所述支撑框架4的内侧设置有横向支撑板7,所述横向支撑板7的内部设置有多个隔板71,两个相邻的隔板71形成容纳腔,容纳腔用于放置工具,提高工具的整洁度;同时所述横向支撑座7能够提高支撑框架4的整体强度。
[0019]所述支撑旋转机构6包括横杆61和旋转座62;所述横杆6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座1和第二支撑座2连接,所述旋转座62设置于所述横杆61上,所述旋转框架5通过轴设置于所述旋转座62上,在使用时,所述横杆61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座1和第二支撑座2上;所
述旋转座62固定在横杆61上;所述旋转框架5通过轴围绕所述旋转座62旋转,以便于实现支撑框架4的转动,更好适用于隧道箱涵。
[0020]所述旋转框架5的内侧还设置有内旋转框架8,所述内旋转框架8能够提高成型隧道箱涵的适用范围,既内旋转框架8能够独立于旋转框架5使用。
[0021]同时由于成型隧道箱涵大多为倾斜面,因此,沿所述第一支撑座1的水平线与所述第二支撑座2形成10

20度的夹角,进而能提提高第一支撑座1和第二支撑座2在成型隧道箱涵的放置。
[0022]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0023]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上”、“下”、“外侧”“内侧”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位置上的相对关系,而不必给予定性。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成型隧道箱涵两侧移动平台,包括第一支撑座和与所述第一支撑座连接的第二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的下部均设置有延隧道箱涵移动的万向滚轮;所述第一支撑座的上部设置有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连接有旋转框架,所述旋转框架通过支撑旋转机构与所述支撑框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隧道箱涵两侧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的内侧设置有横向支撑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型隧道箱涵两侧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支撑板的内部设置有多个隔板,两个相邻的隔板形成容纳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少强白坤李世龙吴烁孟庆丰吴君才张成君张嘎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四局集团大盾构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