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原煤仓防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3939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8: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原煤仓防堵装置,涉及原煤仓技术领域,包括有,旋转机构,包括有传动组件、主板、第一齿轮、第一转盘;以及搅拌机构,包括有T形架、展开组件、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旋转机构的转动,在原煤仓进料时,有效防止煤料的堵塞,当发生煤仓下方被堵时,通过旋转机构带动搅拌机构展开,对煤料进行搅拌,提高了整体的使用效果。提高了整体的使用效果。提高了整体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原煤仓防堵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原煤仓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原煤仓防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火力发电、冶金、煤化工及建材等行业,需要将原煤制成煤粉作为燃料或原料。在煤粉制备过程中,为了保证制粉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一般需要设置一定数量的原煤仓,起着贮存或缓冲作用。原煤仓下部一般为对称的圆台或棱台型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钢结构制作而成。采用对称结构的料仓,在物料落下的过程中,当物料在料仓内储存到一定量时,由于仓压、原煤之间的粘力、堆积的平衡力作用下,原煤仓的下部容易出现板结、起拱等现象,造成给煤不畅、严重时会导致断煤,造成系统停机,使制粉系统不能正常工作。由于煤的自燃特性,堵煤还很容易造成安全隐患。若遇到煤质含水量增加,粉煤量增多,煤质粘结时,更易发生堵煤,导致不得不停产由人工进行清理,既影响系统作业率,又加大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针对上述问题,有些人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大多是在原煤仓内通过增加疏导装置来解决,功效单一,没有通过改变原煤仓的形状结构来防止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专利的范围。
[0004]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固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现有的原煤仓装置若遇到煤质含水量增加,粉煤量增多,煤质粘结时,更易发生堵煤,导致不得不停产由人工进行清理,既影响系统作业率,又加大了工人的劳动强度的问题,使得整体装置的实际使用效果较差。提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
[0005]因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如何提供一种用于原煤仓防堵的装置。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原煤仓防堵装置,包括有,旋转机构,包括有传动组件、主板、第一齿轮、第一转盘;以及
[0007]搅拌机构,包括有T形架、展开组件、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用于原煤仓防堵的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有第一皮带轮、设置于所述第一皮带轮外壁的传动带、设置于所述主板外壁的连接套以及设置于所述传动带外壁的第二皮带轮。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用于原煤仓防堵的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二皮带轮端部设置有转动臂,所述转动臂设置有螺纹凹槽,所述转动臂外壁设置有清洁环,所述连接套端部设置有第一摆动臂,所述第一摆动臂一端铰接设置有摆动齿条,所述主板外壁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端部设置有第一固定板。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用于原煤仓防堵的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主板外壁设
置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外壁设置有U型块,所述,所述摆动齿条可在U型块上活动。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用于原煤仓防堵的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转盘外壁设置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转盘内壁设置有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一滑动槽内设置有伸出板,所述伸出板外壁设置有齿条,所述伸出板外壁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端部设置有第二齿轮。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用于原煤仓防堵的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伸出板外壁设置有第一柱体,所述第一柱体外壁设置有第一齿牙,所述第一齿牙与所述齿条啮合,所述伸出板另一外壁设置有第二柱体,所述第二柱体的外壁设置有与所述齿条啮合的第二齿牙,所述第一柱体外壁设置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外壁设置有第一搅拌杆,所述第一搅拌杆端部设置有第一搅拌头,所述第二柱体外壁设置有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外壁设置有第二搅拌杆,所述第二搅拌杆端部设置有第二搅拌头。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用于原煤仓防堵的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展开组件包括有设置于所述T形架外壁的第三齿轮、设置于设置于所述第三齿轮一端的第一连接臂、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接臂外壁的第一移动盘、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接臂外壁的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连接臂另一端部设置有第二移动盘。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用于原煤仓防堵的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移动盘外壁活动设置有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二连接臂端部活动设置有第三搅拌杆。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用于原煤仓防堵的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搅拌机构外设置有原煤仓,所述原煤仓内壁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壁一端设置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一端设置有L型板,所述L型板外壁设置有锁钩件,所述固定块外壁设置有卡锁口,所述锁钩件包括有第一锁钩、设置于所述第一锁钩外壁的第三连接臂、设置于所述第三连接臂外壁的挡块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三连接臂一端的推动块。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所用于原煤仓防堵的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二连接杆内壁设置有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二连接杆内分别设置有滑动板以及铰接轴,所述滑动板外壁设置有第二锁钩,所述滑动板另一外壁开设有第三滑动槽,所述铰接轴外壁设置有第四连接臂,所述第四连接臂端部设置有滑块,第四连接臂外壁设置有第二弹性件。
[0017]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通过旋转机构的转动,在原煤仓进料时,有效防止煤料的堵塞,当发生煤仓下方被堵时,通过旋转机构带动搅拌机构展开,对煤料进行搅拌,提高了整体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原煤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转盘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展开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原煤仓内快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专利技术原煤仓内展开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本专利技术原煤仓内展开组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底部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26]在底部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底部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7]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专利技术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0028]实施例1
[0029]参照图1~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原煤仓防堵装置,通过旋转机构的转动,在原煤仓进料时,有效防止煤料的堵塞,当发生煤仓下方被堵时,通过旋转机构带动搅拌机构展开,对煤料进行搅拌,提高了整体的使用效果,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30]具体的,旋转机构100,包括有传动组件101、主板102、第一齿轮104、第一转盘10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原煤仓防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旋转机构(100),包括有传动组件(101)、主板(102)、第一齿轮(104)、第一转盘(105);以及搅拌机构(200),包括有T形架(201)、展开组件(202)、第一连接杆(203)、第二连接杆(204)、第三连接杆(20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原煤仓防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101)包括有第一皮带轮(101a)、设置于所述第一皮带轮(101a)外壁的传动带(101b)、设置于所述主板(102)外壁的连接套(102c)以及设置于所述传动带(101b)外壁的第二皮带轮(101d)。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原煤仓防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皮带轮(101d)端部设置有转动臂(101d

1),所述转动臂(101d

1)设置有螺纹凹槽(101d

1a),所述转动臂(101d

1)外壁设置有清洁环(101d

2),所述连接套(102c)端部设置有第一摆动臂(101d

3),所述第一摆动臂(101d

3)一端铰接设置有摆动齿条(101d

4),所述主板(102)外壁设置有支撑架(102a),所述支撑架(102a)端部设置有第一固定板(102a

1)。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原煤仓防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102)外壁设置有活动板(103),所述活动板(103)外壁设置有U型块(103a),所述,所述摆动齿条(101d

4)可在U型块(103a)上活动。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原煤仓防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盘(105)外壁设置有第二固定板(105a),所述第一转盘(105)内壁设置有第一滑动槽(105b),所述第一滑动槽(105b)内设置有伸出板(105c),所述伸出板(105c)外壁设置有齿条(105c

1),所述伸出板(105c)外壁设置有固定柱(105c

2),所述固定柱(105c

2)的端部设置有第二齿轮(105c

3)。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原煤仓防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出板(105c)外壁设置有第一柱体(105d),所述第一柱体(105d)外壁设置有第一齿牙(105d

1),所述第一齿牙(105d

1)与所述齿条(105c

1)啮合,所述伸出板(105c)另一外壁设置有第二柱体(105f),所述第二柱体(105f)的外壁设置有与所述齿条(105c

1)啮合的第二齿牙(105f

1),所述第一柱体(105d)外壁设置有第一转杆(105e),所述第一转杆(105e)外壁设置有第一搅拌杆(105e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俊楠孙威李向阳苏国强陈更新高松辉毛伟岸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浙江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玉环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