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窑的尘硝一体化烟气治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3603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8: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玻璃窑的尘硝一体化烟气治理设备,涉及玻璃窑炉烟气的处理技术领域,包括脱硫剂储存仓和脱硫塔,脱硫塔的一侧设置有沉降室,沉降室的一侧连接有除尘器,除尘器包括外壳,外壳的内壁固接有金属滤袋;外壳内壁固接有两个SCR层,且两个SCR层位于金属滤袋的上方;外壳的外部设置有进气管,外壳的顶部设置有排气管;排气管的另一端与引风机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高温金属滤袋过滤除尘与SCR组合式设备,具有工程造价低、运行阻力低、占地面积小等明显优点;虽然玻璃窑N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玻璃窑的尘硝一体化烟气治理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玻璃窑炉烟气的处理
,具体为一种玻璃窑的尘硝一体化烟气治理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玻璃窑炉烟气具有细微尘多且黏性强、碱/碱土金属浓度高的特点,而且HF、HC l等物质容易造成脱硝催化剂的堵塞与中毒,对脱硝催化剂有较大影响;烟气中NO
x
达到3000mg/Nm3,远高于其他行业,脱硝效率要求高。
[0003]目前,对于玻璃窑炉烟气的处理,一般采用高温复合滤筒尘硝一体化脱除技术,脱硫后的烟气经过陶瓷滤筒表面时,由于滤筒的筛滤、拦截作用,将粉尘阻留在滤筒外表面,达到高效除尘的目的。经过除尘及再次脱硫的烟气继续穿过带催化剂陶瓷滤筒的脱硝催化剂层,烟气与脱硝催化剂充分接触,在350℃左右环境下,氮氧化物与还原剂充分反应,从而达到脱除NOX的效果,最终实现除尘脱硝一体化。
[0004]但是,上述装置在对玻璃窑炉烟气的处理,存在以下缺点:由于陶瓷滤筒本体的刚度限制,单个陶瓷滤筒只能做到3m长,过滤面积仅仅只有1.4

,针对玻璃窑行业,尤其是光伏玻璃行业,烟气量大,需要的陶瓷滤筒数量特别多,造成占地面积特别大,尤其是改造项目,更是难以布置;而且陶瓷滤筒为保证过滤精度,由致密的20mm厚的纤维层粘合固定而成,当过滤风速在1m/mi n以下时,仅穿过滤管的阻力就在1500Pa左右,整套系统阻力在3500pa左右,从而导致影响其整体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玻璃窑的尘硝一体化烟气治理设备。
[0006]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为:现有的玻璃窑炉烟气处理装置,由于陶瓷滤筒本体的刚度限制,单个陶瓷滤筒只能做到3m长,过滤面积仅仅只有1.4

,针对玻璃窑行业,尤其是光伏玻璃行业,烟气量大,需要的陶瓷滤筒数量特别多,造成占地面积特别大,尤其是改造项目,更是难以布置;而且陶瓷滤筒为保证过滤精度,由致密的20mm厚的纤维层粘合固定而成,当过滤风速在1m/mi n以下时,仅穿过滤管的阻力就在1500Pa左右,整套系统阻力在3500pa左右,从而导致影响其整体使用效果。
[0007]本技术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玻璃窑的尘硝一体化烟气治理设备,包括脱硫剂储存仓和脱硫塔,脱硫塔的一侧设置有沉降室,沉降室内设置有除尘器,除尘器包括外壳,外壳的内壁固接有金属滤袋;外壳内壁固接有两个SCR层,且两个SCR层位于金属滤袋的上方;外壳的外部设置有进气管,外壳的顶部设置有排气管;排气管的另一端与引风机连接。
[0008]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沉降室的底部固接有中间过渡仓,中间过渡仓的底部通过脱硫灰回用输送管与脱硫塔内部连通。
[0009]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脱硫塔为空塔结构;脱硫塔自下而上依次为
进口烟道、塔底排灰装置、文丘里管、反应段和顶部出口段。
[0010]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脱硫塔的外壁设置有保温层。
[0011]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进口烟道内壁至少固接有两个弧形叶片,且两个弧形叶片呈交叉设置,相邻两个弧形叶片凹向的方向相反。
[0012]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弧形叶片的表面设置有无机涂料层。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1、采用高温金属滤袋过滤除尘工艺与SCR组合式工艺,替代目前流行的陶瓷滤筒尘硝一体化工艺,其使用的设备具有工程造价低、运行阻力低、占地面积小等明显优点;不管在新建还是改造项目上都有明显的优势。
[0015]2、虽然玻璃窑NO
x
浓度高,但是先脱硫、除尘后,可选择的SCR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大,空速高,催化剂的体积用量并不大,并不会造成太高的成本。
[0016]3、金属滤袋和SCR催化剂功能上分开,金属滤袋和SCR催化剂均可单独回收;解决了目前陶瓷滤筒与SCR催化剂融为一体,导致固废较难处理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7]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中进口烟道的局部剖面结构连接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中弧形叶片的局部剖面结构连接示意图。
[0021]图中:1、脱硫剂储存仓;2、脱硫塔;3、沉降室;4、进口烟道;5、塔底排灰装置;6、文丘里管;7、反应段;8、顶部出口段;9、保温层;10、弧形叶片;11、无机涂料层;12、脱硫灰回用输送管;13、除尘器;14、中间过渡仓;15、外壳;16、金属滤袋;17、SCR层;18、灰斗;19、引风机;20、排气管;21、进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实现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0023]请参阅图1

图3所示,一种玻璃窑的尘硝一体化烟气治理设备,包括脱硫剂储存仓1、脱硫塔2、沉降室3和除尘器13,脱硫剂储存仓1与脱硫塔2之间通过管道连接,脱硫塔2和沉降室3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沉降室3和除尘器13之间通过管道连接;
[0024]脱硫剂储存仓1内储存有消石灰;用密封罐车运送符合品质要求的消石灰粉到脱硫剂储存仓1内前,通过输送软管接入到消石灰粉输送管快速接头,用压缩空气输送到脱硫剂储存仓1内储存,然后这些消石灰粉经输送设备(如管道)进入脱硫塔2。
[0025]脱硫塔2自下而上依次为进口烟道4、塔底排灰装置5、文丘里管6、反应段7、顶部出口段8,且各个部分之间固定连接,成为一个整体;脱硫塔2为钢结构,外壁设置有保温层9;塔底排灰装置5指的是排灰阀,固接在脱硫塔2的底部;脱硫塔2为空塔结构,内部不设任何支撑件以防止灰的堆积;
[0026]脱硫塔2入口气流分布均匀,设置有导流结构,使气体均匀进入吸收塔;导流结构
包括固接在进口烟道4内壁的弧形叶片10,弧形叶片10至少设置两个,且两个弧形叶片10呈交叉设置,相邻两个弧形叶片10凹向的方向相反;脱硫剂和烟气进入进口烟道4后,经过弧形叶片10结构的约束,会产生旋转运动,从而使气体混合得更加均匀;
[0027]弧形叶片10的表面设置有无机涂料层11;无机涂料不易吸附灰尘,使得物料不易粘附在弧形叶片10表面,进而使得脱硫剂不会大量粘附在弧形叶片10表面;
[0028]文丘里管6的外部连接有脱硫灰回用输送管12,脱硫灰中未反应完全的氢氧化钙或者未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钙会从沉降室3的底部沿着脱硫灰回用输送管12重新进入脱硫塔2,提高氢氧化钙的反应效率;
[0029]沉降室3的底部固接有中间过渡仓14,中间过渡仓14的底部通过脱硫灰回用输送管12与脱硫塔2内部连通;从脱硫塔2出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窑的尘硝一体化烟气治理设备,包括脱硫剂储存仓(1)和脱硫塔(2),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塔(2)的一侧设置有沉降室(3),所述沉降室(3)的一侧连接有除尘器(13),所述除尘器(13)包括外壳(15),所述外壳(15)的内壁固接有金属滤袋(16);所述外壳(15)内壁固接有两个SCR层(17),且两个SCR层(17)位于金属滤袋(16)的上方;所述外壳(15)的外部设置有进气管(21),所述外壳(15)的顶部设置有排气管(20);所述排气管(20)的另一端与引风机(19)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窑的尘硝一体化烟气治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室(3)的底部固接有中间过渡仓(14),所述中间过渡仓(14)的底部通过脱硫灰回用输送管(12)与脱硫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超周文方陈飞张思琦庄乐孟祥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紫朔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