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含热熔胶的卫生用品复合吸收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3499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8: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卫生用品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不含热熔胶的卫生用品复合吸收体,包括复合吸收体芯体,所述复合吸收体芯体包括热分布导流无纺布,所述热分布导流无纺布的底部连接有纵向分布纤维层,所述纵向分布纤维层的底部连接有SAP高分子纤维层,所述SAP高分子纤维层的底部连接有自由方向分布纤维层,所述自由方向分布纤维层的底部连接有固化纤维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MD纵向分布纤维层>67%的纤维一致呈材料运行MD方向纵向分布,对液体形成良好的前后定向导流作用,而含SAP纤维层和自由方向纤维层纤维呈自由方向分布,能够帮助实现各方向的导流并帮助SAP吸收各个方向来的液体,加速吸收和减少潮感、提高芯体前后方向及SAP的利用率节省成本。利用率节省成本。利用率节省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含热熔胶的卫生用品复合吸收体


[0001]本技术涉及吸收品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不含热熔胶的卫生用品复合吸收体。

技术介绍

[0002]在卫生用品中复合吸收体是其主要的组成部分,复合吸收体主要用于吸收水分以及锁住水分且避免复合吸收体的表面潮湿,复合吸收体所应用的范围非常广主要涉及的领域有医疗、卫生器械、防护、婴幼儿用品,以及女性用品等。
[0003]现有的复合吸收体还大致存在以下不足,复合吸收体芯体下表面需要用无纺布或卫生纸来封闭,在将无纺布或卫生纸与复合吸收体芯体连接时是采用热熔胶进行连接,热熔胶所含物质对人体会产生损害,不利于保证复合吸收体的质量且在复合吸收体进行使用时无纺布或卫生纸会吸收部分水分无法完全锁住内部的纤维和高分子从而导致纤维和高分子脱落损失,增加尘埃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不含热熔胶的卫生用品复合吸收体,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不含热熔胶的卫生用品复合吸收体,包括复合吸收体芯体,所述复合吸收体芯体包括热分布导流无纺布,所述热分布导流无纺布的底部连接有纵向分布纤维层,所述纵向分布纤维层的底部连接有SAP高分子纤维层,所述SAP高分子纤维层的底部连接有自由方向分布纤维层,所述自由方向分布纤维层的底部连接有固化纤维层,所述固化纤维层由纤维件和丙烯酸树脂件组成,所述纤维件呈线状穿插在若干个丙烯酸树脂件之间;
[0006]所述复合吸收体芯体背面的两端均粘接有边缘隔离层,所述边缘隔离层远离复合吸收体芯体的背面设有粘接层,所述边缘隔离层的端部与复合吸收体芯体的端部呈齐平状,所述边缘隔离层和粘接层均为疏水材质;
[0007]所述纵向分布纤维层367%的纤维排列方式一致呈材料运行MD方向纵向分布,所述SAP高分子纤维层和自由方向分布纤维层纤维排列方式呈自由方向分布。
[0008]进一步的,所述固化纤维层为经过固化丙烯酸树脂固定的纤维层。
[0009]进一步的,所述纵向分布纤维层367%

82%的纤维排列方式为前后水平分布,所述纵向分布纤维层325%

32%的纤维排列方式为前后向非水平分布。
[0010]进一步的,所述纵向分布纤维层中小于8%的纤维水平方向与前后方向夹角大于45度,所述纵向分布纤维层中大于12%的纤维水平方向与前后方向夹角大于30度。
[0011]进一步地,所述纵向分布纤维层、SAP高分子纤维层、自由方向分布纤维层以及固化纤维层由PP超短纤、PP/PE复合短纤和绒毛浆组成,其中PP超短纤含量为纤维总量的15%

25%,PP/PE复合短纤含量为35%

55%,绒毛浆含量为40%

65%。
[0012]进一步的,所述丙烯酸树脂单体组成为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乳液还含有>4%的N

羟甲基丙烯酰胺和0.1%

1%的酞酸二烯丙酯。
[0013]进一步的,所述固化纤维层的制作为复合吸收体芯体总重2%的乳液加倍纯水经雾化后喷洒在纤维层表面,在135

139度高温下能迅速固化,30秒高温处置后单体残留量小于0.01%。
[0014]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5]1.本技术通过MD纵向分布纤维层>67%的纤维一致呈材料运行MD方向纵向分布,对液体形成良好的前后定向导流作用,而含SAP纤维层和自由方向纤维层纤维呈自由方向分布,能够帮助实现各方向的导流并帮助SAP吸收各个方向来的液体,整体来看能够在卫生用品中更好实现“先前后导流再横向导流存储”的梯度导流作用,加速吸收和减少潮感、提高芯体前后方向及SAP的利用率节省成本。
[0016]2.本技术通过复合吸收体芯体下表面不需要用无纺布或卫生纸来封闭,而是采用丙烯酸乳胶在线热固化后芯体表面纤维与纤维之间形成丙烯酸树脂连接点,从而显著降低纤维和高分子脱落损失,减少尘埃污染。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图1分层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固化纤维层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为:1、复合吸收体芯体;2、热分布导流无纺布;3、纵向分布纤维层;4、SAP高分子纤维层;5、自由方向分布纤维层;6、固化纤维层;7、纤维件;8、丙烯酸树脂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中的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另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结构的形态只不过是例示,本技术所涉及的不含热熔胶的卫生用品复合吸收体并不限定于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结构,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参照图1

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不含热熔胶的卫生用品复合吸收体,包括复合吸收体芯体1,所述复合吸收体芯体1包括热分布导流无纺布2,所述热分布导流无纺布2的底部连接有纵向分布纤维层3,所述纵向分布纤维层3的底部连接有SAP高分子纤维层4,所述SAP高分子纤维层4的底部连接有自由方向分布纤维层5,所述自由方向分布纤维层5的底部连接有固化纤维层6,所述固化纤维层6由纤维件7和丙烯酸树脂件8组成;
[0023]本实施例还需要说明的是固化纤维层6中纤维件7和丙烯酸树脂件8的组成方式具体如图3所示,本技术中,复合吸收芯体1的结构,可作为一般性通用吸收体结构,应用于诸如纸尿裤、卫生巾、产妇巾、护理垫等涉及液体吸收的产品品类中需要设置吸收层的位置,用以发挥吸收体应有的吸水性能,而基于所述纤维件7呈线状穿插在若干个丙烯酸树脂件8之间,所形成的网状结构,本身具有较好的水分引导性能,网状结构下,液体能随着纤维丝的引导通向网状结构的任意位置,而丙烯酸树脂件8也即高分子颗粒,其由于是穿设在纤
维件7上,因而能随纤维的引导作用迅速捕捉到进入吸收芯体的水分,并快速吸收,一旦饱和,水分依旧能沿着纤维件7所形成的网状结构继续引导,直至被尚未饱和的丙烯酸树脂件8吸收,因此本技术吸收芯的结构具有较佳的吸水性能和吸水导流性能。
[0024]不但如此,由于本技术中,纤维件7所形成的网状结构并非以网格的方式锁住丙烯酸树脂件8,而是像门帘一样串联,因此丙烯酸树脂件8难以发生饱和膨胀后脱落、游走的问题,避免了可能存在的高分子颗粒漏出的隐患,故而整体结构更加稳定、耐用;此外,由于丙烯酸树脂件8与纤维件7串联,纤维件7之间的空隙并不会被吸水后的丙烯酸树脂件8所过多影响,故而高分子芯体在吸水后,纤维件7之间仍具有活动的空间,这对吸水芯体的柔软度保持具有较好的正向作用,同时,还能提供一定的透气度支持。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含热熔胶的卫生用品复合吸收体,包括复合吸收体芯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吸收体芯体(1)包括热分布导流无纺布(2),所述热分布导流无纺布(2)的底部连接有纵向分布纤维层(3),所述纵向分布纤维层(3)的底部连接有SAP高分子纤维层(4),所述SAP高分子纤维层(4)的底部连接有自由方向分布纤维层(5),所述自由方向分布纤维层(5)的底部连接有固化纤维层(6),所述固化纤维层(6)由纤维件(7)和丙烯酸树脂件(8)组成,所述纤维件(7)呈线状穿插在若干个丙烯酸树脂件(8)之间;所述复合吸收体芯体(1)背面的两端均粘接有边缘隔离层(9),所述边缘隔离层(9)远离复合吸收体芯体(1)的背面设有粘接层(10),所述边缘隔离层(9)的端部与复合吸收体芯体(1)的端部呈齐平状,所述边缘隔离层(9)和粘接层(10)均为疏水材质;所述纵向分布纤维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穆范飞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飞吸高分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