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加热控制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23302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8: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加热控制方法及系统,属于电池加热技术领域。方法包括:获取车辆的发车/充电时间、以及当前的电池温度;进而预测车辆发车/充电时的电池温度;若车辆发车/充电时的电池温度<第一温度阈值,根据车辆发车/充电时的电池温度、电池的加热速率计算车辆的理论加热时长,加热速率根据电池的理论生热速率、第一调整系数以及第二调整系数确定,理论生热速率根据电池的比热容和加热功率计算得到,第一调整系数根据自车以及同类型车辆的往年同月的历史加热数据确定;第二调整系数根据自车当天之前设定天数内的历史加热数据确定;进而确定车辆的加热时间。本发明专利技术既保证了车辆使用时对电池温度的要求,又避免了能耗的浪费。费。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加热控制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加热控制方法及系统,属于电池加热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领域采用新能源作为动力。由于具有能量密度高、可循环充电、安全环保等优点,电池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储能系统等领域中。但是低温环境下电池的使用会受到一定限制。具体的,电池在低温环境下的放电容量会严重衰退,以及电池在低温环境下无法充电。因此,为了能够正常使用电池,需要在低温环境下为电池进行加热。
[0003]目前对电池进行加热的方式普遍采用加热膜加热,液暖加热等外部加热的方式,但是外部加热的方式存在加热时间长,能耗较高的问题。为此,有人提出利用电池内阻进行电池自加热方法,例如:如图1a、图1b所示,基于整车现有电气架构,采用电机控制器内的电容作为储能电路中的吸收电容,采用电机定子线圈作为储能电路中的储能电感,五合一内部的IGBT作为功率开关件的电池自加热装置,其加热方法是通过对电池进行充放电实现电池的自加热。图1a为电池放电的示意图,在电池放电周期内,IGBT V1,V2,V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加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车辆在驻车状态下,获取车辆的发车/充电时间、以及当前的电池温度;2)根据当前的电池温度预测车辆发车/充电时的电池温度;3)若车辆发车/充电时的电池温度<第一温度阈值,根据车辆发车/充电时的电池温度、电池的加热速率计算车辆的理论加热时长;所述电池的加热速率根据电池的理论生热速率、第一调整系数以及第二调整系数确定,所述电池的理论生热速率根据电池的比热容和加热功率计算得到,所述第一调整系数根据自车以及同类型车辆的往年同月的历史加热数据确定;所述第二调整系数根据自车当天之前设定天数内的历史加热数据确定;历史加热数据包括历史加热时长以及历史预测车辆发车/充电时的电池温度;4)根据车辆的发车/充电时间和理论加热时长确定车辆的加热时间,达到车辆的加热时间控制开启加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加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车辆的理论加热时长的计算过程为:其中,ΔT为车辆的理论加热时长;C为车辆发车/充电时的电池温度;T
m
为电池的理论生热速率;k1为第一调整系数;k2为第二调整系数;Δt为加热后升温等待时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加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调整系数为:其中,k1为第一调整系数;C
ij
为往年同月中第i天第j台车的历史预测车辆发车/充电时的电池温度;n为同类型车辆以及自车的车辆总数;t
ij
为往年同月中第i天第j台车的历史加热时长。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加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调整系数为:其中,k2为第二调整系数;C
i
为自车当天之前第i天的历史预测车辆发车/充电时的电池温度;P为设定天数;t
i
为自车当天之前第i天的历史加热时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加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车辆处于车队中时,所述车辆加热完成后,还获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玉龙李龙游祥龙周时国高卫杰
申请(专利权)人: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