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电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2921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7: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漏电断路器,其包括:至少一个断路器模块,所述断路器模块包括第一出线端,所述第一出线端设置有第一插拔接口;脱扣器模块,所述脱扣器模块包括第二出线端,所述第二出线端设置有第二插拔接口;互感器模块,所述互感器模块包括第一插拔件和第二插拔件;其中,所述断路器模块、所述脱扣器模块、所述互感器模块拼接成一体式漏电断路器,所述第一插拔件与所述第一插拔接口插拔连接,所述第二插拔件与所述第二插拔接口插拔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可以实现拼接后漏电断路器的小型化,而且还可以提高漏电断路器拼装拆解的效率。的效率。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漏电断路器


[0001]本技术涉及断路器
,尤其涉及一种漏电断路器。

技术介绍

[0002]电力进入人们生活以来,漏电事故时有发生。漏电断路器是目前低压电路中常见的保护电器,它在防止触电、漏电事故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0003]现有漏电断路器在进行模块化装配过程中,由于各模块体积较大,导致装配后的漏电断路器在实际安装时占用了较多的安装导轨空间,进而使得同体积空间表箱内漏电断路器的安装数量少。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模块化漏电断路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模块化装配后的漏电断路器体积较大的技术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漏电断路器,其包括:
[0006]至少一个断路器模块,所述断路器模块包括第一出线端,所述第一出线端设置有第一插拔接口;
[0007]脱扣器模块,所述脱扣器模块包括第二出线端,所述第二出线端设置有第二插拔接口;
[0008]互感器模块,所述互感器模块包括第一插拔件和第二插拔件;
[0009]其中,所述断路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断路器模块(10),所述断路器模块(10)包括第一出线端(11),所述第一出线端(11)设置有第一插拔接口(111);脱扣器模块(20),所述脱扣器模块(20)包括第二出线端(21),所述第二出线端(21)设置有第二插拔接口(211);互感器模块(30),所述互感器模块(30)包括第一插拔件(34)和第二插拔件(35);其中,所述断路器模块(10)、所述脱扣器模块(20)、所述互感器模块(30)拼接成一体式漏电断路器,所述第一插拔件(34)与所述第一插拔接口(111)插拔连接,所述第二插拔件(35)与所述第二插拔接口(211)插拔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器模块(10)与所述脱扣器模块(20)之间通过第一拼接结构进行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断路器模块(10)、所述脱扣器模块(20)分别与所述互感器模块(30)之间通过第二拼接结构进行可拆卸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拼接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轴销(41);其中,所述第一轴销(41)贯穿所述断路器模块(10)、所述脱扣器模块(20)。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拼接结构包括罩盖(50);其中,所述断路器模块(10)、所述脱扣器模块(20)在所述罩盖(50)的第一侧与所述罩盖(50)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互感器模块(30)在所述罩盖(50)的第二侧与所述罩盖(50)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相对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器模块(10)、所述脱扣器模块(20)上均设置有第一导槽(12),所述罩盖(50)的第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槽(12)进行卡接的第一卡块(501),所述罩盖(50)的第二侧设置有第二导槽(502),所述互感器模块(30)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导槽(502)进行卡接的第二卡块(31)。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罩盖(50)包括第一罩盖(51)和第二罩盖(52);其中,所述第一罩盖(51)、所述第二罩盖(52)均包括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所述第一罩盖(51)、所述第二罩盖(52)均为L型罩盖且对称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罩盖(51)、所述第二罩盖(52)的内侧均设置有第三卡块(503)和第一卡槽(504),所述断路器模块(10)、所述脱扣器模块(20)上均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司莺歌李求杰李罗斌杨宇杨文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