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靛蓝和其他染料以环境可持续的方式对绞纱和/或成衣进行染色的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27881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7:57
提供了对染色机器的描述,该染色机器包括:染色设备,该染色设备设置有围封出染料隔室的壳体和允许接近染料隔室的气密密封的开口;支撑框架,该支撑框架在染料隔室内旋转;容纳染料浴的至少一个罐;液压回路,该液压回路液压连接至每个罐和染色设备,以将染料浴从每个罐供给至染料隔室或者将染料浴从染料隔室供给至每个罐;以及用于待染色的绞纱和/或成衣的多个支撑装置。支撑装置被安装在支撑框架上并且能够经由开口接近。壳体和支撑框架两者在横截面中都具有优选的环形形式,使得壳体具有筒形前部壁并且染料隔室具有筒形形式。开口被设置在壳体的筒形前部壁上,并且支撑装置根据相对于支撑框架的中心旋转轴线优选处于周向的构型被布置在支撑框架上,并且装置被放置在壳体的筒形前部壁的内表面附近。液压回路包括用于氮气和空气的供给的一个或更多个回路,该回路液压连接至每个罐和染料隔室,以能够向每个罐和染料隔室供给氮气。每个罐和染料隔室供给氮气。每个罐和染料隔室供给氮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靛蓝和其他染料以环境可持续的方式对绞纱和/或成衣进行染色的机器


[0001]本专利技术总体上涉及用于对纱线和织物进行处理的机器,特别地,本专利技术涉及用靛蓝和其他染料以环境可持续的方式对绞纱和/或成衣进行染色的机器。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染色的机器和方法,该机器和方法优选在惰性环境中、在氮气下用靛蓝和其他还原染料进行操作。
[0002]为了使说明更加清楚和简单,将仅参考使用靛蓝染料对绞纱进行的染色通过非限制性实施例来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染色机器进行描述。然而,应当说明的是,除了上述内容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染色机器还适于使用适当的不同类别的染料来对任何纤维绞纱进行染色,以及将会理解的是,在使用适合的内部旋转的材料承载件框架的情况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染色机器还适于对无论是由针织物还是由织物制成的成衣诸如袜子、毛衣、牛仔裤等进行染色。

技术介绍

[0003]几千年来,通过对在印度和爪哇常见的多种的靛蓝属植物和各种其他植物进行研磨而提取的天然靛蓝对于羊毛、亚麻、丝绸和棉花而言是最好的蓝色。在1883年,德国化学公司BASF确定了靛蓝的配方,并且在几年后,BASF将成本大幅降低的新型合成靛蓝推向市场,该合成靛蓝很快就取代了天然类型的靛蓝。然而,在1908年德国化学公司CASSELLA发现了蓝色染料“Hydron”——蓝色染料“Hydron”更易于应用、具有更好的牢度和显著较低的成本——之后,几年之内靛蓝就被完全淘汰了。
[0004]然而,靛蓝的特定特性、即经过反复洗涤之后靛蓝的蓝色趋于变浅直到变成越来越明亮的浅蓝色这一事实与相反地另一方面趋于变得无光泽的新型“Hydron”蓝色形成对比,这意味着的是,大约50年后,靛蓝随着牛仔裤的最初成功而重获青睐,这种裤子从简陋的工作服成为休闲时间的代名词,达到这种程度而使得这种裤子上升到高级时尚的行列并且成为全世界的经典服装。
[0005]如今,和过去一样,由于社会需求的变化、时尚的持续发展等,再次需要使用与牛仔裤密不可分的靛蓝对纱线进行染色,以完成新衣物的生产并且使新衣物的生产现代化且可获取。这是因为靛蓝是唯一具有以下特定特性的染料:随着时间的推移,经过各种洗涤之后,靛蓝使所生产的服装的色调就像经典牛仔裤的情况一样越来越浅,但还非常明亮,并且因此给予所生产的服装非常令人愉悦的外观。
[0006]靛蓝染料的特性中的使靛蓝染料独特的一个特性是将靛蓝染料应用至棉纱线所需的特定染色方法。从使用植物染料的时代到现在,自靛蓝染料被合成后的一百多年里,该染色方法几乎保持不变。由于靛蓝染料的分子相对较小且与纤维素纤维的亲和力较低,为了应用靛蓝染料,靛蓝染料不仅必须在(无色化合物)碱性溶液中进行还原,而且还需要经过与在空气中的绞拧和随后的氧化交替的多次浸渍。实际上,只有通过对纱线进行第一染色操作(依次由浸渍、挤压和氧化阶段构成),然后立即通过多次过染操作,才能获得中等或深色的色度,所述过染操作全部是次数越多,色度越深并且所需的色牢度越大。
[0007]然而,虽然这种工作方法很容易应用于对牛仔布织物进行连续染色,以生产牛仔裤——因为这种工作方法是在由一系列染色罐构成的生产线上进行的,每个染色罐设置有用于挤压和氧化的装置——但是使用传统的称为“分批次”类型的非连续染色机器,同样的工作方法并不容易或者说非常难以应用于由绞纱制成的各种服装。毋庸置疑,除了牛仔裤之外,很长一段时间完全没有使用靛蓝染料,再加上对新的特定用途缺乏兴趣,没有刺激在这方面的研究和实验。
[0008]在各种各样的棉纱线和其他纤维中,使其自身最适合于用靛蓝进行非连续(分批次)染色的方法的产品是绞纱型产品。对呈绞纱形式的纱线进行染色可能是最古老的系统(尽管技术不断现代化),由于各种原因和技术要求,该系统在使用中仍在广泛利用各种类别的染料(不包括靛蓝)。
[0009]在过去,在靛蓝的情况下,绞纱是在木罐中染色的,悬置在被成形为倒置欧米伽形式的特殊杆上进行浸没,以使这些绞纱完全浸没在染料浴中,以防止染料氧化。绞纱在这些杆上的位置是手动改变的,这些杆又被从罐的一侧移到另一侧。当完成染色时,绞纱被拧干并且暴露于空气中以进行氧化。这些操作必须根据所需的色度被重复多次。
[0010]对绞纱进行染色仍在使用中,其中,绞纱是纱线被自由地、柔和地、有规律地和大量地缠绕的产品,以保持纱线的所有特性不变。这些特质在针织物领域中是非常有价值的,特别是对于细且脆弱的纤维而言是非常有价值的。此外,绞纱是纱线以环的形式被缠绕的产品,并且因此在唯一的借助于特定机器的条件下允许在丝光处理过程中将棉绞纱张紧,该丝光处理对于针织物和衬衫生产领域是特别重要的处理。
[0011]正如为了纪念其专利技术者John Mercer而被普遍熟知的,丝光处理是这样一种工艺:借助于该工艺,通过浓缩的苛性钠的作用并且在低温下,棉纱线经受相当大的收缩,如果阻止该收缩,则会使纤维产生丝质光泽。实际上,借助于苛性钠产生的纱线的缩短越强烈,并且越有效地阻止这种缩短,获得的纱线的光泽就越好。
[0012]除了为纱线提供特定光泽外,丝光处理还通过改进弹性“涂层”而给予纱线更大的机械强度,此外与未经丝光处理时的同一纱线相比,丝光处理给予纱线被染色得更强烈的重要特性,从而使得显著节省了染料。
[0013]由于所有这些特定特性,经丝光处理的纱线对于针织物和衬衫生产领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针织物和衬衫生产领域有可能也能够用靛蓝进行染色,则针织物和衬衫生产领域就有机会极大地扩大新产品的供应,这些新产品在时尚行业需求很大,从而在危机时期使相应的市场复苏。如果用靛蓝染色的纱线被良好固定并且尤其是没有落下灰尘,则即使在该纱线未经丝光处理的情况下,该纱线对于潜在的各种各样的新型的光滑且经加工的织物和针织制品的生产而言也具有特别意义,而且,除了常规的长丝绒以外,还可以提供其他运动服用品和针织牛仔裤,这些产品是有需求的,因为它们远比传统类型的产品更方便、更易于穿戴并且更舒适。
[0014]目前世界上可用的用于对绞纱进行染色的机器几乎全部包括“柜”式机器,如此称呼是因为这些机器的竖向平行六面体形式,其中,悬置在一系列的具有相邻挡块且在一个或两个水平上的杆上的绞纱被完全浸没在染料浴中,并且借助于泵而被保持成双向循环、即下/上和上/下。这些机器以满容积进行操作,其中,纱线的重量与染料浴的体积之间的平均比例率约为1比13。这些机器是绝对不适于用靛蓝进行染色的机器,因为主体结构困难并
且需要许多手动操作,导致成本非常高,并且尤其是质量结果并不是最佳的。
[0015]事实上,为了能够使用包括浸渍、挤压和氧化的连续阶段的传统工艺来用靛蓝进行染色,在第一次染色操作之后,需要将柜清空,回收染料浴,取出绞纱,转动(spin,甩干)绞纱,并且在空气中对染料进行氧化。然后必须将绞纱重新引入柜中,以在进一步处理中再次重复所有的阶段,直到获得所期望的色度为止。这清楚地表明,在目前的柜式染色机器中,实际上除非执行单个循环来获得非常浅的色度,否则不可能用靛蓝对绞纱进行染色,需要许多手动操作,并且质量结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绞纱和/或成衣的染色机器(10),所述染色机器(10)包括:

至少一个染色设备(12),所述染色设备(12)设置有:

壳体(18),所述壳体(18)围封出至少一个染料隔室(20);以及

至少一个气密密封的开口(22),所述开口(22)被设置在所述壳体(18)上并且允许接近所述染料隔室(20);

至少一个支撑框架(14),所述支撑框架(14)被安装成在所述染料隔室(20)内旋转,并且所述支撑框架(14)被设计成借助于至少一个旋转销(16)围绕中心旋转轴线(A)进行旋转,所述中心旋转轴线(A)是水平的并且穿过所述旋转销(16);

至少一个罐(24、26;44、46),所述至少一个罐(24、26;44、46)容纳至少一种染料浴(B);

至少一个液压回路(28),所述至少一个液压回路(28)液压连接至所述至少一个罐(24、26;44、46)和所述染色设备(12),以将所述至少一种染料浴(B)从所述至少一个罐(24、26;44、46)供给至所述染料隔室(20),或者将所述至少一种染料浴(B)从所述染料隔室(20)供给至所述至少一个罐(24、26;44、46);以及

用于所述绞纱和/或所述成衣的多个支撑装置(30;32、34),所述支撑装置被安装在所述支撑框架(14)上并且能够经由所述开口(22)接近,其中,所述壳体(18)和所述支撑框架(14)两者都在竖向横截面中具有圆形形式,使得所述壳体(18)具有筒形前部壁以及所述染料隔室(20)具有筒形形式,所述竖向横截面即是沿与所述中心旋转轴线(A)正交的平面获得的截面,其中,所述开口(22)被设置在所述筒形前部壁上,以及其中,所述支撑装置(30;32、34)根据相对于所述中心旋转轴线(A)优选处于周向的构型被布置在所述支撑框架(14)上,并且所述支撑装置(30;32、34)被放置在所述筒形前部壁的内表面附近,所述染色机器(10)的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液压回路(28)包括用于氮气和空气的供给的一个或更多个回路(50),所述一个或更多个回路(50)液压连接至所述至少一个罐(24、26)和所述至少一个染料隔室(20),以将氮气(N)供给到所述至少一个罐(24、26)和所述至少一个染料隔室(20)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染色机器(10),其特征在于,每个支撑框架(14)是由一对圆形侧向壁(36、38)限界的,所述一对圆形侧向壁(36、38)是平坦的、彼此相对的并且是相对于所述中心旋转轴线(A)正交布置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染色机器(10),其特征在于,每个开口(22)都具有沿所述中心旋转轴线(A)测量的宽度,所述宽度等于每个支撑框架(14)的两个侧向壁(36、38)之间的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染色机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30)中的每个支撑装置是由支架构成的,所述支架对多个绞纱承载件杆(40)进行支撑,以对所述绞纱进行染色。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染色机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32、34)中的每个支撑装置是由穿孔的容器或隔室构成的,所述穿孔的容器或隔室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孔门(42),其中,每个穿孔的容器或隔室(32、34)被设计成对所述成衣进行容纳。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染色机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染色机器
(10)包括:

第一气密密封罐(24),所述第一气密密封罐(24)容纳基于靛蓝的染料浴(B)和必要量的氮气(N);以及

第二气密密封罐(26),所述第二气密密封罐(26)液压连接至所述第一气密密封罐(24)并且用作所述基于靛蓝的染料浴(B)和所述必要量的氮气(N)的辅助罐。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染色机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弗朗切斯科
申请(专利权)人:马斯特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