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叶幼苗移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2487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7:55
本申请提供一种明日叶幼苗移栽装置,属于栽培用具技术领域。包括切削管、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一联臂和第二联臂,所述切削管底部设置入苗口,切削管由定位壁和随动壁构成,两者之间拼合连接形成圆锥形的切削管,所述第一横梁位于定位壁的顶部,第二横梁位于随动壁的顶部,第一联臂连接于定位壁与随动壁之间,其一端位于定位壁上,一端位于随动壁;第二联臂相对第一联臂连接于另一侧的定位壁与随动壁之间。上述装置实现了明日叶等类似植株的精准定位移栽,减少对幼苗根系的破坏。减少对幼苗根系的破坏。减少对幼苗根系的破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明日叶幼苗移栽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一种明日叶幼苗移栽装置,属于栽培用具


技术介绍

[0002]明日叶是一种药食兼用的蔬菜,属伞形科当归属植物;外形似芹菜,株高80

120厘米,基生叶丛生,具有长柄,基部扩大抱茎。通常采用扦插方式种植在土壤盆栽装置或大棚中,为提高其培育质量、实现其天然活性及药物成分的保持,将之拓宽至家庭层面的栽植、实现即摘即食,通常会涉及到移栽换盆问题,如大棚地载转为土壤盆栽,小盆换做大盆,对于明日叶这种特殊形态的植株来讲,传统的移栽装置无法准确定位,很容易引起叶片和茎干,特别是须根的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明日叶幼苗移栽装置,实现明日叶等类似植株的精准定位移栽,减少对幼苗根系的破坏。
[0004]具体地,本申请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
[0005]明日叶幼苗移栽装置,包括切削管、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一联臂和第二联臂,所述切削管底部设置入苗口,切削管由定位壁和随动壁构成,两者之间拼合连接形成圆锥形的切削管,所述第一横梁位于定位壁的顶部,第二横梁位于随动壁的顶部,第一联臂连接于定位壁与随动壁之间,其一端位于定位壁上,一端位于随动壁;第二联臂相对第一联臂连接于另一侧的定位壁与随动壁之间。
[0006]上述装置通过圆锥形的切削管实现以“点”定位:叶苗经入苗口进入切削管内,定位壁落在叶苗一侧,定位壁受压斜插入土中定位,基于定位壁与随动壁之间以联臂连接,随动壁随之沿上下方向(即竖直方向)位移,将叶苗主根以外的部分须根切断,待固定并完毕后,上提切削管,即可完成幼苗的精准完整取出,不至于发生偏移导致主根受损。
[0007]进一步的,作为优选:
[0008]所述定位壁为切削管的2/3。
[0009]所述切削管为底部设有入苗口的铝管,定位壁与随动壁均为铝片结构,该结构可以实现快速切断须根,与传统移栽装置的刀片切割相比,大大减少了对幼苗根系的破坏。
[0010]所述定位壁上设置卡扣,随动壁与之对应的位置设置卡槽,卡扣卡入卡槽,实现两者的扣合连接。
[0011]所述第一联臂与第二联臂结构相同,均包括有伸缩杆和安装座,一对安装座分别位于定位壁和随动壁的顶部,伸缩杆两端各设置一连接块,连接块与安装座连接,实现伸缩杆在定位壁与随动壁之间的连接。更优选的,所述连接块上设置连接轴,连接块与安装座之间通过连接轴实现轴连接。所述安装座为U型结构,底部与定位壁/随动壁顶部固定,连接块位于其底部两侧向上延伸的壁之间。上述安装座和连接块结构赋予联臂一定程度上的机动性。
[0012]所述切削管顶部设置有顶壁,顶壁是由多段直壁连接形成的竹节形结构,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一联臂和第二联臂均安装在顶壁上。
[0013]上述装置用于明日叶的叶苗移栽,借助于定位壁与联臂的配合,实现以“点”定位,经定位壁定位后,整个切削管不发生左右方向(即水平方向)上的位移,实现精准移栽;相对于传统移栽装置,该装置操作方便,易上手,且性价比高,适合普通农户入手使用。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申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申请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申请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申请的俯视图。
[0018]图中标号:1.切削管;11.定位壁;111.卡扣;12.随动壁;13.入苗口;14.顶壁;1a.连接面一;1b连接面二;2.第一横梁;3.第二横梁;4.第一联臂;41.伸缩杆;411.第一杆;412.第二杆;42.连接块;43.安装座;44.安装轴;5.第二联臂。
实施方式
[0019]本实施例明日叶幼苗移栽装置,结合图1和图4,包括切削管1、第一横梁2、第二横梁3、第一联臂4和第二联臂5。
[0020]切削管1底部设置入苗口13,切削管1由定位壁11和随动壁12构成,定位壁11与随动壁12拼合形成圆锥形的切削管1。
[0021]第一横梁2通过一对立柱21安装于定位壁11的顶部,第二横梁3通过一对立柱安装于随动壁12的顶部。
[0022]定位壁11与随动壁12形成两个连接面:第一联臂4横跨在连接面一1a上方,并确保第一联臂4的一端位于定位壁11上,另一端位于随动壁12上;第二联臂5相对第一联臂4安装,使之横跨在连接面二1b上方,同样保证第二联臂5连接于定位壁11与随动壁12之间。
[0023]上述装置在进行明日叶幼苗移栽时:叶苗经入苗口13进入切削管1内,定位壁11落在叶苗一侧,定位壁11受压斜插入土中定位,基于定位壁11与随动壁12之间以联臂(第一联臂4、第二联臂5)连接,随动壁12随之沿上下方向(即竖直方向)位移,将叶苗主根以外的部分须根切断,待固定并完毕后,上提切削管1,即可完成幼苗的精准完整取出,不至于发生偏移导致主根受损。
[0024]上述方案中,结合图4,定位壁11为切削管的2/3,即在一个圆面上,其两边之间的夹角为240
°
,而随动壁12则为切削管的1/3,其两边之间的夹角为120
°

[0025]定位壁11与随动壁12均采用弧形的铝片结构,该结构可以实现快速切断须根,与传统移栽装置的刀片切割相比,大大减少了对幼苗根系的破坏。
[0026]定位壁11上可以设置卡扣111(常见卡扣结构即可,图中未示出),随动壁12与之对应的位置设置卡槽(与卡扣111配合的常见卡槽结构即可,图中未示出),卡扣111卡入卡槽,实现两者的扣合连接。
[002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设置相同,区别在于:结合图1和图2,第一联臂4包括有伸缩杆41、一对连接块42和一对安装座43,一对安装座43分别固定在定位壁11的顶部、随动壁12
的顶部,连接块42位于伸缩杆41的两端,连接块42与安装座43连接,使伸缩杆41安装在一对安装在43之间。
[0028]第二联臂5可以采用与第一联臂4相同的结构,即也包括有伸缩杆和安装座,一对安装座分别位于定位壁和随动壁的顶部,伸缩杆安装在定位壁与随动壁之间。
[0029]上述方案,当清洗、移出其内的幼苗或者拓宽入苗口尺寸时,可使定位壁11与随动壁12分离、间距变大,联臂的伸缩式结构,赋予切削管1整体以机动性,方便适应不同的工况要求。
[0030]伸缩杆41可以由多节杆构成,如图3所示的第一杆411、第二杆412
……
,以控制整个切削管1的可形变范围。
[0031]作为一个备选方案,还可以在连接块42的侧面设置连接轴44,连接块42与安装座43之间通过连接轴44实现两者的轴连接。
[0032]安装座43可以采用底壁(图中未标记)和两侧壁(图中未标记)形成的U形结构,底壁与定位壁11、随动壁12顶部固定,连接块42安装于两侧壁之间。上述安装座43和连接块42结构赋予联臂一定程度上的机动性。
[003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设置相同,区别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明日叶幼苗移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切削管、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一联臂和第二联臂,所述切削管底部设置入苗口,切削管由定位壁和随动壁构成,两者之间拼合连接形成圆锥形的切削管,所述第一横梁位于定位壁的顶部,第二横梁位于随动壁的顶部,第一联臂连接于定位壁与随动壁之间,其一端位于定位壁上,一端位于随动壁;第二联臂相对第一联臂连接于另一侧的定位壁与随动壁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明日叶幼苗移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壁为切削管的2/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明日叶幼苗移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管为底部设有入苗口的铝管,定位壁与随动壁均为弧形铝片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明日叶幼苗移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壁上设置卡扣,随动壁与之对应的位置设置卡槽,卡扣卡入卡槽,实现两者的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毅灵胡慧雅金贵琳刘峰蒋劢博宋天祥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