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11512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1 17: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移植机(3),其具备:将苗(N)栽种到田地中的栽种装置(39);将苗供给到栽种装置的苗供给装置(38);以及用于载置苗托盘(189)的载苗台(190),该苗托盘(189)收容了被供给到苗供给装置的苗。苗托盘在上表面纵横并列地形成能够个别地收容苗的多个收容凹部(189a),并且在下表面具有形成于相邻的收容凹部之间并沿着上述并列的方向延伸的槽部(189b)。载苗台具有:载置上述苗托盘的载置部(190a);以及引导在载置部上的苗托盘的移动的引导部(190b)。引导部与载置部相比向上方突出地设置,在将苗托盘载置在载置部时进入槽部并沿着槽部延伸。沿着槽部延伸。沿着槽部延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移植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例如将苗栽种到田地中的移植机。

技术介绍

[0002]以往,公知有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移植机。
[0003]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移植机安装在与拖拉机连结的旋耕机的后部。移植机具有:苗供给装置,其具有收容苗的多个供给杯;以及栽种装置,其将从苗供给装置供给的苗栽种到田地中。在苗供给装置的上方设有载苗台。在载苗台上放置苗托盘,苗托盘的苗被供给到苗供给装置,通过栽种装置将苗移植到田地中。
[0004]在移植作业时,装载了苗托盘的搬运苗伴行车在移植机的旁边伴行,若载苗台的苗没有了,则暂时停止拖拉机,将搬运苗伴行车的苗托盘转载到移植机的载苗台。
[0005]另外,供给杯具有开闭自如的底盖,通过打开底盖,供给杯内的苗落下到栽种装置中。
[0006]在先技术文献
[0007]专利文献
[0008]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9

20841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10]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移植机中,为了将苗托盘放置在载苗台上,必须使拖拉机停止,因此移植作业停止,作业效率降低,并且不能进行迅速的苗托盘的供给。
[0011]另外,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移植机中,有时供给杯的底盖在打开的状态下摆动,因此存在苗落下时接触到底盖的情况,存在苗的落下不稳定的问题。
[0012]因此,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问题点,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植机,其能够不停止移植作业地将苗托盘迅速地供给到载苗台。
[0013]另外,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问题点,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植机,其通过在收容苗并向栽种装置供给的供给杯的底盖打开时,防止底盖在打开的状态下摆动,从而能够使苗的落下稳定。
[0014]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15]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移植机具备:栽种装置,将苗栽种到田地中;苗供给装置,将苗供给到上述栽种装置;以及用于载置苗托盘的载苗台,该苗托盘收容了被供给到上述苗供给装置的苗;上述苗托盘,在上表面纵横并列地形成能够个别地收容苗的多个收容凹部,并且在下表面具有槽部,该槽部形成在相邻的收容凹部之间并沿着上述并列的方向延伸,上述载苗台具有载置上述苗托盘的载置部和引导在上述载置部上的上述苗托盘的移动的引导部,上述引导部与上述载置部相比向上方突出地设置,在将上述苗托盘载置到上述载置部时进入上述槽部并沿着上述槽部延伸。
[0016]另外,上述引导部沿着与移植机的前后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延伸,并引导在上述载置部上的上述苗托盘的上述宽度方向的移动。
[0017]另外,上述引导部从上述载苗台的上述宽度方向的一端部延伸到另一端部。
[0018]另外,上述载苗台具有俯视为四边形的框体,并且上述引导部连接上述框体的对置的两边。
[0019]另外,上述移植机具备将苗供给到上述苗供给装置的作业者能够就座的椅子,上述椅子包括配置在上述苗供给装置的前方的前方椅子和配置在上述苗供给装置的后方的后方椅子,上述载苗台被配置成在上述苗供给装置的上方且位于上述前方椅子与上述后方椅子之间,并且上述引导部沿着上述宽度方向延伸。
[0020]另外,上述载苗台包括在上下方向上排列地配置的多个载苗台,在上述载苗台的上述宽度方向外侧且比地面高的位置设有踏板,该踏板能够在将上述苗托盘放置到上述载苗台时供作业者登上。
[0021]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移植机具备:栽种装置,将苗栽种到田地中;以及苗供给装置,将苗供给到上述栽种装置;上述苗供给装置具有接受苗并使其向上述栽种装置落下的苗供给杯,上述苗供给杯具有:筒状的杯主体,在上部具有苗的接收口且在下部具有苗的落下口;底盖,能够关闭或打开上述落下口;铰链部,将上述底盖能够开闭地连接于上述杯主体;施力构件,对上述底盖向打开上述落下口的方向施力;以及限制部,限制上述底盖打开时的位置。
[0022]另外,上述限制部具有:隆起部,形成于上述杯主体的外周面;以及抵接部,形成于上述底盖,在上述底盖打开时与上述隆起部抵接。
[0023]另外,上述施力构件配置在上述落下口的外侧。
[0024]另外,上述铰链部配置在上述落下口的外侧。
[0025]另外,在上述杯主体的外周面突出设置支承上述铰链部的铰链轴的轴支承部,以及加强上述轴支承部的加强肋,上述加强肋包括设置于上述铰链轴的一端侧的第1加强肋,以及设置于上述铰链轴的另一端侧的第2加强肋。
[0026]另外,上述苗供给装置具有:传送机构,将上述苗供给杯沿着俯视为环状的传送路径进行传送;内侧构件,沿着上述传送路径配置在上述传送路径的内侧;以及外侧构件,沿着上述传送路径配置在上述传送路径的外侧;上述苗供给杯具有对该苗供给杯的沿着上述传送路径的传送进行引导的导向部,上述导向部包括与上述内侧构件抵接的内侧导向部,以及与上述外侧构件抵接的外侧导向部。
[0027]另外,上述内侧导向部具有与上述内侧构件的下表面抵接的第1部位,以及与上述内侧构件的上述传送路径侧的面抵接的第2部位。
[0028]专利技术的效果
[0029]根据上述结构,因为能够使苗托盘沿引导部滑动,因此能够不停止移植作业地将苗托盘迅速地供给到载苗台。
[0030]另外,根据上述结构,由于通过施力构件和限制部确定底盖的打开位置,因此能防止苗落下时接触到底盖,苗的落下稳定。
附图说明
[0031]图1是作业机的侧视图。
[0032]图2是对地作业装置的侧视图。
[0033]图3是对地作业装置的俯视图。
[0034]图4是示出作业机的动力传递系统的结构图。
[0035]图5是示出移植机的栽种装置等的侧视图。
[0036]图6是栽种装置的俯视图。
[0037]图7是载苗台的立体图。
[0038]图8是苗托盘的一例的立体图。
[0039]图9是载苗台的右半部分的俯视图。
[0040]图10是图9的A

A线剖视图。
[0041]图11是载苗台的俯视图。
[0042]图12是苗供给装置的俯视图。
[0043]图13是说明苗供给装置的底盖和打开位置的图。
[0044]图14是从下方观察到的苗供给装置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0045]图15是苗供给杯的分解立体图。
[0046]图16是苗供给杯的立体图,示出底盖关闭的状态和打开的状态。
[0047]图17是苗供给杯的仰视图。
[0048]图18是苗供给杯的剖视图。
[0049]图19是示出苗供给杯与栽种工具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0]下面,适当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51]图1示出能够一边行驶一边随着对地作业(耕种等)进行苗的栽种(移植)的作业机1。作业机1具有行驶体1A和安装在行驶体1A的后部的对地作业装置1B。对地作业装置1B具备能够升降地安装在行驶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移植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移植机具备:栽种装置,将苗栽种到田地中;苗供给装置,将苗供给到上述栽种装置;以及用于载置苗托盘的载苗台,该苗托盘收容了被供给到上述苗供给装置的苗,上述苗托盘,在上表面纵横并列地形成能够个别地收容苗的多个收容凹部,并且在下表面具有槽部,该槽部形成在相邻的收容凹部之间并沿着上述并列的方向延伸,上述载苗台具有载置上述苗托盘的载置部和引导在上述载置部上的上述苗托盘的移动的引导部,上述引导部与上述载置部相比向上方突出地设置,在将上述苗托盘载置到上述载置部时进入上述槽部并沿着上述槽部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植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引导部沿着与移植机的前后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延伸,并引导在上述载置部上的上述苗托盘的上述宽度方向的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植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引导部从上述载苗台的上述宽度方向的一端部延伸到另一端部。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移植机,其特征在于,上述载苗台具有俯视为四边形的框体,并且上述引导部连接上述框体的对置的两边。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移植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移植机具备将苗供给到上述苗供给装置的作业者能够就座的椅子,上述椅子包括配置在上述苗供给装置的前方的前方椅子和配置在上述苗供给装置的后方的后方椅子,上述载苗台被配置成在上述苗供给装置的上方且位于上述前方椅子与上述后方椅子之间,并且上述引导部沿着上述宽度方向延伸。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移植机,其特征在于,上述载苗台包括在上下方向上排列地配置的多个载苗台,在上述载苗台的上述宽度方向外侧且比地面高的位置设有踏板,该踏板能够在将上述苗托盘放置到上述载苗台时供作业者登上。7.一种移植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移植机具备:栽种装置,将苗栽种到田地中;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野坂健吉门胁征四郎百合野辰哉西冈佑也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久保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