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桂山专利>正文

一种铜包铝触头组装前铝芯外皮打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2481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7: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铜包铝触头组装前铝芯外皮打毛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铝棒拉毛设备不适用于对导电触头中的铝棒圆周表面拉毛,结构复杂,操作繁琐,拉毛效果不佳,更适用于较长的铝棒拉毛,不适合较短的铝棒拉毛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底板,底板上端面上有两个长轴,底板上侧有U形板,U形板两侧有多个伸缩单元,U形板内有平板,平板中部有立轴,立轴上端有空心管,空心管外圆面上有螺纹凹槽,U形板上固定有凸起块,立轴下端有传动齿轮组,平板前后两端的下侧均有一个辊轴,每个辊轴的左右两侧均有多个转轮,辊轴能带动转轮转动;U形板两侧有长条板,长条板上有多个圆盘,圆盘上有多个尖锐的金属锥头。圆盘上有多个尖锐的金属锥头。圆盘上有多个尖锐的金属锥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包铝触头组装前铝芯外皮打毛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耗材加工
,特别是一种铜包铝触头组装前铝芯外皮打毛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铜包铝棒广泛用于各种导电触头,这种导体材质外层是T2紫铜导电管,里层为1070导电铝棒。铜包铝棒触头生产中,需要先将铝芯外面和铜管内面进行清除氧化膜,然后再将铝芯压入铜管内,再经过高温固液结合,最后经过拉伸或轧制使铜管与铝芯间固相结合形成所需外形尺寸。
[0003]公开资料中,授权号为CN102172856B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铝棒打毛机,其本质上是利用电机带动金属刷转动,实现对经过此处的铝棒进行拉毛,虽然能够实现拉毛,但是其缺陷也异常明显,该装置只能拉毛铝棒的两侧,不能实现圆周均匀拉毛,除此外还会导致铝棒的截面变形,影响铝棒与铜芯的贴合度,甚至会增加触头电阻,导致触头导电性低于理论值,降低触头成品质量。况且,触头长度一般都不长,对两端外圆表面拉毛需要两次才能完成,拉毛效果不佳,操作依然麻烦。值得注意的是,轴向移动的快慢决定了拉毛程度,只有在轴向匀速的前提下,铝棒才能实现均匀打磨,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包铝触头组装前铝芯外皮打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的底板(1),底板(1)上端面上有两个沿前后方向布置的长轴(2),底板(1)上侧有开口向下且沿前后方向布置的U形板(3),U形板(3)两侧有多个伸缩单元(4),伸缩单元(4)能够带动U形板(3)上下移动,U形板(3)内有能上下移动的平板(5),平板(5)与U形板(3)之间安装有压簧,平板(5)中部有竖直且能转动的立轴(6),立轴(6)上端套装有空心管(7),空心管(7)上端贯穿U形板(3),空心管(7)外圆面上设置有螺纹凹槽,U形板(3)上固定有与螺纹凹槽配合的凸起块(8),空心管(7)上下移动时在凸起块(8)与凹槽共同作用下使得空心管(7)能够带动立轴(6)转动,立轴(6)下端连接有传动齿轮组(9),平板(5)前后两端的下侧均有一个沿前后布置的辊轴(10),两个辊轴(10)同轴且转动方向保持相反,每个辊轴(10)的左右两侧均有多个能转动的转轮(11),其中,处于齿轮组(9)前侧的转轮(11)的端面朝向左前方,处于齿轮后侧的转轮(11)的端面朝向右前方,转轮(11)边缘有凸起的锥形刺,辊轴(10)外圆面上设置有多个与锥形刺配合的槽口,辊轴(10)能带动转轮(11)转动;当平板(5)受到向上的压力时,空心管(7)带动立轴(6)转动,立轴(6)经齿轮组(9)带动两个辊轴(10)同轴反向转动,多个转轮(11)同时转动;所述的U形板(3)两侧有长条板(12),长条板(12)能够左右移动,长条板(12)与U形板(3)左右侧板平行,长条板(12)相互靠近的端面上安装有多个圆盘(13),圆盘(13)远离长条板(12)的一侧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尖锐的金属锥头(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包铝触头组装前铝芯外皮打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长条板(12)上贯穿有与多个圆盘(13)一一对应的花键轴(15),花键轴(15)与圆盘(13)之间经万向联轴器连接;长条板(12)与U形板(3)侧板之间连接有多个压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铜包铝触头组装前铝芯外皮打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U形板(3)上贯穿有与多个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桂山
申请(专利权)人:李桂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