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版纳绳蚋抗栓肽Sibanin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2461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7: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版纳绳蚋抗栓肽Sibanin和应用,属于生物医学领域。该抗栓肽Sibanin是吸血昆虫版纳绳蚋抗栓肽基因编码的一种第六位半胱氨酸和第五十六位半胱氨酸、第十五位半胱氨酸和第三十九位半胱氨酸、第三十一位半胱氨酸和第五十二位半胱氨酸组成三对分子内二硫键的环状蛋白,其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抗栓肽能够抑制由ADP或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并且在体内具有显著的抑制血栓形成功能;另外该抗栓肽经原核表达获得,容易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能作为制备抑制血小板聚集、治疗血栓性疾病药物的应用。治疗血栓性疾病药物的应用。治疗血栓性疾病药物的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版纳绳蚋抗栓肽Sibanin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应用
,具体涉及一种版纳绳蚋抗栓肽Sibanin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吸血节肢动物叮咬牛、羊、马、人等宿主时,造成其血管破损,宿主将立即启动生理性止血反应阻止出血。生理性止血主要包括三个过程(1)血管收缩:血管产生神经源性收缩和肌源性收缩。(2)血小板止血栓的形成:血小板粘附、聚集于暴露的内皮下胶原上,最终形成血小板止血栓堵塞伤口,达到初步的止血,也称一期止血。(3)血液凝固:凝血因子按一定顺序相继激活,最终使得可溶的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的纤维蛋白,并交织成网,以加固止血栓,称二期止血。最后,局部纤维组织增生,并长入血凝块,达到永久性止血。因此,吸血节肢动物要想顺利地从宿主身上吸血,其唾液腺中必须含有一些活性分子能够抑制宿主生理性止血的这三个过程。吸血节肢动物唾液腺中活性成分的功能研究具有积极的潜在应用价值,如从水蛭唾液腺中发现的抗凝蛋白——水蛭素(hirudin)及其衍生物bivalirudin等已在临床上用于预防外科手术后的深静脉血栓,减轻脑出血后的脑水肿症状等。
[0003]血小板在血栓形成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目前在临床上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然而具有刺激胃肠道以及出血风险增加等副作用,因此亟待开发新型的副作用小的抗血栓药物。研究吸血节肢动物唾液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可以挖掘、开发一些具有潜在药用价值的先导活性分子。蚋虫(双翅目:蚋科),俗称黑蝇(Black fly),是一种骚扰人和家畜的吸血节肢动物,通过吸食宿主的血液获取营养进行产卵和繁殖。版纳绳蚋是我国西双版纳地区的一种吸血昆虫,其唾液腺中抗血栓成分的鉴定和功能研究尚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版纳绳蚋(Simulium bannaense)抗栓肽Sibanin;第二目的在于提供所述的版纳绳蚋抗栓肽Sibanin的应用。
[0005]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版纳绳蚋抗栓肽Sibanin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0006]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版纳绳蚋抗栓肽Sibanin在制备抑制血小板聚集产品中的应用。
[0007]本专利技术的版纳绳蚋抗栓肽Sibanin是中国吸血昆虫版纳绳蚋唾液腺抗栓肽基因编码的一种第六位半胱氨酸和第五十六位半胱氨酸、第十五位半胱氨酸和第三十九位半胱氨酸、第三十一位半胱氨酸和第五十二位半胱氨酸组成三对分子内二硫键的环状多肽,由91个氨基酸残基构成,其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1所示。
[0008]该版纳绳蚋抗栓肽前体的编码基因GenBank accession MK689374由461个核苷酸组成,其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2所示,其自5

端至3

端序列为:atgaagataatcgcaatcagtgtaatgttcctgctttgccttggtcatgttatcgcaacaaatgaggacttttgcaaccaacccatggaagtaggt
atttgcagagccctattgaagcgttactattatgactcagctgtgaagcgatgcaaggtgttttactatggaggctgcgaaggaaacgggaataatttcctaacgagaaaggagtgccggttgaagtgtatgccggacgcaactccagataaaccaagaaaaccaaaagacaagaggaaaaacaagaaaaacaaaaaacaaacaacaccacttccaccagtaatatcgttggactgaaattaaattcagtgcatcattcagcaagggttgactgtagtttttttttgagaattattacttgtcgtgtgcaacaactaagtaaaaaaaatagttttttcaaaaacaaaaaaaaaaaaataaaaaaa,其中,第58

330位核苷酸为版纳绳蚋抗栓肽Sibanin的编码基因。
[000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抗栓肽Sibanin,本专利技术的抗栓肽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并且在体内具有显著的抑制血栓形成功能;另外该抗栓肽经原核表达获得,容易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抗栓肽Sibanin原核表达与纯化后的SDS

PAGE电泳图;其中,A为原核表达Sibanin的SDS

PAGE电泳图:M表示Marker,泳道1是pET

30a诱导(空载)的蛋白条带,泳道2是未加IPTG诱导的大肠杆菌裂解产物的蛋白条带,泳道3是加入0.8m M IPTG诱导后,大肠杆菌可溶性裂解产物的蛋白条带,泳道4是IPTG诱导后的大肠杆菌上清的蛋白条带,泳道5是IPTG诱导后的大肠杆菌破碎后沉淀物的蛋白条带;B为纯化后Sibanin的SDS

PAGE电泳图:M表示Marker,泳道1是0.5mg/mL BSA,泳道2是纯化后的Sibanin;图2为抗栓肽Sibanin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示意图;其中,A

不同浓度的Sibanin(100nM,500nM,1000nM)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B

不同浓度的Sibanin(500nM,1000nM,2000nM)对Collagen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图3为抗栓肽Sibanin对鼠尾静脉血栓形成的抑制作用示意图;其中,A

不同浓度的抗栓肽Sibanin(5mg/kg,10mg/kg)作用24小时后,鼠尾血栓长度变化;B

抗栓肽Sibanin作用24小时后,鼠尾血栓长度统计(n=5)。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加以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替换,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版纳绳蚋抗栓肽Sibanin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001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版纳绳蚋抗栓肽Sibanin的应用为所述的版纳绳蚋抗栓肽Sibanin在制备抑制血小板聚集产品中的应用。
[0014]所述的产品为药品、食品或保健食品。
[0015]所述的版纳绳蚋抗栓肽Sibanin在制备治疗血栓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0016]下面以具体的实施案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
[0017]版纳绳蚋抗栓肽Sibanin的发现通过检索,从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http://www.ncbi.nlm.nih.gov)网站的核酸数据库中发现一条基因序列
GenBank accession MK68937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版纳绳蚋抗栓肽Sibanin,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版纳绳蚋抗栓肽Sibanin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版纳绳蚋抗栓肽Sibanin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版纳绳蚋抗栓肽Sibanin在制备抑制血小板聚集产品中的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静杨海龙何艳梅卫林木丽仙沈艳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