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药用植物组培快繁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22254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7: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药用植物组培快繁方法,属于组织培养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选株培养、间歇浸没、移栽和扩繁这三个步骤予以实现。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间歇浸没与灌装机相结合的方式,其叶绿素含量、多糖含量和总蛋白含量均高于固体培养,间歇浸没培养模式结合了固体培养气体交换最大化和液体培养营养吸收充分的特点,在多种植物的培养中具有优势。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组培快繁方法可以节约种植面积和资源,通过组培快繁,可以在较小的空间内大量繁殖药用植物苗木,节约了大量的种植面积和资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组培快繁方法可以提高药用植物的产量和品质。组培快繁可以控制药用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生长速度,使其生长更加健康和快速,提高了药用植物的产量和品质。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药用植物组培快繁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组织培养
,具体涉及一种药用植物组培快繁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我国药用植物的组织培养,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近年来,利用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化获得基因药用植物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并逐渐应用到医学领域中。组织培养得到的药用植物其药效成分与自然植株是否相同决定了离体培养的意义。如果组培苗的药用成分等于或高于对照植株的药用成分,则组培养具有很大的价值;反之,如果组培苗的药用成分低于自然植株的药效成分甚至药性改变,则离体培养得到的组培苗没有价值。
[0003]虽然药用植物的组织培养已发展成一门成熟的技术,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限制其大规模推广应用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材料污染现象、褐化现象以及试管苗玻璃化等。无菌材料的获得是组织培养成功的关键一步。取材时的季节和取材的部位与无菌材料建立有很大的关系,一般而言,在干燥和天气好的时候以及选取幼嫩的植株部位做为外植体可以减少材料的污染,反之,如果在霉雨天气或较老部位取材则材料容易感染细菌,难以获得无菌植株。
[0004]经现有文献检索发现,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3651120A,公开日2014年03月26日的专利申请公开了束花石斛组培快繁生产方法,虽然能够进行快速繁殖,但是所需的空间比较大,成活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间小、成活率高的药用植物组培快繁方法。
[0006]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药用植物组培快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8]1)选株培养:选择具有良性生长状态和药用活性的优良母株,将母株的茎段、叶片组织取出,将其接种在诱导分化培养基上进行组织培养;
[0009]2)间歇浸没:称量培养基所需试剂的固体或液体成分,备用,将药物植物组培苗转入培养基中,营养液间歇浸没频率为每天5~7次,然后向灌装机中加入去离子水,搅拌均匀;
[0010]3)移栽和扩繁:当培养物生长到一定大小时,需要进行移栽和扩繁,移栽时需要注意保持无菌状态,将其转移到新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和繁殖。
[0011]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营养液浸没时间为每次8~10min,温度为26~28℃,培养时间为25~27天。
[0012]进一步地,所述营养液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硝酸铵1.5~2.5份、琼脂5~6份、大豆低聚糖10~12份、氯化钠4~6份、吲哚丁酸1~2份、L

丝氨酸0.1~0.3份,水20~30份。
[0013]作为优选,所述步骤2)中灌装机的转速为300~330r/min,搅拌时间为20~25min,所述离子水的体积为40%~45%。
[0014]根据以上特征,所述在灌装机中间歇浸没培养时,加入1L液体培养基,pH为6~7,灭菌后在每个反应器中接种药用植物组培苗。
[0015]在一些示例中,所述液体培养基为:MS+1.0mg/L 6

BA+0.02mg/LNAA+30g/L蔗糖。
[0016]在一些示例中,所述药用植物选择黄芪、桔梗或半夏中的一种。
[0017]根据以上特征,所述培养基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去皮香蕉6~10份、活性炭1~3份、琼脂0.6~0.8份、吐温80 2~3份、芸苔素内酯1~2份、氯化钙0.8~1份、大豆低聚糖0.4~0.8份。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1)本专利技术中黄芪、桔梗和半夏的生根率都大于98%以上,平均成活率分别为96.1%、97.2%和97.9%,可以明显缩短生根时间,移栽于土壤中成活率高。
[0020]2)本专利技术采用间歇浸没与灌装机相结合的方式,其叶绿素含量、多糖含量和总蛋白含量均高于固体培养,间歇浸没培养模式结合了固体培养气体交换最大化和液体培养营养吸收充分的特点,在多种植物的培养中具有优势。
[0021]3)本专利技术的组培快繁方法可以节约种植面积和资源,通过组培快繁,可以在较小的空间内大量繁殖药用植物苗木,节约了大量的种植面积和资源。
[0022]4)本专利技术的组培快繁方法可以提高药用植物的产量和品质。组培快繁可以控制药用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生长速度,使其生长更加健康和快速,提高了药用植物的产量和品质。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不偏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保护范围的基础上从下述描述得到替代技术方案。
[0024]实施例1
[0025]一种药用植物组培快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6]1)选株培养:选择具有良性生长状态和药用活性的优良母株,将母株的茎段、叶片组织取出,将其接种在诱导分化培养基上进行组织培养;培养基由如下重量的原料组成:去皮香蕉6g、活性炭1g、琼脂0.6g、吐温80 2g、芸苔素内酯1g、氯化钙0.8g、大豆低聚糖0.4g。
[0027]2)间歇浸没:称量培养基所需试剂的固体或液体成分,备用,将黄芪组培苗转入培养基中,营养液间歇浸没频率为每天5次,然后向灌装机中加入去离子水,搅拌均匀;营养液浸没时间为每次8min,温度为26℃,培养时间为25天。营养液由如下重量的原料组成:硝酸铵1.5g、琼脂5g、大豆低聚糖10g、氯化钠4g、吲哚丁酸1g、L

丝氨酸0.1g,水20g。灌装机的转速为300r/min,搅拌时间为20min,所述离子水的体积为40%。在灌装机中间歇浸没培养时,加入1L液体培养基,pH为6,灭菌后在每个反应器中接种黄芪组培苗。液体培养基为:MS+1.0mg/L 6

BA+0.02mg/L NAA+30g/L蔗糖。
[0028]3)移栽和扩繁:当培养物生长到一定大小时,需要进行移栽和扩繁,移栽时需要注意保持无菌状态,将其转移到新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和繁殖。
[0029]实施例2
[0030]一种药用植物组培快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1]1)选株培养:选择具有良性生长状态和药用活性的优良母株,将母株的茎段、叶片组织取出,将其接种在诱导分化培养基上进行组织培养;培养基由如下重量的原料组成:去皮香蕉8g、活性炭2g、琼脂0.7g、吐温80 2.5g、芸苔素内酯1.5g、氯化钙0.9g、大豆低聚糖0.6g。
[0032]2)间歇浸没:称量培养基所需试剂的固体或液体成分,备用,将桔梗组培苗转入培养基中,营养液间歇浸没频率为每天6次,然后向灌装机中加入去离子水,搅拌均匀;营养液浸没时间为每次9min,温度为27℃,培养时间为26天。营养液由如下重量的原料组成:硝酸铵2g、琼脂5.5g、大豆低聚糖11g、氯化钠5g、吲哚丁酸1.5g、L...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药用植物组培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选株培养:选择具有良性生长状态和药用活性的优良母株,将母株的茎段、叶片组织取出,将其接种在诱导分化培养基上进行组织培养;2)间歇浸没:称量培养基所需试剂的固体或液体成分,备用,将药物植物组培苗转入培养基中,营养液间歇浸没频率为每天5~7次,然后向灌装机中加入去离子水,搅拌均匀;3)移栽和扩繁:当培养物生长到一定大小时,需要进行移栽和扩繁,移栽时需要注意保持无菌状态,将其转移到新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和繁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药用植物组培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营养液浸没时间为每次8~10min,温度为26~28℃,培养时间为25~27天。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药用植物组培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液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硝酸铵1.5~2.5份、琼脂5~6份、大豆低聚糖10~12份、氯化钠4~6份、吲哚丁酸1~2份、L

丝氨酸0.1~0.3份,水20~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素芳张延红曾翠云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