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沙植物沙木蓼的组织培养育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22235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7: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固沙植物沙木蓼的组织培养育苗方法,包括步骤一、沙木蓼外植体采集及切段消毒处理,步骤二、使用启动培养基对外植体进行诱导培养得到组培苗,步骤三、使用增殖培养基对组培苗进行增殖培养得到增殖组培苗,步骤四、使用两种生根培养基对增殖组培苗进行生根转接培养得到沙木蓼幼苗;本发明专利技术操作简单,不需要诱导愈伤组织,直接利用带腋芽的茎段诱导产生芽,然后进行增殖培养和生根培养,可快速获得大量优质沙木蓼生根组培苗,繁殖系数高、速度快、有效地缩短育苗周期,能稳定地保存优良遗传特性,为沙木蓼工厂化育苗提供了便捷的方法。捷的方法。捷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沙植物沙木蓼的组织培养育苗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沙木蓼育苗
,尤其涉及一种固沙植物沙木蓼的组织培养育苗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沙木蓼是蓼科木蓼属一种典型的旱生直立灌木,主要分布于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等地,常见于半固定沙地及半荒漠地带具薄层浮沙的山麓、丘陵坡地、沙质河谷冲积地或干河床,也见于草原化荒漠带的砂砾质戈壁地带;沙木蓼具有抗风蚀、耐沙埋、耐瘠薄的优良特性,能够适应恶劣的气候环境条件,其根系发达,吸水能力强,在沙埋条件下能萌发大量不定根,形成密集的根系网,具有很好的固沙作用,沙木蓼不仅是优良的固沙植物,而且是良好的饲用植物。
[0003]尽管沙木蓼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但是对其开发利用十分有限。沙木蓼种子结实多,但是其开花持续时间长,果实成熟时间不一致,不宜进行大量采收,而且种子饱满度较差,发芽率低,沙木蓼常采用扦插方法进行育苗,但扦插成活率低,生产成本高,传统的繁殖方式不能满足大面积荒漠化治理的需要,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固沙植物沙木蓼的组织培养育苗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固沙植物沙木蓼的组织培养育苗方法,该固沙植物沙木蓼的组织培养育苗方法操作简单,不需要诱导愈伤组织,直接利用带腋芽的茎段诱导产生芽,然后进行增殖培养和生根培养,可快速获得大量优质沙木蓼生根组培苗,繁殖系数高、速度快、有效地缩短育苗周期,能稳定地保存优良遗传特性,为沙木蓼工厂化育苗提供了便捷的方法。
[0005]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固沙植物沙木蓼的组织培养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步骤一、外植体采集和处理,选取春季萌发、生长状况良好、无明显病虫害且带有腋芽的沙木蓼嫩枝茎段作为外植体,并将其进行切段后消毒处理,得到消毒处理外植体;
[0007]步骤二、腋芽诱导培养,将消毒处理后的小段外植体接种至启动培养基中诱导培养25天后得到组培苗;
[0008]步骤三、组培苗增殖培养,将步骤二中得到的沙木蓼组培苗转接至增殖培养基的瓶中,每瓶接种5

10株进行30

45天的增殖培养,得到沙木蓼增殖组培苗;
[0009]步骤四、组培苗生根培养,将步骤三中得到的沙木蓼增殖组培苗转接至第一生根培养基中生根培养30天,待生根率达到65%左右时将组培苗转移至第二生根培养基中培养25天,待生根率达到90%以上后得到待移栽的沙木蓼幼苗。
[0010]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切段具体为将获取的外植体切成5

6厘米的小段,同时将枝条上的叶片剪掉,并用流动的清水将泥沙冲洗干净后备用。
[0011]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消毒处理具体为在无菌操作室内,先将清洗干净的沙木蓼外植体段放入无菌水中清洗4

5遍,随后将其放入75%乙醇溶液中消毒30

60秒后取出,再将沙木蓼外置体段放入0.1%HgCl2溶液中消毒10

12分钟,消毒完成后取出再次使用无菌水冲泡4

6遍,并用灭菌滤纸吸干水分得到消毒后的外植体,最后将外植体按照1节切1段的原则进行切段,并保证每节留有1

2个芽。
[0012]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启动培养基由MS培养基中分别加入0.5mg/L的6

BA、0.01mg/L的IAA、30g/L的糖和卡拉胶7g/L制备而成,其pH在6

6.2之间。
[0013]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二中诱导培养具体为将切段后的外植体以每瓶接种1个外植体的原则接种在含有启动培养基的瓶中,在接种后的第7天腋芽萌发,培养25天后得到沙木蓼组培苗。
[0014]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三中增殖培养基由MS培养基中分别加入0.15mg/L的6

BA、0.01mg/L的IAA、30g/L的糖和卡拉胶7g/L制备而成,其pH在6

6.2之间;进行增殖培养15天后,在无菌操作室中向每瓶培养基内加入5ml的无菌水,随后继续培养15

30天。
[0015]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四中第一生根培养基由MS培养基中分别加入0.5mg/L的IBA、25mg/L的矮壮素、30g/L的糖和9g/L的卡拉胶制备而成,其pH在6

6.2之间;第二生根培养基由MS培养基中分别加入0.5mg/L的IBA、20mg/L的石墨烯溶胶、30g/L的糖和6.5g/L的琼脂制备而成,其pH在6

6.2之间。
[0016]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四中在生根培养时组培苗转接时保留茎尖,去除基部的密集叶丛,保证组培苗高度达到2cm以上,节间明显伸开,随后从伸开的节间处倾斜剪断,之后切口端插入培养基内,插条长度在2cm左右。
[0017]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二、步骤三和步骤四中的培养条件均为每天保持14小时的光照,光照强度在2000

2500lx之间,同时培养室的温度条件控制在25℃。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操作简单,不需要诱导愈伤组织,直接利用带腋芽的茎段诱导产生芽,然后进行增殖培养和生根培养,可快速获得大量优质沙木蓼生根组培苗,繁殖系数高、速度快、有效地缩短育苗周期,能稳定地保存优良遗传特性,为沙木蓼工厂化育苗提供了便捷的方法,为沙漠地区沙生灌木组培移栽及产业化扩繁提供基础。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述,本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
[0021]根据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固沙植物沙木蓼的组织培养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2]步骤一、外植体采集和处理,选取春季萌发、生长状况良好、无明显病虫害且带有腋芽的沙木蓼嫩枝茎段作为外植体,并将获取的外植体切成5

6厘米的小段,同时将枝条上的叶片剪掉,并用流动的清水将泥沙冲洗干净后备用;
[0023]随后在无菌操作室内,先将清洗干净的沙木蓼外植体段放入无菌水中清洗4

5遍,
随后将其放入75%乙醇溶液中消毒30

60秒后取出,再将沙木蓼外置体段放入0.1%HgCl2溶液中消毒10

12分钟,消毒完成后取出再次使用无菌水冲泡4

6遍,并用灭菌滤纸吸干水分得到消毒后的外植体,最后将外植体按照1节切1段的原则进行切段,并保证每节留有1

2个芽,得到消毒处理外植体。
[0024]步骤二、腋芽诱导培养,将消毒处理切段后的外植体以每瓶接种1个外植体的原则接种在含有启动培养基的瓶中,在接种后的第7天腋芽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沙植物沙木蓼的组织培养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外植体采集和处理,选取春季萌发、生长状况良好、无明显病虫害且带有腋芽的沙木蓼嫩枝茎段作为外植体,并将其进行切段后消毒处理,得到消毒处理外植体;步骤二、腋芽诱导培养,将消毒处理后的小段外植体接种至启动培养基中诱导培养25天后得到组培苗;步骤三、组培苗增殖培养,将步骤二中得到的沙木蓼组培苗转接至增殖培养基的瓶中,每瓶接种5

10株进行30

45天的增殖培养,得到沙木蓼增殖组培苗;步骤四、组培苗生根培养,将步骤三中得到的沙木蓼增殖组培苗转接至第一生根培养基中生根培养30天,待生根率达到65%左右时将组培苗转移至第二生根培养基中培养25天,待生根率达到90%以上后得到待移栽的沙木蓼幼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沙植物沙木蓼的组织培养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切段具体为将获取的外植体切成5

6厘米的小段,同时将枝条上的叶片剪掉,并用流动的清水将泥沙冲洗干净后备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沙植物沙木蓼的组织培养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消毒处理具体为在无菌操作室内,先将清洗干净的沙木蓼外植体段放入无菌水中清洗4

5遍,随后将其放入75%乙醇溶液中消毒30

60秒后取出,再将沙木蓼外置体段放入0.1%HgCl2溶液中消毒10

12分钟,消毒完成后取出再次使用无菌水冲泡4

6遍,并用灭菌滤纸吸干水分得到消毒后的外植体,最后将外植体按照1节切1段的原则进行切段,并保证每节留有1

2个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沙植物沙木蓼的组织培养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启动培养基由MS培养基中分别加入0.5mg/L的6

BA、0.01mg/L的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勤王文彪杜美厚李平李相儒刘东升李挺田旺张吉树苏建英叶丽娜杨雪青鲜鲜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库布其沙漠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