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广州大学专利>正文

枫生射脉菌菌株S-LWZ20190614-6及其在降解木质素和双酚S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2174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7: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降解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株枫生射脉菌(Phlebiaacerina)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枫生射脉菌菌株S

LWZ20190614

6及其在降解木质素和双酚S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降解


技术介绍

[0002]木质纤维素是自然界中最丰富的可再生能源之一,也是自然界中最大的芳香剂储备原料,全世界每年产量达到1500亿吨,仅秸秆产量就达到60亿吨。木质纤维原料主要由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组成,其中半纤维素通过共价键和氢键与木质素分子紧密相连,使得天然木质纤维结构非常牢固,对酶促及微生物水解等作用具有很强的抗逆性。由于木质素复杂的结构,使得对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酶解产生可发酵糖及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形成了一定的阻碍,所以木质素能否有效的去除也影响着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有效利用。
[0003]造成秸秆难自然降解的主要原因是作为植物细胞壁主要组成成分的木质纤维素难以自然高效降,秸秆作为一个重要的可再生资源,对其合理的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0004]白腐真菌是一种主要的木质素降解微生物,自然界中的真菌通过产生漆酶、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和锰过氧化物酶等降解木质素,使用白腐真菌对秸秆进行预处理,破坏秸秆的木质素结构,因此筛选高效降解木质素的白腐真菌对于快速降解秸秆木质素非常重要。
[0005]双酚S(BPS)是双酚A(BPA)重要的替代品,作为一种添加剂,双酚S常应用于聚碳酸酯塑料、胶粘剂、罐头食品、婴儿奶瓶、饮料包装、纸币、纸盒、传单、报纸和热敏票据单等日常用品中。然而,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双酚S具有和双酚A类似的毒性。近年来已有研究在热敏纸和普通纸制品中发现了4种新的双酚S类似物,而这4种物质都被证明具有上述毒性中的一种或多种。这表明双酚S类似物并不是完全安全的。
[0006]研究表明双酚S也是一种具有潜在内分泌效应的化合物,其雌激素效应可能不亚于双酚A,双酚S分子因其稳定性较高,使得传统的水处理技术很难去除双酚S,进而导致双酚S在各种水体、土壤中甚至在人体尿液中被广泛检出。由于双酚S的诸多负面作用,现有技术难以安全、快速降解双酚S,因此亟需开发一种高效且环保的方法用于降解双酚S。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株枫生射脉菌(Phlebia acerina Peck)S

LWZ20190614

6 CGMCC No.40196。
[000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微生物菌剂,包括枫生射脉菌(Phlebia acerina)S

LWZ20190614

6 CGMCC No.40196。
[0009]本专利技术第三提供了一种组合物,包括枫生射脉菌(Phlebia acerina)S

LWZ20190614

6 CGMCC No.40196。
[0010]本专利技术最后提供了枫生射脉菌(Phlebia acerina Peck)S

LWZ20190614

6在降解木质素和双酚S中的应用。
[0011]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木质素存在于秸秆或木材中。
[0012]更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秸秆为小麦秸秆、玉米秸秆或白竹秸秆。
[0013]更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木材为榉木或松木。
[0014]本专利技术提供菌株菌株S

LWZ20190614

6在PDB条件下,7天的降解率达99.6%;在Kirk条件下,7天的降解率达96.2%。。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菌株S

LWZ20190614

6对小麦秸秆粉、玉米秸秆粉、榉木粉、白竹粉、松木粉木质素降解率对比图。
[0016]图2是菌株S

LWZ20190614

6对双酚S的降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实施例1
[0018]1、菌株的获得、分离、鉴定
[0019]于2019年6月14日采集于广东省韶关市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组织分离法从森林腐朽木材上生长的新鲜子实体中获得,命名为菌株S

LWZ20190614

6,经纯化后,在28℃下培养10天。
[0020]使用真菌基因组快速提取试剂盒提取S

LWZ20190614

6的DNA,通过PCR扩增获得其ITS序列,其序列信息如序列表中SEQ ID NO.1所示,通过与NCBI数据库BLAST对比及构建系统发育树,结合形态学分析,确定该菌株鉴定为枫生射脉菌(Phlebia acerina)。
[0021]枫生射脉菌(Phlebia acerina)S

LWZ20190614

6,其已于2022年6月6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该中心简称为CGMCC,该菌株保藏号为CGMCC No.40196,该中心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
[0022]2、传代培养:
[0023]将存放在4℃冰箱内保存的枫生射脉菌(Phlebia acerina)S

LWZ20190614

6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培养基进行传代培养,置于培养箱中30℃培养3

6天。
[0024]利用模式白腐真菌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 Burds.)作为对照组,进行同样的实验。
[0025]3.降解木质素
[0026](1)静置培养:
[0027]制作小麦秸秆粉培养基、玉米秸秆粉培养基、榉木粉培养基、白竹粉培养基、松木粉培养基,即称取0.5g对应的木粉或秸秆粉平铺、分装至锥形瓶中,加入1.25mL去离子水,121℃高压灭菌15min。在已培养3天的PDA培养基的菌种取出直径10mm的菌块,分别向小麦秸秆粉培养基、玉米秸秆粉培养基、榉木粉培养基、白竹粉培养基、松木粉培养基中接种一块菌块,放置于30℃培养箱静置培养20天。
[0028](2)硫酸法(Klason)测定木质素含量
[0029]将培养基(小麦秸秆粉培养基、玉米秸秆粉培养基、榉木粉培养基、白竹粉培养基、松木粉培养基)分别连同菌体一起在烘箱中105℃烘干1.5h,称重,重复烘干称重至恒重。
[0030]量取10mL质量分数为72%的浓硫酸,加入每个培养基中,反应1.5h,期间搅拌数
次,使之充分反应。
[0031]量取382mL去离子水,将培养基中的混合液体多次冲洗并转移到500mL锥形瓶中,锡纸封盖后放于高压灭菌锅中加热60min。将加热后的酸性洗涤液趁热用烘干至恒重孔径为1μm的玻璃纤维滤纸抽滤,将滤纸连同滤渣烘干至恒重记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枫生射脉菌(Phlebia acerina)S

LWZ20190614

6CGMCC No.40196。2.一种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枫生射脉菌(Phlebia acerina)S

LWZ20190614

6CGMCC No.40196。3.一种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枫生射脉菌(Phlebia acerina)S

LWZ20190614

6CGMCC No.40196。4.权利要求1所述枫生射脉菌(Phlebia acerina)S

LWZ20190614

6在降解木质素中的应用。5.依据权利要求4所述枫生射脉菌(Ph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丽伟刘世良王剑桥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