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表面防雾的亲水性树脂镜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1916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1: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表面防雾的亲水性树脂镜片,其包括:树脂基片;浸涂于树脂基片表面的硅溶胶层;镀制于硅溶胶层表面的第一层压层;浸涂于第一层压层表面的有机硅加硬层;镀制于第一层压层表面的第二层压层,第二层压层具有纳米级蜂窝网孔;喷涂于第二层压层表面的防雾层;以及通过钼舟蒸镀于防雾层表面的活性溶剂层。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防雾层的内侧设置带有中间加硬的层压夹层,实现防雾层的层压保护及附着性加强,增强持久耐用度,同时外侧蒸镀有活性溶剂层,能够进一步增强亲水性,配合防雾层和蜂窝网孔设计的层压层,完成亲水防雾效果。完成亲水防雾效果。完成亲水防雾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表面防雾的亲水性树脂镜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树脂镜片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表面防雾的亲水性树脂镜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面上很多眼镜片都是以各种碳烃类和碳酯类聚合物作为原料制作的,树脂镜片已经在眼镜市场的广泛使用。单数大部分树脂镜片或者玻璃镜片的眼镜,在遇到热空气的时候很容易形成一层水雾,严重影响视觉效果,对眼睛使用造成极大的困扰。特别是秋冬时节,从室外进入到室内眼前一层水雾,什么都看不清楚,需要立即对眼镜进行雾气清除;同时树脂镜片的耐磨性能比较弱,很容易形成划痕,影响光线的透过率,使用效果不佳。
[0003]中国专利CN103439800A公开了一种防雾眼镜片的制造方法,包括:首先,采用静电吸附贴膜,并对该静电吸附贴膜进行吸塑处理,所述静电吸附贴膜为PET材质且包括防雾层,粘贴层及贴附于防雾层和粘贴层两侧表面的离型层;其次,利用阴、阳模具对吸塑处理后的静电吸附膜进行弧度成型处理,使所述静电吸附贴膜形成有弧度;最后,将弧度成型处理后的所述静电吸附贴膜的离型层撕下,然后将所述防雾层贴于眼镜片的内、外表面,制得防雾眼镜片。此专利技术中结构复杂,多层结构容易影响防雾层的效果,并且不能对热量及时疏散,防雾效果不佳。
[0004]中国专利CN205539775U公开了一种防雾抗菌型眼镜片,包括基片,所述基片的外表面由内至外依次附有加硬层、防划耐磨膜层、高分子憎水防雾层、抗菌层;以及所述基片的内表面由内至外依次附有加硬层、防划耐磨膜层、绿色增透膜层、抗菌层。该镜片具有防雾功能的同时,具备抗菌效果;此专利技术中高分子憎水防雾层外层还包括一层抗菌曾,防雾效果受阻,同时仅仅通过憎水防雾,效果并不理想。
[0005]因此,本专利技术针对以上问题,专利技术一种可以有效防起雾树脂镜片,同时具备亲水性,使用范围更广,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表面防雾的亲水性树脂镜片,用于避免以往树脂镜片防雾性能效率不高,寿命不长的缺点。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表面防雾的亲水性树脂镜片,其包括:树脂基片;浸涂于树脂基片表面的硅溶胶层;镀制于硅溶胶层表面的第一层压层;浸涂于第一层压层表面的有机硅加硬层;镀制于第一层压层表面的第二层压层,第二层压层具有纳米级蜂窝网孔;喷涂于第二层压层表面的防雾层;以及通过钼舟蒸镀于防雾层表面的活性溶剂层。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第一层压层设置为氧化金属膜层,且不局限于
一种。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第一层压层设置为氧化烟锡膜层、三氧化二铝膜层、氧化锆膜层、氧化锰膜层其中一种或多种,且厚度为20

50μm。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第二层压层设置为二氧化硅膜层,且厚度为10

30μm。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活性溶剂层通过钼舟蒸镀活性亲水颗粒于防雾层。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活性溶剂层表面还涂覆有丙烯酰胺涂层。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防雾层设置为含亲水效果的壳聚糖与羧甲基纤维素涂料,且表面涂布一层二氧化硅纳米粒子。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通过在防雾层的内侧设置带有中间加硬的层压夹层,实现防雾层的层压保护及附着性加强,增强持久耐用度,同时外侧蒸镀有活性溶剂层,能够进一步增强亲水性,配合防雾层和蜂窝网孔设计的层压层,完成亲水防雾效果。
[0015]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必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0016]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表面防雾的亲水性树脂镜片示意图。
附图
[0017]树脂基片10,硅溶胶层20,第一层压层30,有机硅加硬层40,第二层压层50,防雾层60,活性溶剂层70。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专利技术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0019]请参考图1,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表面防雾的亲水性树脂镜片示意图。
[0020]如图所示,一种表面防雾的亲水性树脂镜片,其包括:树脂基片10;浸涂于树脂基片10表面的硅溶胶层20;镀制于硅溶胶层20表面的第一层压层30;浸涂于第一层压层30表面的有机硅加硬层40;镀制于第一层压层30表面的第二层压层50,第二层压层50具有纳米级蜂窝网孔;喷涂于第二层压层50表面的防雾层60;以及通过钼舟蒸镀于防雾层60表面的活性溶剂层70。
[0021]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树脂基片10由树脂固化成型,然后浸涂于填满硅溶胶溶液的液池中,表面浸涂有一层硅溶胶层20,用于提高树脂基片10的表面硬度,起到加硬效果,同时与第一层压层30密着复合。第一层压层30和第二层压层50夹合中间的有机硅加硬层40,有机硅加硬层40进一步加强树脂基片10的硬度,第一层压层30则作为基底保护,第二层压层50具有纳米级蜂窝网孔,可以更好地附着防雾层60,加强防雾层60的密着性;另外也
能通过纳米级蜂窝网孔对于透过防雾层60的水汽进行进一步吸收,具备亲水吸水的效果,提高防雾性。防雾层60实现树脂基片10的防雾功能。活性溶剂层70通过蒸镀活性溶剂,附着于防雾层60表面,产生活性颗粒,能够增强亲水效果,提高防雾性。
[0022]优选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层压层30设置为氧化金属膜层,且不局限于一种,金属氧化膜层能够增强抗蓝光、减反射增透效果。
[0023]进一步地,第一层压层30设置为氧化烟锡膜层、三氧化二铝膜层、氧化锆膜层、氧化锰膜层其中一种或多种,且厚度为20

50μm,提高树脂基片10的功能性。
[0024]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层压层50设置为二氧化硅膜层,且厚度为10

30μm,提高防雾层60表面附着性,从而增强使用寿命。
[0025]活性溶剂层70通过钼舟蒸镀活性亲水颗粒于防雾层60,附着于防雾层60表面,增强其表面的亲水效果,进一步提高防雾性。
[0026]另外,活性溶剂层70表面还涂覆有丙烯酰胺涂层,能够保护活性溶剂层70,避免其受到破坏,提高耐用性。
[0027]优选地,防雾层60设置为含亲水效果的壳聚糖与羧甲基纤维素涂料,且表面涂布一层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具备高效的防雾性。
[0028]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通过在防雾层60的内侧设置带有中间加硬的层压夹层,实现防雾层的层压保护及附着性加强,增强持久耐用度,同时外侧蒸镀有活性溶剂层,能够进一步增强亲水性,配合防雾层和蜂窝网孔设计的层压层,完成亲水防雾效果。...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表面防雾的亲水性树脂镜片,其特征在于,包括:树脂基片;浸涂于所述树脂基片表面的硅溶胶层;镀制于所述硅溶胶层表面的第一层压层;浸涂于所述第一层压层表面的有机硅加硬层;镀制于所述第一层压层表面的第二层压层,所述第二层压层具有纳米级蜂窝网孔;喷涂于所述第二层压层表面的防雾层;以及通过钼舟蒸镀于所述防雾层表面的活性溶剂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防雾的亲水性树脂镜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层压层设置为氧化金属膜层,且不局限于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表面防雾的亲水性树脂镜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层压层设置为氧化烟锡膜层、三氧化二铝膜层、氧化锆膜层、氧化锰膜层其中一种或多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李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全真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