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室用有害气体的检测及自动排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1878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1: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空气净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实验室用有害气体的检测及自动排风装置,包括检测装置以及排风结构,所述检测装置设于排风结构前部,所述排风结构包括壳体、过滤机构和旋转桨叶,所述过滤机构和旋转桨叶安装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旋转桨叶置于所述过滤机构后端,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不仅能对空气中的杂质起到过滤净化的作用,而且还能增加空气湿度,祛味除菌,优化空气质量。优化空气质量。优化空气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验室用有害气体的检测及自动排风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空气净化
,具体涉及一种实验室用有害气体的检测及自动排风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生物医药用实验室具有极高的室内环境标准和要求,在使用实验室的过程中需向室内输送定量的洁净空气稀释置换室内已使用过的洁净空气,将脏空气排出室外,使实验室室内的空气洁净程度到达无菌实验室空气洁净度要求。因此生物医药用实验室必须具备一套完整的空气净化体系以完成实验室室内的空气更替。
[0003]但是,仍存在下列问题;
[0004]空气系统在空气净化时具有滞后性,检测系统无法快速检测到有害气体;
[0005]过滤力度差,无法有效去除实验室有害气体。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实验室用有害气体的检测及自动排风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空气系统在空气净化时具有滞后性,检测系统无法快速检测到有害气体等问题。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实验室用有害气体的检测及自动排风装置,包括检测装置以及排风结构,所述检测装置设于排风结构前部,所述排风结构包括壳体、过滤机构和旋转桨叶,所述过滤机构和旋转桨叶安装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旋转桨叶置于所述过滤机构后端;
[0009]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监测面板、进气口、进气阀、监测组件,所述进气口安装于监测面板中部,所述进气阀安装于进气口下方,所述监测组件安装于监测面板下部,且所述监测组件与进气阀导通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初步过滤网和复合过滤网,所述复合过滤网置于所述初步过滤网后端,且所述初步过滤网和复合过滤网平行间隔安装在壳体内部;
[0011]所述过滤机构还包括第一过滤气味层,所述第一过滤气味层平行安装于复合过滤网后端。
[0012]空气在旋转桨叶的作用下,形成气流进入到过滤机构,气流先后通过初步所述过滤网和复合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对气流中的较大灰尘颗粒起到收集过滤的效果,所述复合过滤网对气流中PM2.5等较小的灰尘颗粒进行吸附,过滤掉了空气中的灰尘,提高空气的净化效果。
[0013]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机构还包括紫外灯,所述紫外灯平行安装于第一过滤气味层后端;
[0014]所述过滤机构还包括第二过滤气味层,所述第二过滤气味层平行安装于紫外灯后端。
[0015]紫外灯照射出紫外光,紫外光能够杀灭气流中的部分细菌,起到初步杀菌的效果。
[0016]进一步的,所述排风结构还包括湿度控制机构、消毒机构,所述湿度控制机构置于旋转桨叶后端,所述消毒机构置于湿度控制机构后端。
[0017]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两块第三板体和第四板体,所述第一板体、第二板体、两块第三板体和第四板体共同构成空气净化空间,所述第一板体上设有进气口,所述第二板体上设有排气口;所述壳体还包括滤网口,所述滤网口开设在第四板体上,且所述滤网口位于初步过滤网上方。
[0018]进一步的,所述进气阀限位块、隘道、磁块以及弹簧与电磁铁和底座,所述限位块安装于底座顶部,所述隘道设于限位块中间,所述磁块设于隘道下方,所述弹簧顶部与磁块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底部与电磁铁固定连接,所述电磁铁安装于底座中部。
[0019]壳体能够有效保护其内部的过滤机构,同时,气流从进气口吸入,经过滤机构后从排气口排出,壳体内部形成气流通道,提高空气净化效果。
[0020]进一步的,所述监测组件包括监测腔,所述监测腔内部安装有达特传感器、PM2.5激光传感器、非色散红外传感器、温湿度传感。
[0021]进一步的,所述监测组件上还设有有线数据接口。
[0022]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3]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不仅能对实验室空气中的有害气体起到快速检测反应的作用且还能进行过滤净化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验室用有害气体的检测及自动排风装置实施例中排风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去除第四板体);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验室用有害气体的检测及自动排风装置实施例中排风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验室用有害气体的检测及自动排风装置实施例中过滤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验室用有害气体的检测及自动排风装置实施例中过滤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图4中A

A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9]图6为图5中X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0]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
[0031]检测装置1、进气口11、排风结构2、第一板体201、进气口202、第二板体203、排气口204、第三板体205、第四板体206、滤网口207、过滤机构21、初步过滤网211、复合过滤网212、第一过滤气味层213、紫外灯214、第二过滤气味层215、旋转桨叶22、湿度控制机构23、消毒机构24、进气阀3、限位块31、隘道32、磁块33、弹簧34、电磁铁35、底座36、监测组件4、监测腔41、达特传感器42、PM2.5激光传感器43、非色散红外传感器44、温湿度传感45、有线数据接口46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33]实施例
[0034]如图1

6所示,一种实验室用有害气体的检测及自动排风装置,包括检测装置以及排风结构,检测装置设于排风结构前部,排风结构2包括壳体、过滤机构21和旋转桨叶22,过滤机构21和旋转桨叶32安装于壳体内部,旋转桨叶22置于过滤机构21后端;
[0035]检测装置包括监测面板1、进气口11、进气阀3、监测组件4,进气口安装于监测面板1中部,进气阀3安装于进气口下方,监测组件4安装于监测面板下部,且监测组件4与进气阀3导通连接。
[0036]通过检测装置对实验室有害气体进行检测并通过自动排风装置对实验室空气进行过滤排风,保证实验室空气安全。
[0037]过滤机构21包括初步过滤网211和复合过滤网212,复合过滤网212置于初步过滤网211后端,且初步过滤网211和复合过滤网212平行间隔安装在壳体内部;
[0038]过滤机构21还包括第一过滤气味层213,第一过滤气味层213平行安装于复合过滤网212后端。
[0039]空气在旋转桨叶22的作用下,形成气流进入到过滤机构21,气流先后通过初步过滤网211和复合过滤网212,过滤网211对气流中的较大灰尘颗粒起到收集过滤的效果,复合过滤网212对气流中PM2.5等较小的灰尘颗粒进行吸附,过滤掉了空气中的灰尘,提高空气的净化效果。
[0040]过滤机构21还包括紫外灯214,紫外灯214平行安装于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验室用有害气体的检测及自动排风装置,包括检测装置以及排风结构,所述检测装置设于排风结构前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结构(2)包括壳体、过滤机构(21)和旋转桨叶(22),所述过滤机构(21)和旋转桨叶(32)安装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旋转桨叶(22)置于所述过滤机构(21)后端;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监测面板(1)、进气口(11)、进气阀(3)、监测组件(4),所述进气口安装于监测面板(1)中部,所述进气阀(3)安装于进气口下方,所述监测组件(4)安装于监测面板下部,且所述监测组件(4)与进气阀(3)导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验室用有害气体的检测及自动排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21)包括初步过滤网(211)和复合过滤网(212),所述复合过滤网(212)置于所述初步过滤网(211)后端,且所述初步过滤网(211)和复合过滤网(212)平行间隔安装在壳体内部;所述过滤机构(21)还包括第一过滤气味层(213),所述第一过滤气味层(213)平行安装于复合过滤网(212)后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验室用有害气体的检测及自动排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21)还包括紫外灯(214),所述紫外灯(214)平行安装于第一过滤气味层(213)后端;所述过滤机构(21)还包括第二过滤气味层(215),所述第二过滤气味层(215)平行安装于紫外灯(214)后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验室用有害气体的检测及自动排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结构(2)还包括湿度控制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路丹丹阎世梁王敏陈聪聪王银玲韩东轩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